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14
民生東鹿&后象--立體書封
9789869184267-01.png
9789869184267-02.png
9789869184267-03.png
9789869184267-04.png
9789869184267-05.png
9789869184267-06.png
9789869184267-07.png
9789869184267-08.png
9789869184267-09.png
9789869184267-10.png
9789869184267-11.png

民生東鹿&后象

林志銘
 
 
 
規格:25 開;15 ×21 cm224頁/彩色/平裝

ISBN:978-986-91842-6-7

 

2015年11月16日上市

定價380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內容簡介

從點到線再到面

在藝術裡凝聚的社區意識

民生社區裡的公共藝術嬉遊記

 

在早期台北城的版圖中,民生社區尚屬未開發的邊陲地帶;曾幾何時,戰後美援資源與技術的投入、城市向東發展的都市政策,讓民生社區這個首度引進最新的美式社區概念、高品質與高標準的生活環境,開始熱絡起來,甚至發展成人們嚮往的「高級」聚落。在多數人的價值定義中,民生社區象徵著優質生活與追求頂尖的優越感。

 

民生社區,這座位於台北東區的聚落,是傳說中的「花園城市」,社區裡的大小公園,是都會中珍貴的綠意;公園與街區裡的樹木,隨著年復一年的四季輪轉,為街區變化出不同的表情;近代,這裡的幽緩與綠意不斷吸引著餐飲業者、多元的創意工作者進駐,使得老舊的民生社區成為一處充滿藝文氣息的生活區域;不同影視團隊到此取景,多元的電影題材,更豐富了社區故事的想像。

 

然而,從八十多年前曾存在於基隆河畔的磚窯廠、一望無際的田野與溪流,及沿著溪流旁的米粉寮,這些僅留存於老一輩居民的環境記憶;到都市規劃概念造就了她今日的環境特質,餐飲、服飾、創意業者的進駐,帶來民生社區為人所憧憬的熱絡與文藝氣息;再因擁擠與過度商業開發,讓社區居民不斷遷徙變換。隨著民生社區初代居民的凋零,新一代的住民與後來的移入者,對於社區發展都有不同的看法,存在且辯證著不同的價值觀點。

 

這本書,記錄了民生社區埋藏的扉頁,以及一個發生在民生社區的當代藝術事件。2014年,一群外地的藝術家帶著他們的創作,來到民生社區進行一段遊學計畫;無論是談著社區發展的「民生東鹿」與「后象」、透過「洛克搖搖馬」、「西瓜好朋友」來述說社區人物的故事,或是在公園裡跟孩子們聊著社區童話的「故事附件」,藝術的進駐,讓居住於這裡的孩子們,擁有一段特別的生活經驗,這一場藝術行動,透過集體參與所形成的美學成果,更成為另類的地方標示;序列的地景藝術物件,透過住民的分享,吸引了外來者的參訪;在當今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不斷的擴張、傳播,再詮釋出另一種台北都會生活的新頁……這是一段透過多面向的住民屬性,來成為「家」的討論;在這裡,藝術創作不再是被仰望的議題,而是一種媒介,與人們一起標示出生活在台北都會中,對於家的想像與認同。

 

民生社區,也與各地的生活聚落一樣,曾走過風華歲月與種種困境,典藏著一段段屬於自己的故事。在這2014這個藝術行動中,藉由不同的時代價值與生活議題,分別以在地與外地的思考角度,表述著對於這座社區的不同見解……在這裡,藝術的目的,並非在於成就創作的表現,其價值,是如何在集體共識下,重新詮釋出「家」的定義。

 

 

Anchor 15
作者簡介

林志銘

 

投入人文研究領域近三十載,長期於大學執教,並專研建築學及藝術教育,城鄉文化為其研究主軸。於學術沈潛的過程,從藝術文化的研究者與教育者,成為城鄉美學的推廣者,每年在島嶼的各處生活聚落間穿梭數萬公里,然而,其間感受的夢想與感動無法被里程計數,寫作是唯一的抒發方式,分享與訴說著每段旅程中,那些蘊藏溫度與生命觸動的島嶼生活經驗。

Anchor 11
目錄

前言    用藝術語言描繪的一段台北風景

當年,曾在基隆河畔的磚窯與飛行場

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家」

在世代交替中逐漸變遷的社區

社區藝術故事開始的那一年

 

Ⅰ飛行場與米粉寮的往日記憶

 

