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10
光點台灣:教堂@村落
9789869091084_bi1.jpg
9789869091084_b1.jpg
9789869091084_b2.jpg
9789869091084_b3.jpg
9789869091084_b4.jpg
9789869091084_b5.jpg
9789869091084_b6.jpg
9789869091084_b7.jpg
9789869091084_b8.jpg
9789869091084_b9.jpg
9789869091084_b10.jpg
9789869091084_b11.jpg

光點台灣:教堂@村落

林志銘
 
 
 
規格:20開;17 × 23cm320頁/彩色/平裝

ISBN:978-986-90910-8-4

 

2015年4月25日上市

定價500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內容簡介

教堂,之於村落,是地方上的一個地景、一棟屋舍……是人們遭遇困難時的避難所,更是一個默默存在於村落裡的家;教會與村民之間的關係,並不在於建築本身,而在於透過蘊藏於這份信仰裡的愛,由過去到如今,都在每個世代成為生活上的幫助、心靈上的安慰;在許多灰暗人生路途中,點亮生命的亮光;當村落逐漸凋零時,隨著人們的離去,教堂也冷清了下來,甚至成為靜靜述說過往記憶的一方廢墟,深情地見證一頁頁的城鄉故事。

 

隨著跨越國界、種族,而世代傳承的傳道者,畢生貢獻於一處偏鄉聚落,他們將村落視為自己的教區,來面對每個身處困境的地方生活與生命,其所憑藉的,往往都不在於個人的才能與智慧,而是來自信仰所帶來的信念與信心;對於許多牧者而言,他們與土地上的人站在一起,去體會他們生活中的苦難、竭盡心力地去關照著生命中的種種需要,以實際的關懷行動,具體實踐出更深刻的生命哲學,並透過這樣的方式引領更多人,得以真實體認到信仰的真諦。因此,教會之於村落的意義,已不再僅封閉於圍牆內的「教堂」、侷限於空間裡的宗教儀式,透過兒童與老人的日常陪伴、弱勢族群的關懷、地方產業的行銷、原住民母語的推廣……等等看似平凡的基礎工作,成為療癒人們身心、活化經濟、激發文化省思的新機會與生命的價值觀點與存在意涵之探討,進而立定了鄉鎮教堂之於村落生活文化的存在意義。

 

 

Anchor 11
作者簡介

林志銘

 

投入人文研究領域近三十載,長期於大學執教,並專研建築學及藝術教育,城鄉文化為其研究主軸。於學術沈潛的過程,從藝術文化的研究者與教育者,成為城鄉美學的推廣者,每年在島嶼的各處生活聚落間穿梭數萬公里,然而,其間感受的夢想與感動無法被里程計數,寫作是唯一的抒發方式,分享與訴說著每段旅程中,那些蘊藏溫度與生命觸動的島嶼生活經驗。

