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39
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立體書封
9789869867948-02
9789869867948-03
9789869867948-04
9789869867948-05
9789869867948-06
9789869867948-07
9789869867948-08
9789869867948-09
9789869867948-10
9789869867948-11

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

從瑞典到挪威六百公里徒步回家的故事

李清玉

 

 
 
 
規格:18開;16.5 × 23cm/244頁/全彩/平裝

ISBN:978-986-98679-4-8

 

2020年4月6日上市

定價450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內容簡介

世界上最北的朝聖之路──「聖奧拉夫路徑」

台灣第一本完整記錄之書

 

朝聖即回「家」,

往自己的「心」前行。

透過身體的徒步,

向真實的自我靠近。

 

 

◆「南有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北有挪威的尼達羅斯」

尼達羅斯就是特隆赫姆的舊名,這裡曾是與聖地牙哥齊名的朝聖目標,中古時代的北歐可是條條大路通尼達羅斯的。如今西班牙那條朝聖路線非常熱門,挪威的聖奧拉夫之路卻鮮為人知。因為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朝聖活動在挪威和瑞典被禁,聖人崇拜也式微。但因為聖奧拉夫是奠立挪威國家基礎的維京國王,把基督教傳到挪威,有著特殊貢獻,近年來有志之士開始復興這項傳統,投入聖奧拉夫朝聖之路的標記、維護和推廣工作,朝聖者開始慢慢慕名前來。

 

◆世界上最北的朝聖之路

 

「聖奧拉夫路徑」是世界上最北朝聖之路,從東邊的波羅的海延伸到西邊的大西洋,從瑞典的錫朗爾連接到挪威的特隆赫姆。這條路線會經過大片的森林、翻過山嶺、行經湖泊和穿越村莊聚落和歷史遺跡。路面有碎石路、柏油路和小徑交錯。維京國王奧拉夫於一○三○年從俄國返回挪威時就是沿著這個路線,因此在眾多朝聖路徑之中,只有這條掛上了聖奧拉夫之名。

 

特隆赫姆作為一個朝聖終點,有數條路線在尼達羅斯大教堂匯集,城市裡朝聖標示幾乎到處可見。作者的家就在特隆赫姆,她時常在終點晃來晃去,曾好奇想著哪天如果從起點那裡走過來,不知道是什麼感覺?二○一九年的夏天,她決定選這條路徑體驗「初朝聖」,以朝聖者的身分花三十天的時間步行走完全程六百公里,終點是自己居住了十六年的城市,既是朝聖也是回「家」。

 

◆人生即朝聖

 

「家」,也隱喻了一個無論何時何地、可以讓人感到身心安適的狀態。作者透過徒步朝聖,亦是一步步邁向安頓自我身心的目標前行。距離、時間、地景,在這趟旅行中都被重新定義了,走完六百公里的路後,「步行距離」這個說法有了不一樣的意涵。朝聖就算不能完全改變一個人,也能使之更加豐富。

 

作者在走完全程後,特地在腳踝刺上朝聖標誌,這不僅是「初朝聖」的一個紀念品,也是一項宣示:「人生即朝聖,我會繼續走下去」。人生其實就是一條隨時朝最真實自我靠近的朝聖之路,只不過絕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目的地在哪裡,沿途也沒有路標指引我們。「聖奧拉夫路徑」的初朝聖已順利完成,在接近「真我」的路上,仍要持續走著。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本完整記錄「聖奧拉夫路徑」之書

◎附「聖奧拉夫路徑」手繪圖

◎附「聖奧拉夫朝聖之路的主要路線」全圖

​推薦人

小歐(作家、「四國遍路同好會」主持人)

陳郁如(作家,著有少年奇幻小說《修煉》、《仙靈傳奇》系列、陳郁如的旅行風景系列)

凃翠珊(作家,著有《設計讓世界看見芬蘭》、《北歐四季透明筆記》)

 