當 年,曾在基隆河畔的磚窯與飛行場

那段由荒野、溪流與米粉寮構成的風景

年節的氣味,是思念家鄉的方式

隨著交通網絡的形成而開啟了社區開發的先機

由荒野與農田蛻變為「花園城市」的當代住宅

引進西方集合住宅概念的建築構成

獨步台北的公共設施與文教環境

由「台北飛行場」到松山航空站

從一座吊橋到綿密的交通網絡

社區在災難中的蛻變

在優質環境中的負面發展與價值差異

在永續保存與都市更新之間

 

在「夏天二○一四年」中閱讀社區

 

一段藝術的暑假「遊學」計畫

Wendy店長與Babble店長的社區生活

在社區裡逐漸形成的「新寵物」樂園

Rocking Anything

故事附件

西瓜好朋友

 

老房子、老樹與老鄰居

 

在人與土地的時代變遷中閱讀過去

第一代居民生活記憶中的社區

對富錦街的開通與中斷間的思考

黑暗頹敗的後巷‧新巷弄美學文化

社區的孩子長大了

由寄居之地到安身立命的居所

在烘焙中尋找童年時媽媽的味道

風華、凋零與重生的民生戲院

融合產業知識與當代行銷思潮的新經營觀

成為行銷台灣茶文化的傳統茶館

從人生經驗中,畫出生命的意境

由到此工作的外地人到社區居民所看見的變遷

都更的時代趨勢與今昔觀點的花園城市

老樹,在觀光與居住之間的價值認知

在孩子的培育中自我學習

臥虎藏龍的志工團

把聲音與畫面的想像留給孩子

虎爺與豹媽的咖啡小店

天天記錄著社區生活影像的小店

成為人們的心靈陪伴與安慰之處的小店

社區裡的兒童與青少年的關懷據點

另一個談著生命教育的志工團

由住在社區旁的孩子,成為社區裡的美術老師

畫室不只是教室,還是讓孩子們快樂的遊樂場

透過畫室而聯結出的鄰里情感

 

 透過藝術語言解構與再詮釋出的一段社區故事

 

透過藝術旅人重新閱讀社區人文

法定公共藝術的改革方向——地方意識的公共藝術行動

 

後記

在人們的價值辯證與自然演繹下的定位

 

Anchor 12
序言

用藝術語言描繪的一段台北風景

 

民生社區,一座位於台北東區,有著「花園城市」美名的生活聚落;穿插於社區公寓住宅群當中的大小公園,更是都會環境中難得的綠地;公園與街區裡的樹木,隨著年復一年的四季輪轉,在街區變化出不同的城市表情;隨著一波波拍攝團隊到此取景,多元的電影題材,更豐富了關於社區的想像。然而,昔日曾存在於基隆河畔的磚窯廠、一望無際的田野與溪流,及沿著溪流旁米粉寮的過往,似乎也僅能留存於老一輩居民的內心深處……隨著人們的離去,逐漸被遺忘。昔日引進的都市規劃概念造就了她今日的環境特質,隨著每一發展階段的潮流,逐漸吸引了餐飲、服飾業者,及各式設計創意產業的進駐,這些都為民生社區帶來人們憧憬的熱絡與文藝氣息……然而,擁擠與過度開發的問題也伴隨而來。

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家」

 

昔日,隨著城市開發與產業型態的轉變,吸引了大批由中南部鄉鎮到台北都會謀生的島內移民;這批定居於此的人們,每逢年節時總不約而同地離開……空蕩的街景,隱隱訴說著,這裡不過僅是一個因應生計的暫時居所,唯有沿著高速公路蔓延到中南部各個村落的車龍,才能表達出返鄉的心情;對比著戰後隨著國民政府遷台,而被迫停留台灣的「外省」族群,他們分別居住在「中央公教住宅」或延壽街旁的眷村裡……這裡,是一個由命運為他們決定的安身之處,也因此,年節期間飄散在巷弄間、各種家鄉菜餚的滋味,成為他們遙念故土的方式。然而,不同族群的居民對於「家」的理解,到了年節時分,總是在民生社區表現出一種複雜的層次感;在永遠處於變動狀態的城市空間裡,「家」的概念隨著人們的遷徙,總在不同時期裡不斷演繹;當時仍在襁褓中的孩子們漸漸長大了、在幾段天災人禍與都市發展下,老屋早已多次異主,發展至今,年節已難再區分出族群差異性;依舊熱絡的商圈氣息,為社區帶來了新的定居者,也帶來屬於這個世代的另一種地方意識下的生活價值。

在世代交替中逐漸變遷的社區

 

在早期台北城的版圖中,民生社區尚屬未開發的邊陲地帶;曾幾何時,戰後美援資源與技術的投入、城市向東發展的都市政策,讓民生社區開始熱絡起來,甚至發展成人們嚮往的「高級」聚落,無論對於哪一個族群而言,相較於多數人們,都是一個象徵著「成功」的價值觀;近代,這裡的幽緩與綠意不斷吸引著餐飲業者、多元的創意工作者進駐,使得老舊的民生社區成為一處充滿藝文氣息的生活區域。只是,隨著初代居民的凋零,新一代的住民與後來的移入者們,對於社區發展都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富有人文氣息的優質社區,在過度商業化與外來化的時代潮流中,她應當如何看見自己?如何看見下一步?

