top of page
Anchor 9
小村鐵窗-立體封面
小村鐵窗-封面
小村鐵窗-封面(有書腰)
9789869980890_b1
9789869980890_b2
9789869980890_b3
9789869980890_b4
9789869980890_b5
9789869980890_b6
9789869980890_b7
9789869980890_b8
9789869980890_b9
9789869980890_b10
9789869980890_b11
9789869980890_b12
9789869980890_b13

小村,鐵窗,我家有故事

社區設計,翻轉椬梧再生

水牛設計部落團隊著

 
 
 
規格:16× 23cm/208頁/全彩/平裝
ISBN:978-986-99808-9-0

 

2021年7月7日上市

定價450元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內容簡介

椬梧鐵花窗創造過程,是2019臺灣地方創生元年以來,相當亮麗且具創意的案例

規劃團隊與居民共同挖掘在地魅力,透過藝術轉譯,為地方再創生機

 

2019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雲林縣共有古坑、林內、口湖、四湖、臺西及水林等六個鄉鎮被列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口湖鄉椬梧城鎮之心人文景觀再造計畫」(簡稱「椬梧城鎮之心」計畫)便是在這樣的脈絡下產生的一個計畫案。

 

椬梧,是雲林縣口湖鄉西南方近海的小村落,地名源自早期種有大片的椬梧樹,因臨海風大,又位居北港溪出海口附近,素有「風頭水尾」之稱,自然生活條件嚴苛。2019年雲林縣政府結合營建署「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城鎮之心工程計畫」補助,提出「椬梧城鎮之心」計畫,並委由以營造臺南土溝社區聞名的水牛設計部落公司規劃執行。

 

雲林縣政府與水牛團隊擺脫傳統「公共工程」發包的僵化作法,改以創新的角度出發,透過結合社區營造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設計方法,引導在地居民找出地方特色與庶民故事,共同營造出富地方魅力的人文景點,亮眼的成果,吸引許多民眾特地前往小旅行,認識椬梧村落故事,造成一股網路打卡熱潮,也讓原本沒落的小村重新發光、再生。

 

這是一場由居民集體參與的社區設計實踐案例,在公部門、專業團隊及在地居民攜手合作下,共同改造了無障礙設施、社區食堂、聚落地標椬梧水塔,並將常民生命故事以藝術轉譯方式呈現,創造出十三面深具魅力的鐵花窗。而營造過程也讓當村民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重拾地方認同,更集體主動進行社區空間綠美化,自主營造美好鄉村生活環境,讓偏鄉村落再創生機。

 

所謂社區營造,最重要的並不在是營造「空間」,更是在營造「人心」。本案硬體營造成果固然重要,但操作過程中的經歷與體悟更是無形而珍貴的資產。

 

本書便是在此特殊脈絡下所產生,水牛規劃團隊透過實際參與案例與營造成果交叉呈現,呈現「公民審議」、「藝術進入社區」、「居民動手」、「青年參與的想像開發」、「沉浸式知識教育」等主題。反思「工作團隊角色與分工」、「駐點工作的責任與挑戰」、「社區成員的轉變」,收錄了多位參與成員第一手的營造過程資料與心得,並邀請李永展、曾旭正、侯錦雄三位專家學者,透過專題導論,深化理論與實務的對話,值得所有國內各地方有心於社區設計、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工作者參考,一起來帶動臺灣地方文化復興。

本書特色:

公私協力,開創地方創生新局

雲林口湖鄉椬梧地區,原是默默無名的濱海小村落,在政府地方創生經費挹注下,由長期深耕社造的臺南土溝「水牛設計部落有限公司」執行規劃設計,結合公共工程與社區營造由下而上、居民參與的概念,所營造成果帶來網路故事鐵花窗打卡風潮,是國內地方創生元年以來,相當亮麗且具創意的實踐案例,規劃團隊成員無私分享操作心法!值得各縣市政府及投入地方創生、社區營造等領域的工作者參考。