Anchor 7
目錄

前言

栽種於果園裡的生命果實──嘉義民雄/民雄靈糧堂

由教堂走向果園中的宣教事工──花蓮瑞穗/鶴岡長老教會

在「小米收穫祭」裡看見回歸的排灣文化──台東太麻里/新香蘭長老教會

在腳底看見的生命苦痛與需要──台東長濱/長濱天主堂

以社區為教區的文化實踐──台東長濱/長光長老教會

一起回Yaki及Yutas的家──宜蘭南澳/金岳部落

見證成功神學的三個泰雅部落──新北烏來/福山長老教會

橫越於各國、各族、各家的愛──台南鹽水/天主聖神堂

典藏於「童玩節」裡的一段地方藝文故事──宜蘭羅東/蘭陽青年會

在失去盼望的村落看見心靈的故鄉──台南白河/林子內長老教會

在錦鯉與「香蕉魚」之間的生命觀點──雲林崙背/舊水尾教堂

由傳說到生活裡的生命故事──彰化芳苑/草湖長老教會

有愛的城市邊陲地帶──台北木柵/萬芳浸信會

在生活的陪伴中看見的生命亮光──雲林水林/水林長老教會

由沒落的「路上」邁向希望未來的旅程──彰化芳苑/路上長老教會

因缺乏而沒落‧當看見需要而走進的村落──嘉義東石/台灣路得關懷發展協會

在本土文化中培育的向日葵學園──彰化竹塘/竹塘長老教會

綠色山谷裡的漂流木教堂與希望之家──台南玉井/加利利漂流木方舟教堂

走過紙廠歷史在職場宣教的「方舟」──宜蘭五結/四結長老教會

由外地到在地的陪伴與同在──彰化大城/大城長老教會

「白話字」聖經裡的愛與文化認同──台南白河/白水溪長老教會

典藏於身心靈裡的生命音符──嘉義水上/水上長老教會

稻米田裡的溫情與悲傷──雲林莿桐/莿桐長老教會

在鴉片與貧困中重新看見的生命價值──嘉義鹿草/下半天長老教會

在土匪與舉人生命中看見的神蹟──嘉義義竹/東後寮長老教會

帶領四方族群走過百年歲月的生命殿堂──屏東萬金/萬金聖母聖殿

 

Anchor 8
序言

前言

閱讀村落文化的另一道思路

 

教堂,之於村落,是地方上的一個地景、一棟屋舍……是人們遭遇困難時的避難所,更是一個默默存在於村落裡的家;教會與村民之間的關係,並不在於建築本身,而在於透過蘊藏於這份信仰裡的愛,由過去到如今,都在每個世代成為生活上的幫助、心靈上的安慰;在許多灰暗人生路途中,點亮生命的亮光;當村落逐漸凋零時,隨著人們的離去,教堂也冷清了下來,甚至成為靜靜述說過往記憶的一方廢墟,深情地見證一頁頁的城鄉故事。

 

跨越地理、族群的福音傳遞網絡

 

介於歐亞大陸、日本與東南亞之間的臺灣,曾是航海時代國際船隻於亞洲地區重要的停泊站與貨物轉運站。早於十七世紀時,中台灣已存在洪雅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及巴布薩族;西南部平原上則居住著西拉雅與馬卡道族人。荷蘭及西班牙殖民地時期,天主教、基督教信仰經由西方傳道師陸續引入臺灣;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領兩萬五千名將士進軍臺灣,而在隔年迫使荷蘭投降後,開始大批移入來自中國的漢人;一六八三年鄭清雙方爆發澎湖海戰事件,隨著鄭克塽歸順清朝,也讓臺灣進到清領時代;清廷於一八五八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依天津條約開放打狗(高雄)港,天主教於是隨著通商而再度傳到臺灣。

 

明清時期,不少傳教師多因政治勢力的角力結果而得以來台宣教,然而,伴隨武力脅迫、經濟壓榨等強勢作為,讓這類西方宗教不易被接納;另一方面,早年入墾台灣的先民,其後代子孫多依循著祖先由家鄉所引進的廟宇與祭祀習慣,而演繹成為民間的傳統信仰。因爭地、種族、治理、飢荒等天災人禍,在生活與生命都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任何被視為具有神秘力量的天地萬物,都可能成為祭祀對象,進而形成各式各樣的神佛雕像與祭拜儀式,對於多數人來說,這些都是讓心靈獲得安慰與依靠的方式;這種多神觀點的宗教文化,相對於既沒有圖騰,也沒有具象物件可以膜拜的基督信仰,自然也更難被多數人所接受。就宗教本質而論,無論任何一種宗教派別,若其中存在著降服鬼魅、長年纏身的病痛獲得醫治、引領惡人改邪歸正……等等「神蹟奇事」,往往都可以成為鼓舞人們歸向信仰的戲劇化力量。

 

信仰,另一種在地文化的演繹脈絡

 

陸續從歐美各地來台宣教的傳道師,隨著船運、鐵公路的交通網絡開展了傳播路徑,在這段時期,「福音」的能量,常隨著較有機會接觸西洋傳道師的高階知識份子、醫生、官員或地方仕紳,透過他們的社會影響力,在富與貧、不同社會階層間相互傳遞與影響,進而展開福音事工的推廣網絡。

 