​推薦語

◆清玉在這本書裡,詳細地記錄分享她長達六百多公里的徒步朝聖之旅,而且還是一條從來沒有任何台灣人完整走過並記錄下來的路徑,她在一步一腳印裡感受身體的潛能,在獨處中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她離家到「遠方」,再朝著回家的路一步步走去,走向過去十餘年來滋養她視野、豐富她生活的城市,這是一段與自己共處的生命思索。──凃翠珊(作家,著有《設計讓世界看見芬蘭》、《北歐四季透明筆記》)

 

◆整本書閱讀下來,我不僅看到一個旅程,看到一個作者真心的內在對話,也讓我看到自己,反省自己。……在心理上,旅行也是一種內在的對話,書名是朝聖,但是整本書不是在做強烈地宗教宣導,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淨化,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是自己跟自然的對話。我自己不是一個強烈宗教色彩的人,因此我很喜歡小威說的這段話:「人們信哪尊神並不重要,我相信宇宙間有更崇高的力量在推動一切,我們無論如何要懂得謙虛和感激。」就是這樣一個「謙虛」跟「感激」的心情讓人動容。放諸四海,皆可領悟。──陳郁如(作家,著有少年奇幻小說《修煉》、《仙靈傳奇》系列、陳郁如的旅行風景系列)

 

◆單純地感受自己的身體,感受自己的思緒,身心共享大地,吹著風、流著汗、淋著雨、曬著太陽,然後認真地餓了、渴了,好好吃飯喝水,睡個覺。這種和自己站在一起,打從心底瞭解自己的不足,並且接受它的過程,以及之後結晶出的那種難以言喻的篤定,是人生中最難得的珍寶。……人生能走一趟不短的路,陪自己散步、生活個幾十天,是現代人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小歐(作家、「四國遍路同好會」主持人)

Anchor 40
作者簡介

李清玉

台大工學院畢業,曾負笈瑞典隆德大學,目前是住在挪威的台籍外配,育有一子,挪威森林裡的一株「小樹」。

旅行、外語和文化學習,是她在大學時期就培養出來的興趣。一次歐洲自助旅行中,她在峽灣間的公車上結識了挪威老公。2003年婚後移居挪威第三大城特隆赫姆,現職特隆赫姆市政府環境部門,有10年的挪威公務員生涯經驗。關心不同的社會議題,熱衷不同的文化活動,算是生活上相當活躍的人。

第一次遊北歐是在閒適舒爽的夏季,當下她便想找機會到那裡感受分明的春夏秋冬,如今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生住在北歐。台灣社會的熱鬧多元,北歐生活的清新簡約,兩者大異其趣,卻也各有其迷人之處。不管週遭的景物如何變換,「隨遇而安」是她此生的自我期許。

「樂活,特隆赫姆。」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happytrondheim/

著有:《哥本哈根Copenhagen》、《這就是北歐人:從食衣住行育樂了解北歐生活》

Anchor 37

推薦序

  小歐:我們渴望的,其實是親近自己

  陳郁如:獨立勇敢的朝聖者──小威

  凃翠珊:「朝聖」,就是透過身體,朝自己的心走去

 

自序

 

緣起

  初遇北歐

  樂活,特隆赫姆

 

上路之前

  我為什麼要徒步朝聖?

  行前準備

  從終點出發

 

在路上一之五:松茲瓦爾──波格修

  第一天:在美好的豔陽天啟程

  第二天:肩痛出現又消失

  第三天:在鬼屋住一晚

  第四天:我抱了一棵樹

  第五天:扭到腳踝兩次

 

在路上二之五:波格修──厄斯特松德

  第六天:森林禪定與大戰蚊子的夜

  第七天:值得活下去的事物

  第八天:大河戀

  第九天:穿梭在古老的針葉林中

  第十天:田野風光好開闊

  第十一天:好整以暇地回到城市的懷抱

 

在路上三之五:厄斯特松德──歐勒

  第十二天:大湖的寧靜波濤

  第十三天:再飲一勺聖泉的水

  第十四天:一窺史前時代的生活方式

  第十五天:巧克力黑

  第十六天:深層的疲累感襲來

  第十七天:層疊的瀑布和積雪未融的遠山

 