​推薦人:

鄭麗君 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丘如華 社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陳美伶 前國發會主委

林承毅 林 事務所執行長

何培鈞 「天空的院子」創辦人、地方創生先行者

林峻丞 甘樂文創執行長

李永展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城鎮之心」中央委員

侯錦雄 雲林縣景觀總顧問團隊主持人

曾旭正 前國發會副主委

新書分享會影片
Anchor 10
作者簡介

水牛設計部落團隊

水牛設計部落公司2008年設立於臺南土溝農村,以空間規劃專業,跨界整合藝術、文史、社區營造與永續環境等多元場域,堅持細微觀察人與空間的互動與對話,並提倡永續發展的新設計價值觀。

 

作者群簡介如下。

曾旭正:曾任臺南市副市長、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現為國立臺南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

 

侯錦雄:雲林縣景觀總顧問團隊共同主持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教授。

 

李永展:美國密西根大學環境規劃博士,現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城鎮之心工程計畫」中央委員、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等。

 

呂耀中:「椬梧城鎮之心」計畫主持人,於就讀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時,以臺南土溝為研究專題,曾獲第一屆青年公共參與獎,畢業後於土溝創立水牛設計部落公司,擅長以多元開放的思維來呈現空間規劃,尤重在地溝通,具有高度協調性和跨域整合能力。擔任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永續民主研究中心城鄉與區域治理諮詢委員等。

 

林睿騏 :臺南麻豆人。就讀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所社區營造組期間,與志同道合夥伴駐點臺南後壁土溝社區,協助推動公共事務及願景行動。就讀成功大學建築所博士班期間,執行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駐點臺南東山淺山地帶六年,以地域經營模式協助地方社造計畫。目前擔任水牛設計部落公司駐點專案經理,協助雲林海線鄉村進行地景改造工程。

 

程日君:雲林縣景觀總顧問團隊專案經理

 

蔡佳吟、黃啟軒:兩人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所社區營造組同學,畢業後共組「芃芓藝術工作室」,致力於發展公共藝術,以創作「具有溫度」的作品為理念,擅長戶外雕塑及民眾藝術參與,作品常以泥塑及馬賽克拼貼呈現,樸實童趣中有著細膩情感。

 

黃薇芬:資深媒體工作者

 

侯冠彰、陳靖霖:E.M.O牧遊工作室人員(成員為來自臺灣各地的青年藝術工作者),參與水塔瓦片拼貼。

 

張龍吉:水牛設計部落主持人,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講師。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畢業,擅長各類型空間規劃設計與跨界整合,設計語彙融合藝術人文色彩,展現豐厚而細膩的空間美學底蘊。

 

王春生:梧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尚穎:梧北村村長

 

曾靖婷:畢業於銘傳大學建築系,設立「織築坊」,以繩網編織著名,創造特色空間及公共藝術。

 

李亞樵: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為「創藝樹設計工作室」發起人,強調以「遊戲探索」與「空間建築」為基礎,帶領孩童學習及體驗環境及建築,打開更多不一樣的空間視野。

 

戴立婷: 台灣可及環境設計協會秘書長、戶外空間可及性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及藿香設計總監。

 

林信易:《大蛙誌》總編輯,本案田調協力

 

陳儀綺:成長於雲嘉地區,畢業於高師大視覺設計系、雲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研究所,嘗試透過空間改造及環境視覺美化的過程,結合藝術教育活動,使環境更具有凝聚力和創造力,並共同學習,往打造美好生活邁進。

 

賴政勳:臺中人,日一寸文化負責人,以設計與插畫為手段,持續參與地方農業的斜槓生活型態,將美學帶入地方與鄉鎮。近年聚焦於以地方創生視覺設計的專案合作。

Anchor 6
目錄

推薦序一 細膩溫柔的藝術行動,可以改變世界   丘如華

推薦序二 一起追求一個更良善而共好的社會  鄭麗君

各界一致推薦

編者序  從所在到地方  呂耀中

 