台南的新樓醫院是台灣第一間的西醫醫院,第一所學堂則是淡水的馬偕博士所設立;過去底層社會的農民與勞動者們普遍過著貧困生活,而擁有醫療技術、教育與物質資源的傳道師,往往讓他們獲得身心的醫治、在生活物質上得到具體協助;北部的馬偕博士、彰化的蘭大衛醫師夫婦,南部則有馬雅各醫生,他們變賣自己的家產來到台灣,並將一生都貢獻給這裡的人們,以自身的醫療技術協助無數人重獲康健的身體,也經由被醫治的過程,瞭解了他們所要傳揚的信仰真諦,「樂善好施」的概念已不足以用來形容其中許多沈默卻無私的奉獻;然而,「醫療」僅是身體的照護,而信仰的力量卻深入了生活,成為人們心靈上的療癒。傳道師們將醫療、教育引進資源相對缺乏的鄉鎮,透過傳遞與接收愛的互動過程中,漸漸與地方上的人們建立信任關係,種種因歷史傷痕與種族差異而產生的對立感漸漸消失,讓這個島嶼上的人們,跨越了歷史背景與思想結構的本質衝突,真實了解了蘊藏於這份信仰裡的愛。教會組織走出了聖經裡的文字意境,轉而踏進人的生活與生命、實踐出真理。當追本溯源,嘗試探討不同教堂篳路藍縷的開拓史時,就能發現,這些深入村落生活各種面向的努力經營,都述說著這份信仰之於村落發展歷程上的特殊歷史意義、傳遞出不同土地上另一種文化的演繹歷程。

 

由外地到在地,走出教堂踏進社區

 

發展至今,從各地教會高同質性的發展歷程、不斷重複於每個世代的偏鄉困境,均可看見嚴重的社會問題,在許多細微的現象中持續地醞釀著,且問題的影響層面,也普遍存在於各地的生活聚落:在青壯年人口外流的弱勢地區,老人與孩童往往是亟待關懷的對象,教會組織努力思考的,是如何讓老人們得以安養、該怎樣的作為,才能為村落再創生機,來舒緩不斷流失的人口;並以積極的態度陪伴孩子的生活與基礎教育上的學習,去醞釀未來的改變力量,透過真實的作為,進一步對人們證明:教育並不僅存在於校園內,弱勢關懷更不受限在社會福利政策的作為上;甚至透過文化自覺的省思,教會更是成為人們推動文化重建工作的重要據點。

 

隨著跨越國界、種族,而世代傳承的傳道者,畢生貢獻於一處偏鄉聚落,他們將村落視為自己的教區,來面對每個身處困境的地方生活與生命,其所憑藉的,往往都不在於個人的才能與智慧,而是來自信仰所帶來的信念與信心;對於許多牧者而言,他們與土地上的人站在一起,去體會他們生活中的苦難、竭盡心力地去關照著生命中的種種需要,以實際的關懷行動,具體實踐出更深刻的生命哲學,並透過這樣的方式引領更多人,得以真實體認到信仰的真諦。因此,教會之於村落的意義,已不再僅封閉於圍牆內的「教堂」、侷限於空間裡的宗教儀式,透過兒童與老人的日常陪伴、弱勢族群的關懷、地方產業的行銷、原住民母語的推廣……等等看似平凡的基礎工作,成為療癒人們身心、活化經濟、激發文化省思的新機會與生命的價值觀點與存在意涵之探討,進而立定了鄉鎮教堂之於村落生活文化的存在意義。

 

這些,都不僅在於宣教工作目標的達成,而在於透過行動,來真實地體現出關於「愛」的理解與實踐……「愛」,是聖經主要核心價值,但如何具體化為真實的關懷行動,也在不同的智慧與經驗中,推廣出各種不同面向的成果,在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行動中,體現出鄉村教會的存在意義。各時期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生活領域、不同的時間點,來自各地的牧者們深入到最邊陲的角落,從最不受矚目的工作做起,接力地為這塊土地與住民付出心力;一批批來台的神職人員,不僅成為這裡的住民,吃著這裡的米食、穿著這裡的服飾、說著這裡的語言,一生幾乎都將自己獻上於此,最後,也讓自己歸於這塊土地的塵土當中。

Anchor 9
內文試閱

栽種於果園裡的生命果實

 

嘉義民雄/民雄靈糧堂

 

由英文老師到教會牧師的人生

 