社區藝術故事開始的那一年

 

二〇一四年夏天,藝術家孩子的「遊學」計畫,在社區裡帶動了一段有別於以往的生活經驗;無論是談著社區發展的「民生東鹿」與「后象」、講述社區人物的「洛克搖搖馬」、「西瓜好朋友」,或是在公園裡跟孩子們聊著童話故事的「故事附件」等裝置,藝術的進駐,讓居住於這裡的孩子們,擁有一段特別的生活經驗;由里長、學校志工到在社區裡從事各行各業的居民,他們與外地藝術工作者彼此述說與傾聽著各自的觀點,透過不同人們的生活經驗,共同刻畫出這座社區的住民群像,以及其所代表的社區生活價值。

 

在這一場藝術行動中,透過社區參與的過程與美學營造的成果,序列的地景藝術物件,成為了另類的地方標示,在當今這個快速資訊傳播的時代,社區住民透過視覺影像與闡述的心得分享,吸引了更多外來訪客的關注,也在其中再詮釋出另一層關於台北都會文化的新思維……民生社區的住民組成以移民為基礎,在這樣的結構下談論「家鄉」,是為了找出一種孕育與傳承的教育機會;在這裡,藝術的目的,並非在於成就創作的表現,其價值,是如何在集體共識下,重新詮釋出「家」的定義。

 

Anchor 13
內文試閱

風華、凋零與重生的民生戲院

 

民生圓環旁的民生戲院,曾經是社區裡盛極一時的休閒消費場所;「侏儸紀公園」第一集是民生戲院開幕時首映的影片,當時排到馬路上的隊伍,在街區的人行道上繞了好幾個彎,儼然就像條大型的巨龍;在許多老居民的印象中,每逢播映熱門電影時,在街區拉出一條上百公尺搶著排隊買票的隊伍總是常見的景象。隨著電影產業的興盛,國際連鎖戲院進入臺北市的新興商業區,社區型的小戲院難與強勢潮流競爭,民生戲院於是在即將邁入二〇〇〇年前的某一天宣告歇業,之後,戲院所在的大樓商圈也跟著起了變化:原本是整體規劃的商場,因所有權人為求順利脫手,而被分割為獨立的小單位販售出去。商場在缺乏整合營運及管理機制,而各自獨力營業下,更加深了商業經營的困難,也因屬性差異與消費環境不佳的關係,商家不斷遷進遷出,導致商場從此一蹶不振。

 

曾在這家戲院工作了兩年時間的陳清松,回憶起戲院剛開張的那天,在賣出了第一張票的當下,在內心中湧起的興奮情緒實在難以言喻;雖然後來因故離開了,但每每想起時,內心依舊激動,畢竟,他曾陪伴著戲院走過最風光的時期;事實上,他的人生從未曾離開過影視相關產業,後來,他經營過攝影與放映器材、承攬過機關學校的放映會,由機房到業務都曾經歷過。在事隔十多年後,二〇一二那年,他接手這座戲院的經營,成為「新民生戲院」的經營者,並以全新的樣貌於原址重新開張,致力讓這座戲院再度於社區重生。在他的內心中,除了對於電影的一份熱愛外,更是難忘對於這個社區的情感,也因此,對他來說,經營民生戲院並非僅是生意,而是希望讓這間沈寂多年的生活場域,重新在社區裡燃起溫度。如果說拍電影的人,是一個講述故事的人,那播電影的人,應該就是默默陪你聽完這些故事的人,而他在乎的,是如何能不停將好故事帶給人們。

 

融合產業知識與當代行銷思潮的新經營觀

 

只是,逐漸熱絡於各商圈的「影城」,加上DVD到藍光影片的普及化,社區型電影院的生存,其實遠比想像中更加困難,兩年時間過去了,他深深發現時代的改變,實與自己接手時的判斷有些落差,在他感到難以突破瓶頸時,女兒看見父親對於電影與社區的熱愛,開始協助他經營這個事業,她也將經營的難處,告訴了原本在網路行銷業已有成績的友人簡以翔。