1 預約地方創生的下個十年

地方創生與鄉村生活空間  曾旭正

小雨燕與偏鄉──不被看見的美麗  侯錦雄

鐵花窗、小雨燕與臺灣鯛──預約地方創生的下個十年  李永展

 

2 走進地方,凝聚動能

公共工程與社區營造的第一次交集  呂耀中

如何從陌生到成為夥伴關係──駐村經理的責任與挑戰  林睿騏

地方集體參與的社區設計  林睿騏

心情筆記  程日君:「一個偏遠漁村的地方能量,就這樣被看見了!」

 

3 藝術介入空間,擦亮小村魅力

藝術,公民美學運動的催熟劑  蔡佳吟

探尋料理的情感記憶──用「手路菜」呵護社區長輩  蔡佳吟

當我們述說小村──手牽手,椬梧常民故事   蔡佳吟

心情筆記  黃啟軒:「讓村民重新看見自身的價值與美好」

用鐵花窗焊出椬梧社區新活力──曾文昌與他的永燊達金屬團隊  黃薇芬

紅瓦與小雨燕,椬梧水塔再造  蔡佳吟

心情筆記  侯冠彰:「這座水塔是連結常民生活命脈的河流……」

 陳靖霖:「我要對椬梧的人事物說聲感謝!」

從創造特色中,尋找認同  呂耀中

 

4 青年參與社造行動

社區盛夏的青春夢想曲  張龍吉

動手改造豬舍,變身社區花園  林睿騏

地方營造的施工品質課題  呂耀中、林睿騏

社造工程隱藏的溫柔──白旭哲和他的宇晨石材團隊  黃薇芬

 

5 社區自創,在地共好

看見地方轉變──居民參與的意義與價值  林睿騏

村民攜手打造理想家園  林睿騏

神明也參與改造  林睿騏

心情筆記  王春生:「讓更多人看到在地的美好」

                 李尚穎:「看到這樣的成果,一股驕傲感油然而生……」

 

6 構築老少宜居新環境

打造老幼共享的休憩空間  林睿騏、曾靖婷、李亞樵

建置友善、便利、安全的社區環境  戴立婷、林睿騏

心情筆記  林信易:「在提案階段我們就構思以「減法」做設計……」

 

7 多元參與,創造情感連結

不只是營造有形空間──知識與教育參與的重要  林睿騏

啟動五感,認識地方特色──「攝取印象」藝術工作坊  陳儀綺

創造地方情感連結,一起來攀樹──「與樹為伍」工作坊  林睿騏

融入地域環境的視覺設計  賴政勳

 

8 翻轉,鄉村新未來

塑造以人為本、移居城鎮的環境  林睿騏

建構地方創生能量,營造美適環境  林睿騏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專業團隊的角色與分工  呂耀中

迎向改變,社區設計未來之路  呂耀中

 

9 社區巡禮。跟著小雨燕趣旅行

 

附錄

附錄一 各營造點工程簡介

附錄二 計畫參與團隊名單

Anchor 1
推薦文

推薦序一:

細膩溫柔的藝術行動,可以改變世界

──丘如華 社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透過多年來與各地方夥伴一同工作、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始終相信「人」永遠是主體,居民的需求應當為先。有時專業者、藝術家反而受困於自身,迷失忘記了打開心房,思考與行動偏離了真正核心。這是水牛設計部落團隊在雲林口湖鄉推動計畫難能可貴之處,始終以居民為主,讓居民參與公共場域改造,儘可能完善地溝通與互動,讓空間、人們與藝術得以相互連結。

  二○一九年由政府訂定地方創生元年,援引日本相關作法,期望能面對並改變偏鄉人口問題。若我們從日本實際案例來看,事實上日本地方創生中做得較好的鄉鎮地方案例,也多是早於地方創生政策全面推行之前,在社區營造(まちづくり)、地域振興或地域活性化等計畫當中較有成績者。日本由鄉鎮提出的地方創生計畫,不全然是新創、新誕生的,多是以「人」為出發,內容涉及醫療照護提升、生養照顧、產業發展、景觀、文化觀光等諸面向。

