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58
公共藝術.主題閱讀
9789869068550-02.jpg
9789869068550-01.jpg
9789869068550-03.jpg
9789869068550-04.jpg
9789869068550-05.jpg

公共藝術.主題閱讀

林志銘
 
 
 
規格:20開;17 × 23cm406頁/彩色/平裝

ISBN:978-986-90685-5-0

 

2014年9月3日上市

定價500元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內容簡介

匯集全台近460個作品

透過10個主題

開啟一段典藏於公共藝術裡的台灣人文故事

 

 

藝術之於公共,常成為以美學的語言,來成為標示、論述「在地」觀點的方式;這種源於美國六0年代藝術文化的政策,在台灣歷經三十多年發展,也逐漸演化出呈現「地方」特質的特殊面向,而逐漸累積出三十多年的文化厚度。

 

圖像式思考的創作模式,呈現出台灣公共藝術的面向;本書分別透過「人形」型態之藝術物件,引領出一段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動物」、「植物」等圖像主題,透過「成長」、「茁壯」等創作意涵,成為教育場域中於對於生命的祝福與期許;存在於海陸之各式生態風景,標示出場域特質,也在於論述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關係;「教育」、「運動」、「遊戲」及「治療」等藝術議題,則鋪陳出藝術之於日常生活場域的另一種存在意義;城市生活中偶遇的藝術物件,總是平淡的日常中偶得的愉悅生活經驗。

 

藝術視覺圖像,不僅成為公共生活領域中的環境美學因子,也在其中論述出人與土地之間的一份情感與紀念。分別存在於城市與鄉鎮的藝術物件,經由主題而聯結出群體生活的多元觀點,這些表現地方性格的創作,也以另一種方式,總合出關於台灣的故鄉意識,無形中也讓純粹性的創作題材,深遠地意涵著關於島嶼人文的閱讀性。相對於歐美城市以藝術美學來帶動公眾認同的型態,台灣的公共藝術,則在於透過視覺符號來成為地方與在地性的標示,並擴張出軟性的多元參與活動過程,來建構出多面向的公共論述。

 

本書透過十一個主題分類,不僅在於描繪出台灣公共藝術之美,更在於透過整合式的編輯手法,來展演出在地文化的內容,也因此,「故鄉意識」是一個回顧公共藝術之於在地人文演繹過程的總結,透過經濟學、未來學等更多面性的觀點,更在於探索出再發展上的未來性。

 

本書特色

台灣知名藝評家林志銘的最新創作《公共藝術.主題閱讀》,匯集全台各地四百六十多件作品,分別透過人本思考、生態與生命、風與水、故鄉情懷……等十一個主題,以獨特的觀點描繪台灣公共藝術之美。本書不僅為國內外唯一以主題閱讀呈現之公共藝術專書,更透過藝術物件的形式表現與創作理念的鋪陳,勾勒出存在於各城鄉間豐富、精彩的土地風情。

Anchor 59
作者簡介

林志銘

 

投入人文研究領域近三十載,長期於大學執教,並專研建築學及藝術教育,城鄉文化為其研究主軸。於學術沈潛的過程,從藝術文化的研究者與教育者,成為城鄉美學的推廣者,每年在島嶼的各處生活聚落間穿梭數萬公里,然而,其間感受的夢想與感動無法被里程計數,寫作是唯一的抒發方式,分享與訴說著每段旅程中,那些蘊藏溫度與生命觸動的島嶼生活經驗。

Anchor 55
目錄

前言

1  生活角落 的公共藝術

2 「以人為本」的 公共藝術

3  一一九與一一○的 公共藝術

4  談著故鄉情懷的公共藝術

5  由「種子」到「果子」的公共藝術

6 「樹」的公共藝術

7 「動物園」的公共藝術

8  風生‧水起的公共藝術

9  快樂學習生活裡的遊樂園

10 療癒與遊戲的公共藝術

11 透過美學‧傾聽土地──蘊藏於公共藝術裡的故鄉意識

 

Anchor 56
序言

 