在路上四之五:歐勒──斯提克勒斯達德

  第十八天:休息之後再出發

  第十九天:陽光中的生日蛋糕

  第二十天:邊界小豪華

  第二十一天:再見瑞典,哈囉挪威

  第二十二天:最長的一日

  第二十三天:在聖地感受到心靈悸動

 

在路上五之五:斯提克勒斯達德──特隆赫姆

  第二十四天:遺世獨立的修道院

  第二十五天:足浴和針灸

  第二十六天:湖裡游泳透心涼

  第二十七天:最美好的時光

  第二十八天:走到無聊時就哼幾首歌吧

  第二十九天:身心安適

  第三十天:與大教堂重逢

 

後朝聖階段

  一趟大旅行之後,身心如何著陸?

  奧拉夫節慶──挪威最重要的宗教文化盛事

  朝聖人生,延續著。

 

相關背景介紹

  關於聖奧拉夫──挪威永恆的國王

  關於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

  譯名與原名對照

 

Anchor 38

推薦序1:

 

我們渴望的,其實是親近自己

 

      小歐/作家、「四國遍路同好會」主持人

 

「在朝聖界中,我有三個可以仰望的前輩。第一個是我妹妹,她體力比我差,幾乎沒有運動習慣,之前也把一千兩百公里的日本四國遍路走了兩圈;第二個是我在四國遇到的西班牙女士,七十歲的她……;第三個則是唐朝的玄奘大師,……想起這三個前輩的事蹟就能砥礪我、給我力量。」

 

嘿,那個妹妹就是我。大概是姊姊剛踏上聖奧拉夫朝聖路時,她就和我說了這件事,可以成為她仰望的前輩,對我的人生來說,也太榮幸了,而且第三個還是玄奘大師,我何德何能啊!畢竟我才是從小到大一直仰望姊姊的人。

 

姊姊大我兩歲,年齡相近,從小就玩在一起,不過她一直都是個人生勝利組,全科優異,第一名是家常便飯,北一女、台大畢業,個性外向開朗,想要的工作沒有拿不到的;而相較之下,我的數理很差,也不愛任何運動,其他科要非常努力才能勉強來到一個標準,個性也不算開朗。小時候我總是想像,如果我像她一樣聰明的話,是不是就沒有什麼煩惱了。

 

她工作了幾年,就到瑞典去念書,之後結婚定居挪威,雖然住得天南地北,她很喜歡參與我的生活,我在大陸的希望小學工作時,她跟著來參加志工營;我在美術館工作時,她也來看展;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吃飯,讀我寫的書,我想再去走一回四國遍路時,她也要來插個花。

 

離開台灣、去北歐生活後的她,一般人只覺得「北歐耶,真好」,但事實上也沒有那麼理所當然的好,當時她的人生像是被丟進另一套遊戲規則中,那裡的生活價值和台灣不太一樣,以往姊姊擅長的節奏也不見得有效,她花了不少的時間重新找到屬於她在那裡生活的方式。也許是在那樣的過程中,我也感受到她不是如外界以為的一路順風,她就只是個一般人,就算是很聰明、在某方面總是很有餘裕的人,也還是會迷惘、會不安,會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我三十歲那年,姊姊送我一張去挪威的來回機票,那是我第一次去尼達羅斯大教堂,回來沒多久,我就因為日劇《迷路的大人們》而迷上四國遍路,並且也和姊姊分享這部日劇,沒想到這也引起了姊姊關注起北方的朝聖道,下一次再去挪威是參加外甥的受洗儀式,就在尼達羅斯大教堂舉行,姊姊很興奮地和我說那個大教堂正是北方朝聖之路的終點。

 

二○一七年春天,姊姊來加入我一段遍路旅行後,奠定了她想走一趟聖奧拉夫朝聖路的心意,而行動派的她就動手安排行程,再次知道時她已完全搞定,只等著出發。

 