  政府在社區總體營造、城鄉風貌、農村再造等諸多過往計畫累積了成果,如何思考整合當是地方創生計畫重要步驟。以日本做為學習經驗,相信臺灣地方創生更需要的是,創造一場由下而上的全民運動,地方上的人們都能參與,共同打造宜居環境。口湖鄉有幸在呂老師的計畫中透過藝術及參與式設計帶動下,引發了一股量能,也期待這股正向力能逐步擴散效益。

  臺灣以藝術手段進入地方的案例不在少數,彩繪、公共藝術、手作妝點都屬常見。藝術行動本身,與社區的連結程度、居民參與方式等,當是觀察這類計畫成功與否的關鍵。以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為例,重新展現當地魅力,讓當地老少居民恢復笑容就是初衷。策展強調藝術品需與當地自然與人文地景相互連結,重視社區也能參與藝術祭當中。而筆者與小豆島福田社區一同參與藝術行動過程中,也深刻了解其能帶給社區活力的關鍵在於居民的參與。

  水牛設計部落團隊透過駐點經營、社區互動,以工作坊作為媒介,一次次溝通中建立了豐碩成果。落實在椬梧各處的藝術行動計畫中,我們看到了相仿歷程。鐵窗若非讓職人再現居民生活故事,不會受到如此多的關注;水塔作為地標,以紅瓦喚醒農村美好;社區從鋪面、植栽、公共景觀到兒童遊憩空間逐步改變。始終以居民需求為重,呈現居民想法為優先。大量關注只是附加效應,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為人的需求服務才是計畫核心。

  無論計畫為「社區總體營造」或「地方創生」,其實都不是核心問題,最重要的仍是地方上的人們「想怎麼做」、「該怎麼做」。

  「椬梧城鎮之心人文景觀再造計畫」透過與居民的細膩溫柔有同理心的藝術團隊,再一次發揮了重塑後壁土溝精神,尊重在地特色、居民意願,共感共學跨出了成功一步,建立一套公共工程全新工作模式,引起了其他社會各界關注,凝聚了地方居民。人們有了來到雲林口湖的經驗,在地關心的人變多了,開啟了溝通公共事務的基礎,相信也將有助於落實未來產業升級計畫。

  一個地方的營造必須有共同願景,居民參與,才能在家鄉一步一步攜手合作永續性經營宜居的家園。只要每個人都願意站出來守護家鄉,共同努力的夥伴們就能開展出美好未來。

 

 

 

 

 

推薦序二:

 

一起追求一個更良善而共好的社會

 

──鄭麗君 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社區營造運動在臺灣已邁入第三個十年,不僅形塑了民主社會的原型,促進公民在地參與,讓社區凝聚成永續發展的共同體,也早已成為臺灣重要的社會改造力量。

  這本書具體呈現了水牛團隊在雲林椬梧推動社區參與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一個具有社會改造使命的社區營造是可能的。在椬梧經驗裡面,傳統公共工程的發包模式,因為導入社區參與的動力,藉由參與式設計的過程,讓硬體建設更能貼近居民的需求,同時鼓勵居民共同探索社區的過去、思考社區的未來。

  對現有法規框架提出質問,賦權給社區,邁向新的治理模式,椬梧提供了一個讓人感到振奮的案例。另外,我也對駐村經理林睿騏的一段文字印象深刻。睿騏認為,若由少數頭人來轉譯社區發展的需求,或者想像有限,或者追求短期的選舉,即便空間景觀美化了,但社區也難有真正的改變。

  本書的椬梧經驗,不只是椬梧的社造故事,更提供了社造的前瞻視野。我始終相信,社造不是讓社區居民只是用既有的方式繼續生活,而是讓社區沿著歷史和文化紋理,豐富當代視野,進而開創新時代的樣貌;居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形成對自我和社區的認同,創造出更人性、互助、尊重多元價值的生活。這,才是社造。