 

還在襁褓時期就跟著父親由瑞芳老家搬來台北的簡以翔,一家人居住在松山機場斜對面、民族國小旁的住宅區;雖然不是眷村子弟,但童年時天天都跟眷村的孩子一起嬉戲。隨著成長過程,由民族國小、介壽國中再到西松高中完成中學學業,不管是圓環邊的活動中心與圖書館,他的成長記憶幾乎與民生東路沿線密切相連。當聽見了好友與她的父親接手了這家老戲院的訊息時,也讓他回憶起當時「侏羅紀公園」上映的盛況……當年,他就是在戲院前的街區,跟著父母排隊等著看電影的孩子之一,那是讓他對民生戲院開始有記憶的第一部電影,只是,戲院在他就讀國中那年歇業後,從此就在他的生活中空白了十幾年。因自己也是在社區長大的孩子,不僅對於這個區域相當熟悉,看過戲院興盛時的榮景,也眼見著它在社區裡長期沈寂,正是這樣的心情,加上彼此間的熟識,也讓他由原本僅是提供行銷意見的顧問角色,進一步成為戲院經營團隊的幹部。

 

現今的電影院經營多與大型商圈聯結在一起以確保市場,而社區戲院的優點,就在於不需進到大型商圈去忍受排隊與擁擠,就可以悠閒享受看電影的樂趣。在他接手一年多後,也深切感受到環境的現實面與推廣上的阻力;雖然瞭解民生戲院在社區有一定程度的歷史定位,但從早期的戲院沒落後,商家也隨之蕭條,這也說明了兩者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然而,這其實是個存在已久的難題,一個是座落的位置雖在商場,但卻不是在商圈內,加上民生戲院僅有兩個放映廳,許多不利因素與條件限制,都是在營運上要真實面對的困境。

 

新民生戲院之於社區,其實也同時存在著兩種聲音:大樓與周邊住戶擔憂著戲院的興起會引起更多人潮,他們並不希望優質的社區環境受到外來者的干擾;但也有不少社區居民認為,民生社區也是城市的一部份,應該跟著城市發展的步伐向前邁進,運用這裡的優雅環境特質,來成為未來再發展上的賣點,才得以讓社區擁有更高且有別於往的新產值,不同思考面向的價值觀,總常是相互角力與彼此共容著。

 

應該激發出怎樣的策略,可以再創出新的價值觀,來成為這戲院的改變力量,這些問題始終都在他的腦海中不斷地迴盪著。由虛擬的網路到實體的電影院,他一步步探索答案,對他來說,要面對的課題,就是如何將在虛擬世界的成功經驗,應用到實體市場;如何讓這電影院成為社區生活中一種無法取代的需要,就是他努力推動的方向。另一方面,他也發現戲院的官網依舊沿用著不合宜的視覺呈現方式,於是陸續更新了官網型態、並且設計CI(企業識別),以品牌的觀念來推廣;市場結構的理性分析告訴他們,電影院消費族群是十八至四十五歲的年齡層,廣泛地來說,也就是學生族群與上班族,而這個年齡的人們,在當今這個講求「多螢幕」的世代中,由手機到電腦,他們如何在生活中取得資訊?就是行銷推廣上該著重的方向,因此,如何透過大家常用的資訊取得方式,有效地傳遞戲院資訊,就是一個力求革新的經營方向。

 

本身就是位老電影人的陳清松是位有力的領導者,但兩人也經常需要針對行銷推廣的想法反覆磨合,老一輩的人習慣以過去的經營模式來思考問題,這也導致兩人之間往往在行銷策略上有所差異。或許在經營理念上不盡相同,但前輩的經驗也自有其寶貴之處:在面對許多強檔片,如何在有限的資金與客源條件下,去決策該選哪些片子?片商曾哪一年推出什麼樣同類型的影片、當時的市場反映與效果如何、票房好或不好……這些經驗綜合而來的專業知識,都是相當可貴的智慧與營運上的無形資產。而在簡以翔的觀點上,民生社區的客群中,有著不少從事設計與創作工作者,或許在選片的價值思考上,也需迎合這些族群;只是,以他們所瞭解普世價值,依舊還是源於好萊塢所生產、講求商業取向的市場,相對於族群固定而收益十分侷限的藝術電影,唯有迎合大眾口味的影片才足以維持基本生存,這也說明了,為何全台選擇經營藝術電影的戲院屈指可數。為了兩者兼顧,他們計畫在沒有熱門檔期的小月時,就選擇較具文化論述或文學類的影片,來彰顯出社區的文創特質。

 

 

相關閱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