旅途上的事情,偶而會聽她打電話或在SNS上說,而完整的心路歷程,我是讀著她的書稿才知道。

 

讀了這本書,才更加確定,這條聖奧拉夫朝聖路和遍路道很像,又或著該說所有的長距離徒步旅行,其實都一樣,第一個星期總是在和自己身體的狀況磨合,接著漸入穩定期,再來有個撞牆期,突破後則漸入佳境,彷彿遍路道所說的「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個階段般,人在路上要克服的問題,其實只有自己。

 

路上總有天使般的接待,有相遇同行、或聚或散,有美景如畫、心曠神怡的路段,也有讓人焦慮的難所,且明明走得時候累得要死,走完卻若有所失,懷念不已,彷彿靈魂還留在那條路上。

 

只是場景不同、風景不同、故事不同,但本質上是完全一樣的,而那個本質,就是親近自己。單純地感受自己的身體,感受自己的思緒,身心共享大地,吹著風、流著汗、淋著雨、曬著太陽,然後認真地餓了、渴了,好好吃飯喝水,睡個覺。這種和自己站在一起,打從心底瞭解自己的不足,並且接受它的過程,以及之後結晶出的那種難以言喻的篤定,是人生中最難得的珍寶。姊姊在那條路上從不安到自在,及最後內心肯定的感動,我也有深刻的共鳴。

 

人生能走一趟不短的路,陪自己散步、生活個幾十天,是現代人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北歐的這條尼達羅斯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或許在歷史文化上稍微陌生,但這條路有完善的指標和住宿設施,甚至有像姊姊使用的旅行社服務,且能有一段時間在「挪威的森林」裡徒步旅行,真的是人生中的浪漫啊!

 

歡迎您一起透過這本書來了解這條北方朝聖道的風景,不急著走,存在心裡就好,然後有一天,當你覺得時間到了,不管是日本的遍路、西班牙的聖亞各道、美國的AT及PCT,甚至是環臺一圈,或就是這一條聖奧拉夫朝聖道,只要是一條能打動你的路,就出發吧!

 

-------------------

 

推薦序2:

獨立勇敢的朝聖者──小威

 

        陳郁如/作家,著有少年奇幻小說《修煉》、《仙靈傳奇》系列、陳郁如的旅行風景系列

 

跟小威(李清玉)認識很久了,我們從寫部落格的時代就開始會交流,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沒見過面,但是我們一起分享異國生活經驗,一起分享育兒甘苦,一些情誼一直都在,跟見不見面沒有關係。

 

之前看她出書,看她寫旅遊經驗,我非常非常佩服她的獨立跟勇敢,我是無法自己旅行的人,這是我的弱點,也是自己給自己的限制。小威不同,她自己旅行,用心體驗,不給自己設限,不用迎合他人,這樣的心胸,看到的更多,體會得更深。

 

如果你以為她的獨立能幹等於難相處,那就大錯了。小威會跟民宿主人一起聊天共食;她會跟旅途中遇到的旅伴一起面對困境,一起分享心情;她會在巧克力店駐足,聽老闆娘在山裡開店的心路歷程。她一路上精彩,因為她自己也精彩。我看著、讀著,心裡已經羨慕又佩服,因為跟人相處也是我的弱點,又是另一個自我的限制。

 

因此,看她的新書《北歐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是一種挑戰,是一種敬重。挑戰我自己對旅行的設限,敬重她的勇氣跟獨立。她做到許多我做不到的事。整本書閱讀下來,我不僅看到一個旅程,看到一個作者真心的內在對話,也讓我看到自己,反省自己。

 