  社造是民主的原形,是一個由下而上的參與過程,社造政策也需要由下而上來形成。二™一九年,文化部啟動「NEXT 明日社造」,舉辦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全國社造會議。這個由下而上的願景凝聚過程,捲動全國的社區組織和社造工作者參與其中,引發許多有意義的觀點。如今,會議成果已經發展成「社區營造政策白皮書」和「社區營造第四期計畫」。其中,最令人感動的核心願景,便是大家共同相信,社造不只是為了社區本身,而是公民們共同在「生活的所在」,透過改造社區的過程中,一起追求一個更良善而共好的社會。

  展望下一步,臺灣社造如何突破既有框架,尋求更深且廣的公民參與;如何導入進步和多元想像,建構一個能夠支持社造的公共治理體系,這是我們要繼續努力的方向。我們衷心期盼,新時代的社造將在臺灣遍地開花,進一步為臺灣開拓社會願景,以及通往未來的道路。

 

 

 

 

何培鈞 「天空的院子」創辦人、地方創生先行者──

  難以想像的,在雲林偏遠的農村,透過溫柔細膩的創生手法,居然能夠重現生機,重新凝聚地方居民前進的動力。

  在雲林口湖的椬梧社區鐵花窗的創生故事,正是水牛設計部落的耀中以及他們團隊,獻給臺灣這片土地,最好的餽贈。尤其,當臺灣社會正面臨人口少子化、老年化以及城鄉差距最大化的發展階段,我們需要更多不同以往的作法,擺脫傳統的束縛,甚至打破那些早已不符合社會期待的規範體制。

  我想,我們一定都是幸福的人們,因為能夠在當代,有機會看見水牛設計團隊從臺南土溝村的珍貴經驗,專注前行的走到臺灣更多偏遠的小鎮、農村與部落,為地方帶來更多美好與溫暖,我想那樣的身影,將是臺灣地方創生裡,最雋永攜長的風景。

 

 

 

林承毅 林 事務所執行長──

  確實,這幾年經常被問這兩個問題,「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彼此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再來「社區設計」與「街區活化」之間又有何差異?

  通常我會這樣回答,無論是二十多年前的社區營造,或這幾年喧囂塵上的地方創生,目標都是讓地方更好,最好能達到地方創生未來願景「安居樂業」,如果要說差別,只能說投入的尺度、專注的範疇,以及介入的模式、手段有所不同而已,彼此應是分進合擊的存在這片土地,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階段,適合不同的模式及方法。

  很巧合,我曾先後與日本社區設計大師山崎亮,及街區活化專家木下齊有合作交流的經驗,更能深切知道這兩條路線間的不同。「社區設計」關鍵在於透過參與式設計手法,讓外來專業者帶入創造力,引發在地動能,從原本一處質樸、低度發展的地方,一步步讓特色能轉譯擦亮,透過藝術與文化詮釋,促發地方活絡、魅力再現,最終地方自信、在地認同、長者笑容,都回來了。

  而「街區活化」,同樣不可或缺的是「創造力」,但能否創造實際的利益、營收、人流、報導、評價,就會顯得很重要。從以上說明,讓我們更清楚知道,許多的方法、思維,都只是服膺時代及區域需求下的即興奏鳴曲,一切的一切,還是回到,「地方需要什麼」這件關鍵的事情上來做思考。

  這本書,相當清晰,是個典型兼具「社區設計」與「社區營造」特質,期盼能擾動在地、擦亮魅力、凝聚記憶、建構迎向下一哩的絕佳案例。由南藝建築幫的大師兄耀中率領著水牛設計團隊,與在地社區,以及許許多多社區實踐一線工作者的交織與共創,整個行動脈絡從公民審議,到參與式設計工作坊,最後,透過共創把所思所想,都一五一十的落地實踐出來。也許多數人從讚嘆「鐵花窗」的美,來認識這個案例,但這一點也無法掩蓋這個專案背後所呈現出的精神,我還是必須說整個計畫的起承轉合,堪稱近期社造流的地方實踐經典。