從小就生長在傳統信仰家庭的李國煒,在他的成長歲月中,總以為生活的安康,是來自於長輩們虔誠地燒香拜佛;隨著求學的過程,讓他一步步地離家越來越遠,為了考取理想的大學,他由總是灰灰茫茫、常飄著雨的基隆港都,來到繁華台北的補習街;在人來人往的車站與街區間,他總可以觀察到:推著回收三輪車的阿婆、穿著新潮服飾的少女、俯伏在地不斷點著頭向人乞討的人、知名小店前排著長長的人潮、群聚於地下停車場或街區角落的遊民、匆忙趕著高鐵的人們、扶老攜幼逛著街的家族……等各式各樣社會階層所構成的街景百態;這些,都讓他不斷思考著,這群人與自己一樣,同是由另一個生長的家鄉來到這個城市,有著各式各樣在此擴展人生的目標,但生活樣貌與生命際遇卻大不相同。天天生活在補習班林立的街區,他總見到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年輕學子,奔波於學校、補習班與住家之間;同班的同學,對於未來的人生,全然都寄託在這一年的辛勞付出以求最後的奮力衝刺,生活中的種種看見,讓他不斷思想著生活與生命裡應有的意義。

 

這段時間,他在重考班同學的邀請下接觸了教會,而成為他在生命價值思考上的一段啟蒙;進入大學後順利選讀英文系的他,原本立志成為老師,計畫於未來可以成為幫助別人生命成長的推手,但卻也在這段期間,在同學們的邀約下,因積極參加校園團契活動而深受影響,讓他毅然決然轉進神學院,由原本想深入瞭解神人之間的生命觀點,進而希望以神職為終生志業,「老師可能必須受限於一個學校、一個班級,但若是牧師,服務的層面與族群就能更寬廣。」當完成神職訓練後,他選擇在北部的教會擔任全職的傳道工作,看見同樣身處於都會的教友們,各自面對著種種不同的生活困難,均在這裡尋求著心靈的慰藉;五年時間過去了,他也在這段期間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他感念著家人在這份信仰所獲得的平安,也期待可以將這份獲得的喜樂分享給更多的人。

 

由起初想在學校當老師的心願,到成為教會牧師的人生發展,想要服務貢獻一己的人生觀,似乎是與天俱來的性格與價值;尤其當他知道嘉義民雄的這間偏鄉教會需要牧師時,就決定舉家搬遷到這裡。當時才剛上一年級,就由都會轉到這處偏鄉學校的小女兒,每天放學後,都會跟他與妻子鐘玉如分享一天當中在學校發生的事,透過女兒的描述,夫妻倆也逐漸發現:隔代教養、經濟窘迫下的破碎家庭、新住民家庭的教育功能失調、孩子學習遲緩等許多家庭問題,及種種城鄉差距下孩子身處的困境。「我們常常流淚禱告,因為不曉得為什麼,上帝要把這麼多有著各式困境的孩子與家庭,一個個放在我們的生命中?」他們深感偏鄉地區更需要外界的資源投入,也因為看見了這份需要,而決定帶領教會積極投入偏鄉孩子的陪伴與教育工作。

 

由青年學子所組織而成的民雄愛鄰青年服務隊

 

村裡有不少孩子的父母,因外出工作或種種複雜的因素,多交由阿公阿嬤照料日常起居;也有些新住民家庭的孩子,甚至在出生後就沒見過自己的母親,對母親的記憶,就僅是照片裡的影像,父親也常在遠地工作,總是聚少離多。

 

李國煒牧師在鄰近於教會旁的中正大學推動服務性社團,尋求熱衷於偏鄉服務的大學生,來幫村裡的孩子課後輔導。二〇〇九年發生八八風災時,嘉義民雄的金興村災情,相對於鄉裡其它村落特別慘重,嘉義大學為此也成立了社會服務性質的社團,以教育相關科系的學生為主力,投入災區孩童的課輔服務;這場災難,讓陳牧師夫婦看見,村落孩子長久以來的教育資源匱乏問題,似乎獲得了顯著的改善;在教會持續的推動下,這些校園社團也逐漸轉變成為社區志工組織。

 

不少自小生長在富裕家庭的大學生們,因為參與了這樣的活動,深刻地看見許多存在於生活角落中的艱困;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受限於種種無奈,既沒有能力去改變現況,也無法如其他人一樣可以到遠地求發展。對村內的孩子來說,每當這群大哥哥、大姐姐們來陪伴他們時,往往在心裡投射著對親情的渴求……那樣的需要,已不僅於課業的幫助,也是一種生命裡欠缺許久的可依賴感;大學生給予孩子們的愛與關懷,可能更甚於課業上的幫助,透過對每個孩子成長環境的瞭解,他們也更能體諒某些總愛說謊、講粗話、甚至偷竊、愛搞破壞等行為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無奈人生與無法選擇的成長背景,而願意對孩子們付出更多的耐心去教導。另一方面,李牧師也希望改變這群在這裡度過四年時間的大學生,不要將自己的生活侷限於校園,他勉勵他們在課程之餘的時間,可以對這塊土地與生活在這裡人們付出關注,事實上,透過課輔的活動,其實也在於讓這群大孩子有機會去閱讀這座村落。