六百公里負重徒步旅行,非常非常的不容易,至少對我來說。在體力上,是很大的挑戰,她也詳細地在書中解釋了行前的準備,如何在體能上讓自己精進,絕對不是輕言隨便地說去就去,這樣的準備,就是一種負責、認真,對自己體力的負責、對這趟旅行的認真。三十天完成六百多公里,一天平均要走二十公里,而且還要負重,八公斤的家當全部背在身上,這樣的狀態下,每一個腳步,每一寸肌肉、骨頭、皮膚的狀況都要掌握清楚,每一瞬間的心理狀況也要誠實以對,她在書中以實際、真切的筆觸把這些都處理得很盡致,不管是肩痛、疲倦、睡不好;還是開心、焦慮、擔心,都讓讀者看得到她不隱藏的心。

 

在心理上,旅行也是一種內在的對話,書名是朝聖,但是整本書不是在做強烈地宗教宣導,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淨化,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是自己跟自然的對話。我自己不是一個強烈宗教色彩的人,因此我很喜歡小威說的這段話:「人們信哪尊神並不重要,我相信宇宙間有更崇高的力量在推動一切,我們無論如何要懂得謙虛和感激。」就是這樣一個「謙虛」跟「感激」的心情讓人動容。放諸四海,皆可領悟。

 

生於都市,長於都市,跟都市生活緊密連結的我們,常常容易隨意可得的便利而理所當然起來。按下開關,燈就亮起來;水龍頭一扭,水就送到面前;沙發、椅子、床,讓你隨時想坐下躺下就可以隨時坐臥。

 

這些天經地義的事,常常在面對戶外,面對自然時受到不小的衝擊。看到小威寫到第六天的住宿是在一個沒水沒電的小木屋,她寫起來輕鬆自在,隨遇而安,但是對於經常露營的我來說,很能體會遠離文明便利的那種感覺。失去隨手可得的便利,但是得到的是心靈上的自由,沒有文明限制的自由。等到再回到現實世界,心裡則是會充滿感恩與珍惜。

 

看到小威最後到達尼達羅斯大教堂,在地圖上釘上二○一九年來自台灣的第一根圖釘,我也熱淚盈眶,心裡跟著驕傲起來,「她是我的朋友耶!」,小威完成了!她背上八公斤重的背包,一步一步,走過兩個國家,走滿六百公里,完成這趟朝聖之旅。那樣澎湃的心情,即使隔著文字的閱讀,我都可以感受到那樣的力道,相信小威感受比我們讀者們更是強好幾百倍。

 

謝謝小威分享這三十天(外加後朝聖的三天)的各種物質準備、旅程實況、心理轉變,這些經驗都非常的可貴,或許日後還會有台灣人也去增加圖釘的數量,但是小威身為二○一九年第一位台灣朝聖者,寫下的這本書非常的真實、珍貴,讀完後讓我的身心受到另一個層面的洗禮,在這裡也推薦給大家。

 

-------------------

推薦序3:

「朝聖」,就是透過身體,朝自己的心走去

 

        凃翠珊/作家,著有《設計讓世界看見芬蘭》、《北歐四季透明筆記》等

 

認識清玉多年,看到她獨特的朝聖之旅順利完成、並付梓成書,很替她高興。

 

清玉在這本書裡,詳細地記錄分享她長達六百多公里的徒步朝聖之旅,而且還是一條從來沒有任何台灣人完整走過並記錄下來的路徑,她在一步一腳印裡感受身體的潛能,在獨處中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她離家到「遠方」,再朝著回家的路一步步走去,走向過去十餘年來滋養她視野、豐富她生活的城市,這是一段與自己共處的生命思索。

 

我和清玉差不多是在同一個時間定居北歐,都曾在當年的明日報新聞台上寫文章,記錄移居北歐的日常生活,透過網路發現彼此後才發現,她雖然定居挪威,之前是在瑞典完成學業,而我雖然定居芬蘭,卻是在丹麥完成學業,我們兩個人的求學與生活經歷,竟然很巧地涵蓋了四個不同的北歐國度,於是我們常分享彼此的生活,從定居北國的新發現,到面對未來人生的疑惑,再到各自找到適得其所的工作,在挪威與芬蘭創造各自的生活精彩,我常覺得彼此的心路歷程,在不同的階段,都有著某種程度的相呼應。