  也許你跟我一樣,在二十多年前,景仰著埔里桃米坑、宜蘭白米木屐等地的社造成功經驗;十多年前,讚嘆土溝農村美術館及無米樂社區的創意,而在這個創生年代,謝謝耀中與夥伴,讓我們從雲林口湖的椬梧村落,看到另一個社區營造的未來契機。

  鄭重推薦這一本堪稱新時代的社區營造模式實踐教科書。

 

 

 

林峻丞 甘樂文創執行長──

  「把青春歲月奉獻給地方,跟地方一起成長、變老」這是我對水牛設計耀中的敘述,這也是他真實的寫照。

  從還是青年時,他就開始將自己投入到社區,到現在邁入壯年時,仍然跟社區牽絆在一起,這已經不再是工作,而是一種使命。

  當我們常聽到人家說:「社造已經變不出新把戲」時,水牛設計總是更將許多設計的概念與創新的社造手法帶入擾動地方,讓社區的風景不再是只有千篇一律的龍貓彩繪,讓臺南土溝、口湖椬梧這些偏遠農村成為眾所注目的焦點。耀中將多年的心法轉譯成書,讓多年的成功社造經驗與知識能夠傳承、影響更多人,讓我們看見下一個十年的地方創生。

 

 

 

 

陳美伶 前國發會主委──

  我有四分之三的公務生涯在法制領域,四十年來也正好見證了臺灣民主化過程的法治建設蛻變。我常開玩笑說,臺灣有幾部惡法,是執行時的「痛」,其中《政府採購法》永遠名列其中。這是一部理想很大、陳義很高的法律,執法者的心態讓這部法律實際影響臺灣公共工程的動能。

  認識耀中在臺南後壁土溝,最近一次見面在雲林椬梧聚落。我在擔任國發會主委任內,傾力推動臺灣地方創生政策,雲林縣口湖鄉被列為優先推動地區,「雲林縣口湖鄉地方創生計畫」便是在我任內定案,這當中整合了農委會、經濟部、內政部、衛服部、國發基金等跨部會資源,以促進地方人口和就業成長,營造友善的軟、硬體生活環境,並進一步擁有創新自主發展的能量。其中,耀中和他的水牛設計團隊執行的口湖鄉椬梧聚落計畫,就是臺灣創生政策下的具體成果。

  耀中始終關注地方發展,多年來他帶領水牛設計團隊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挑戰,追求對地方最佳方案的妥協與突破,讓地區「總體」營造的真正價值被落實,也讓地方創生政策有了具體的實踐。很高興這樣的經驗可以透過文字傳承下去。也期待《採購法》這部困擾大家許久的法律,透過地方案例的實證,有被重新檢視與重開機的機會。

Anchor 2
內文試閱

地方創生與鄉村生活空間

 

文/曾旭正

 

「地方創生」政策正如火如荼展開,面對此熱潮,許多人的第一個問題都是:「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有什麼不同?既然有社區營造政策,為何還要地方創生政策?」回答這個問題,我總說,如果你的心量夠強夠大,能將「社區」的範疇擴大,則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的意涵相同。兩者都強調在地、自發與行動,不同之處僅在於問題意識與行動範疇。地方創生要處理的首要問題,是迫在眼前的高齡化與人口減少造成的地方活力衰落,它關注的地理範圍比社區營造大,做法也需要更跨領域,才能創造工作機會與留住條件,有效減少人口外流、召喚年輕人口返鄉或吸引外鄉人移住。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社區營造已在臺灣成為普通名詞,大家認知的社區營造便是透過種種行動來激發「故鄉之愛」,進而號召居民以實際行動來共同經營社區生活。小至部落、大至城市、國家,都可以是一個「社區」、一種「共同體」,在第一線的社區營造者只要能擴大心量,關注更大的課題、更廣的地理範圍,把眼光轉移向社區活力的問題,進而動員更多人共同面對它,就是地方創生的開始。

 

於是我們面對的問題可以擬為:「社區營造一向關注的人文地產景五大主題如何接軌地方創生?」更具體的説,如何藉五大主題的行動而有助於緩解地方人口的三種衝擊,減少人口外流、召喚年輕人口返鄉甚或吸引外鄉人移入。以下我們先就「景」的面向,討論「生活空間營造」對地方創生有何作用?