公共藝術所述說的故事,來自對於環境與人的回應,這個性質,讓隱藏於眾多創作背後的意念顯得極為相似:藝術,可以作為一種對生命的祝福、對人物的讚揚,或者是一份對土地的思慕;於是,當我們在台灣地圖上檢視這些散佈於各城鄉角落的作品時,常能意外地得到許多在文化地理、社會及人類學等不同面向的啟發。

 

本書匯集了全台各地四百六十多件作品、來自國內外創作者的多元觀點,透過十個主題來描繪台灣公共藝術的內涵,呈現出各地城鄉文化的脈絡與情感連結:人們於城市生活中偶遇的藝術,總是平淡的日常中偶得的愉悅生活經驗;以「人」為創作主題之藝術物件,述說著人與土地間的情感;由種子的成長到茁壯的大樹,則透過「植物」的圖像,描述著孩子於教育過程中的成長,並成為對於生命的祝福與期許;風、水與陽光等自然元素,及各式動物生態的創作議題,論述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共生關係,也在不同的生活場域中,標誌出一處處的生態風景;「教育」、「運動」、「遊戲」及「治療」等藝術議題,則鋪陳出藝術之於日常生活場域中,另一種積極的存在意義。

 

相較於歐美城市多以其藝術性來帶動公共性,台灣的公共藝術,常是透過美學的語言、符號,來成為標示在地觀點的特殊方式;藝術、景觀、建築、社區營造……等越來越多種專業領域的介入,建構出多面向的公共論述,不同的公眾參與經驗,激發公共藝術表現出獨特的在地人文,並循序漸進式地演化出深具地方性格的特質,促使藝術圖像不僅只是公共生活領域中的環境美學因子,也在其中論述出人與土地之間的一份情感與紀念。這些分別存在於城市與鄉鎮的藝術物件,經由主題而聯結出群體生活的多元視野,也以另一種方式,總合出對於台灣的故鄉情懷,無形中也讓看似各自獨立的創作題材,彼此交織、涵構出關於島嶼人文的閱讀層次,進而強化出幾個核心觀點:「故鄉意識」是一個回顧公共藝術之於在地人文演繹過程的總結;透過提出未來學面向的觀點,則在於探索公共藝術再發展上的未來可能。

Anchor 57
內文試閱

美學背後,演繹中的地方概念與故鄉意識

 

隨著以創意來彰顯在地文化的思潮興起,無論在於地方人文特色的推廣、觀光產業行銷、偏鄉聚落的活力再生──等議題,多年來,透過美學來成為村落經營的策略,已成為被廣泛運用的文化

經營對策。地方,之所以成為「地方」,並不僅在於地理意義,或經緯數字所標示出的定點;文化地理學者認為她是人們在生活經驗、自我關照,生產詮釋及意義的一組定位,對應著John Agnew對地理空間的詮釋,台灣公共藝術與地方的聯結過程中,呈現出一種耐人尋味的階段感:由最初客觀的地理定位,到結合社會關係的物質場所,最後表現出具有情感依附的地方感;原本平面且匿名的空間座標,因被複合多層次生活經驗的深度意涵,使真正具有著地性的公共藝術,得以呈現出這種情感的凝結,甚至,藝術創作本身即直接扮演著這個凝結情感的催化劑角色。

 

這塊土地發生過太多圍繞著歷史、政治的開發與遷徙行為,在興盛/衰微、定著/離散的演繹中,體現出多元的人文特質;不同世代的人們,不斷透過各種身體實踐過程,詮釋出關於「故鄉」的多層次價值,而賦予土地豐富的存在意義。也因此,散落於各地擁有豐富樣貌的公共藝術,常能藉由美學的語言,來成為講述地方的方式,這些發生於各處聚落的生活情事,並不只是彰顯出個別的地方性格,也意涵著人與土地的情感溫度、標示出生活在這塊土地的意義,進而激化出多元思維的故鄉意識。集體記憶在這些反覆詮釋、重新刻畫的實踐裡更加具體化,而這種地方的重構過程,正為聚落提供了永續性與再發展的能量。(彙整自《公共藝術簡訊》一一四期「蘊藏於公共藝術裡的故鄉意

識」)

 

相關閱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