 

因此,我非常可以體會清玉在新的挪威家鄉─特隆赫姆裡,不斷努力融入當地生活、探索歷史文化、並將這一切融入生命,從中創造出意義的過程,因為我也一直用同樣的方式,在芬蘭的大城小鎮裡生活著。我始終認為,只要真心誠意地去了解融入自己所居的地方,生活就會朝我們開啟,讓人不斷有新的發現。

 

異鄉生活總會有許多的疑惑,關於自己是誰、想往哪裡去、又能在此地創造出什麼樣的人生。哪怕語言文化都適應良好,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挑戰還是會接踵而來,而每一次問題的解答,到頭來都在自己的心裡。我想,清玉的朝聖之路,也起始於一份對於新家鄉的愛,和對自己身心的探索與好奇。

 

在清玉踏上朝聖之旅前,聽到她要走六百公里的路,著實是挺嚇人的,然而,我也同時期待著她的旅程分享,因為我相信,這樣的旅程,一定會讓人從中有所獲得,無論是否走完、過程是否順暢,腳下的每一步,都是身心彼此協調、用意志力和自己共處的結果,每一步都有意義,都會帶領走的人更靠近自己一步。

 

有趣的是,當清玉開始她的朝聖之旅時,我也用另一種形式,開始我的「朝聖之旅」。那個月,我如願參加了一個夢想已久的業餘樂團,因為大部分的團員都有音樂專業背景,我很怕自己在樂團中「落後」、或是拉得不夠好對別人造成「干擾」,所以在團練開始前兩週,我幾乎每天練四到六個小時的小提琴。練琴其實是一件很「孤獨」的事,你只能跟你自己的身體在一起,從手指的每一個動作,到每一個按指,都只能一遍又一遍地不斷重覆學著熟悉,沒有捷徑。

 

當清玉正在路上「一步一腳印」時,我也獨自在房間裡「一指一手印」,身體真的很神奇,有自己的韻律和節奏,只要你去做(無論是用腳還是用手),他就會進步,而且會達成某種程度的協調與和諧。昨天還覺得拉不到的速度,今天就做到了,前天還覺得抓不準的節奏,今天突然懂了,我一邊練琴,一邊讚嘆身體的潛能,這樣的進展也為心靈帶來神奇的力量,在許多質疑與提問中更了解自己的內心,從一開始時看著樂譜覺得跟「聖山一樣高不可攀」,到後來不知不覺我已經翻越山嶺,高山也成為我的一部分了。

 

讀著清玉在書中的分享,看到她走著走著,那肩膀、腳的不適,從出現、到消失、甚至到後來,背包和身體有如合而為一,我欣喜地看到一份相呼應的感受。

 

我們的「路徑」不同,體會到的感受卻相似,可見,朝聖的方式可以有千萬種,走六百公里的路是朝聖,關起門來苦練十天的琴是朝聖,那個「聖」,說穿了不是宗教、也不需要是特定的目的地,而是自己的心。

 

我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透過身體,朝自己的心走去。

 

這一點,也是清玉的朝聖之旅,最吸引我的地方。

 

當然,她也在書中詳細記錄了每一天的行程、相遇的有趣人事物、遇到的挑戰和心裡的掙扎、以及每一步走來的收穫與體驗,對於有心踏上這條北歐朝聖之路的朋友,這本書提供了絕佳的參考,然而我想,更重要的,是去體會這個過程帶來的身心收穫,也許你不一定在此時此刻,有時間或機遇到遠方徒步朝聖,然而,向自己的身心走去,其實是每日生活的功課。

 

心的朝聖之旅,可以有起點,卻沒有終點,適合每一個人的方法都不同,你可以用腳走,用手指走,或是用各種其它的方式,重要的是,給自己一段時間,安靜地與自己在一起,觀照身心的變化,也觀察週圍環境對自己的影響,也許,朝聖之路,就在每天從巷口走到家的路上,在深夜的靜思裡,甚至是每一口呼吸之間。

 