 

五大面向中的「景」,指的是社區空間的營造,不論城或鄉,生活空間都在於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雖然使用族群的差異會影響需求的不同,但共同講究的無非是這三項課題:「設施種類是否齊全?」,「個別設施的功能是否完備?」乃至「設施的造形與品質能否強化地方特色?」

 

關注鄉村社區的生活空間,首先可以從「類型」的角度分析現況與需求,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具公共性的類型是否提供齊全?一般常見的需求,具公共性的如聚會、學習、休憩、運動、集貨、歷史記憶等,滿足這些需求多數由公部門提供,譬如社區活動中心、長青會館、公園、圖書館等設施,但也有很多是私人擁有、但提供公共使用的,譬如店仔口、廟埕、小廣場等。一般而言,社區的公共空間在類型上並不齊全,譬如足以遮風避雨的「社區活動中心」是最基本的公共設施,但仍有部份社區渴求不得,再者,以每個村里為行政單位各分配一座,假如某村裡有兩個規模相當、卻距離遙遠的聚落,則無法同時滿足。如此,最被普遍需要的「社區活動中心」尚且不足,其他類型的設施如圖書館、公園等,就更不用說了!

 

公共設施齊全,是社區幸福的基礎,也才有利於地方創生。有安全舒適的人行環境,老幼居民隨時願意走出家門,而社區交往頻繁,認同感才有機會凝聚。進而,有方便使用的聚會所,社會的公共議論便能發生,社區共識也才有機會生成。一旦眾人對社區建立認同,對社區危機與行動形成共識,自然有辦法找到化解人口危機的作法,而其行動的表現不論大、小、難、易,都是地方創生的努力。

 

因此,面對社區公共生活空間的現況,類型欠缺的應設法補全;設施雖有,但功能不夠完備的,應努力加以提升;最後,更期待新建或修繕的公共空間,其形式能別具風格,品質耐人尋味。當我們將公共空間營造與地方創生排比起來,可以看到「補全、提升、吸引人」是打造社區公共空間的三支箭,而地方創生處理人口問題的三支箭則是「留住、喚回、新住民」,兩者平行而相互呼應。設施補全,有助於留住在地年輕人;進而提升品質,有利於喚回外地遊子;最後,有特色且吸引人,才能增加新住民。

 

濱海小村椬梧是典型的生活聚落,此次以工程「統包方式」進行社區公共空間的改善,其成果比較不在於「空間類型的補全」,而是「既有設施的改善」,以及更重要的,在形式創作上(過程與實品)賦予的故事,所呈現令人感動的新體驗。此一經驗最具啓發的有兩點,首先工程「統包方式」充分發揮社區作主的效果,不同於往的「設計/發包施工/完工交付業主」的三段模式,「統包」(turnkey)整合了前兩段(設計與施工),讓設計者得以運用如同「僱工購料」的方式充分貫徹設計需求於施工中,而善於溝通的設計單位與社區結合成一個業主,社區的使用需求便能不打折的貫穿到施工中。其次,帶進藝術轉譯的作法,讓過程與成果充滿故事性,既淡化工程的生硬形象,也提升居民參與的熱度。

 

社區的公共生活活絡了,公共設施完備質優了,加上有工作機會,如此誰還願意離鄉背井?這,就是地方創生!我們真心期待,椬梧加油!

 

*曾旭正 

曾任臺南市副市長、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現為國立臺南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教授。

相關閱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