 

在無聲的世界中,聽見生命的脈動

 

村裡一位擺攤賣麵為生的阿嬤,聽說了大學生課輔的消息,趕緊帶著孫子來報名;這年,也是小男孩剛進小學的第一年,阿嬤告訴他們,這孩子自出生後不哭也不鬧,家人還覺得特別乖,直到三歲那年,家裡的人發現他總學不會講話時才驚覺不對勁,帶到醫院檢查後,醫師告訴他們,孩子是先天的聽覺障礙……一輩子,他都無法聽見任何聲音。

 

小男孩的父親每月收入不到兩萬元,但卻要供應一家四口的生活,白天外出工作時,就將他與妹妹交給阿嬤照顧。在五歲那年,爸爸終於幫他存到一筆足以購買助聽器的錢,也帶著他去做了語言治療。一天,小男孩卻不小心將把助聽器弄丟了,在長期都經濟窘困的家境,他僅能再回到無聲的世界;在日常溝通與基礎教育上,也只能勉強以過去學會的唇語,輔以比手畫腳來表達與學習,這也讓他在許多基礎科目學習上,更較一般正常的孩子辛苦許多。只是,身心障礙的孩子,需要特別的教導模式,李牧師夫婦雖有心協助,卻缺乏實質的特教資源,「讓他在這裡,起碼勝過天天騎著腳踏車在外面趴趴走來得好。」阿嬤語帶懇求地向牧師夫婦表示,自己天天都要忙著照料麵攤來維持生計,實在沒有能力去照顧這個孩子的起居,現在又眼見著他開始上學,更無法協助指導他的課業,講著講著,阿嬤更深感,自己就是沒機會讀書,才落到晚年還需拼命工作來換取基本生活所需,她希望孫子能好好讀書,不要跟她一樣貧困一生。只是,教會能做的,似乎僅是在生活上陪伴孩子,也藉此寬慰阿嬤的心。一段時間的相處後,大家發現小男孩相當聰明,學習力也強,只是受限於聽覺障礙,即便念的是特教班,在學習進度上還是非常緩慢。有社工專業背景的鐘玉如,認為這並非是長久之計,她告訴阿嬤,身心障礙的學齡兒童可以申請助聽器補助,並跟阿嬤詳細說明如何去醫院檢查、開立證明與到相關單位提出申請等流程。只是,眼見小男孩升上了二年級、三年級,始終都沒看見阿嬤去幫小男孩申請,而讓鐘玉如感到十分困惑,忍不住跑去阿嬤家關切,瞭解原因後才得知,原本阿嬤聽見這個訊息後,就開心地立刻帶著孫子到醫院完成檢查、通過了申請程序,也獲得一筆購買助聽器的補助款,但就在要帶孫子購買助聽器之前,孩子的父母卻因生活的需要領走了這筆錢;鐘玉如雖然不捨孩子沒有助聽器,但也不忍去苛責同樣面對困境的孩子父母,於是她轉而對外募款來幫助這個孩子。

 

透過教會的宣傳,一個企業家得知了這個案例,熱心地表達除了贈送助聽器外,也願意負擔孩子就學期間的生活需要,但幾經討論與多方考量後,他們決定不讓孩子直接接受經濟上的救助,但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他們四處詢問,輾轉找到了一家助聽器廠商,表示願意免費提供展示機給孩子使用。再度擁有助聽器的孩子戴上後,馬上變得忙碌了起來,到處敲敲打打,去製造、尋找與感覺「聲音」。只是,長期的語言治療,加上本有使用年限的助聽器,都非是一次性解決的問題,每年甚至都需十萬元以上的常態費用,不僅他的家庭負擔不起,廠商自然也無法長期免費供應。李牧師夫婦透過基督教救助協會的協助,持續幫孩子籌募後續語言治療與替換助聽器的基金,原本要提供經濟援助的企業家也時時關心著孩子的情況,而捐了一筆錢存在學校的專戶中,以備孩子的不時之需。

 

相關閱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