我很喜歡清玉在書中所分享的:「在旅程中唯一要專注完成的事就是持續把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一步接著一步。」很簡單的話,卻很有哲理。通往生命的路途,無論是具體還是無形,都沒有捷徑,看起來再怎麼困難,在當下也不過就是先走一步之後,再走一步,生命之流自會帶我們走向該去的地方。

 

在閱讀清玉一步一腳印得來的朝聖之旅,和這段旅程為她帶來的生命啟發時,或許讀者們也可以同時想想,你想用什麼方式「朝聖」,走向心中那座只屬於你的聖地、那得以照見自己的澄淨之地?

 

打開這本書,一起思考那屬於你的答案吧。

 

Anchor 41

挪威人非常重視文化遺產的保存,二○一九年夏天挪威的考古界又有事發生,在特隆赫姆的修道院路可能挖到維京國王哈拉爾.哈德拉達的遺體。他是「挪威永恆的國王」奧拉夫.哈拉爾森同母異父的弟弟,有人說他是最後一位偉大的維京領袖,他戰死於西元一○六六年,那場位在英國的戰役也宣告了維京時代的結束。這個考古遺跡的地點,就在離我家幾百公尺遠的地方。

同年五月,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去參加了一個新創基地新據點的開幕儀式,那場儀式有王室貴賓蒞臨:挪威的王儲哈康,當天稍早有另外一個重要的開幕活動需要這位貴賓剪綵。這棟位於特隆赫姆市中心的全新建築位在一個世界級的考古地點上,而這個地點,正是挪威這個國家的奠基之地。

挪威的維京國王奧拉夫(二世)哈拉爾森生於西元九九五年,十二歲就出海展開維京航程,先後到了英法等國。一○一四年他在法國受洗,隔年回到挪威成為國王,並把基督教正式傳到挪威。一○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他在斯提克勒斯達德的一場戰役中殉身,死後人們開始懷念他,種種神蹟讓眾人敬仰,一段時日之後開棺,甚至發現他的模樣貌似沈睡且毛髮指甲還繼續生長。一○三一年八月三日他被宣告為聖者,而當時開棺封聖的地點就在這個新創基地所在的位置。二○一六年因為新建築的工程,考古團隊進駐,發現了當時聖克萊門教堂的遺跡。現在這個教堂遺跡在新創中心的一樓被還原展示供人免費參觀,就其歷史意義來說,這個考古新發現堪稱特隆赫姆最重要的景點。

特隆赫姆這個城市很酷,我既客觀也主觀地這麼認為。這個城市有千年的歷史,在挪威歷史上的地位堪稱獨一無二,時至今日這裡也是挪威科技之都,挪威科技大學是挪威最重要的新興科技和工程人才培育搖籃。一九九八年自助旅行的時候,特隆赫姆湊巧成為我第一個造訪的挪威城市,如今我在這裡住了十六年餘,小孩在這裡出生,人生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這裡度過。我在這裡如魚得水地樂活著,工作和家庭得以平衡兼顧,此外我也積極參與各式文化活動和涉獵不同的社會議題。

住在特隆赫姆不難發現,聖奧拉夫無所不在。我兒子在聖奧拉夫醫院出生,我家住在市中心附近,尼達羅斯大教堂是我們的教區教堂,於是兒子在那裡受洗。每年七月底八月初的奧拉夫節慶是不容錯過的文化盛事,城裡的文化音樂廳也冠了奧拉夫之名。

聖奧拉夫的名聲不止於此。拜其所賜,尼達羅斯(特隆赫姆舊名)在中古時代曾是北歐最重要的朝聖目標。條條大路不只通羅馬,在當時的北歐,條條大路也通往尼達羅斯。有人說,南有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北則是尼達羅斯,如今西班牙那條朝聖路線非常熱門,挪威這條卻鮮為人知。原因是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之後,朝聖活動在挪威和瑞典被禁,聖人崇拜也式微,但因為奧拉夫國王對挪威國家有特殊的貢獻,紀念他的活動才得以延續。近年來有志之士開始復興這項傳統,投入聖奧拉夫朝聖之路的標記、維護和推廣工作,朝聖者開始慢慢慕名前來。

家妹小歐是我的朝聖啟蒙者。她在二○○九年和友人完成了日本四國遍路一千兩百公里的徒步朝聖,之後成立了「四國遍路同好會」的臉書專頁進行推廣,也出過一本相關著作。二○一七年春天她打算再去走一圈,於是我從挪威這裡過去加入她的朝聖行列,體驗了德島的發心道場。我對朝聖活動的興趣自此萌芽之後繼續滋長,四國遍路是妹妹的,我想找一條屬於我自己的路走完全程。我真心喜歡在特隆赫姆的生活,感恩之餘,我想和這個城市建立更深一層的關係。就像馬拉松界的初馬,我決定把我的「初朝聖」獻給聖奧拉夫之路。我不是基督徒,但這無所謂。人們信哪尊神並不重要,我相信宇宙間有更崇高的力量在推動一切,我們無論如何要懂得謙虛和感激。

當年我第一次到特隆赫姆是從瑞典搭火車過來的,因此聖奧拉夫朝聖之路中東西向的「聖奧拉夫路徑」(St. Olavsleden)是我的首選,我計畫從特隆赫姆搭火車到瑞典的松茲瓦爾,從那裡走六百公里的路回家。這條路線絕大部分人跡罕至,我準備一個人上路,但其中有幾天會有朋友加入同行。我心意堅決,但又充滿了不確定感,長時間長距離獨自步行,這趟旅行完全超脫了我的舒適圈。「迷路怎麼辦?受傷怎麼辦?╳╳╳怎麼辦?」想太多其實也只是庸人自擾,總之步伐先踏出去,其他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機行事吧。

經過三十天的步行,我到家了,一切都非常順利。我很享受獨行的日子,也很享受有旅伴同行的時光,除了兩個從特隆赫姆過來加入不同路段的朋友,我在行程第六天遇到荷蘭來的丹尼斯,和他斷斷續續地一起走了將近一百五十公里。我很享受行經的各式大自然環境,森林、草原、溪流、湖泊,甚至沼澤濕地。我遇到許多友善的人,被住宿點的主人們照顧得很好。在單調無趣的公路路段,我練習取悅自己。在朝聖旅途中,我數度覺得自己正處於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肩痛腳痛的問題出現之後又消失,我的身體和心靈達到一種美妙的和諧。好吧,森林中的蚊群依然非常惱人,但我學會接受這是整個套裝的一部份。

距離、時間、地景,在這趟旅行中都被重新定義了,走完六百公里的「聖奧拉夫路徑」之後,「步行距離」這個說法對我來說有不一樣的意涵。我本來就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這趟旅行更給了我和自己好好相處的寶貴時光。行程結束後,我發現自己變得更纖瘦、(看起來)更年輕、更健康、更開心、更平靜、更堅強、更勇敢,簡直是不可思議!「朝聖就算不能完全改變一個人,也能使之更加豐富。」旅行後我聽到這個說法,著實呼應了我的體驗。

從我家走到尼達羅斯大教堂一般只要十五分鐘的時間。二○一九年的夏天,我繞了一些路,搭火車到瑞典,以朝聖者的身分步行六百公里而來,於是我和特隆赫姆這個城市的關聯除了遊客和居民之外又多了一層。出發之前我有個想法,如果我順利走完每一步,就要去把聖奧拉夫之路的朝聖標誌刺在我的腳踝上。七月二十九日聖奧拉夫紀念日那天,我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刺青,這不僅是我「初朝聖」的一個紀念品,也是一項宣示:人生即朝聖,我會繼續走下去。

這樣的朝聖旅行其實有點像一部公路電影,情節中我當然是唯一的女主角,男配角則有兩個。這趟旅行當中有兩個陪伴我的荷蘭人,一個是幫我打理行程和三不五時在網上陪我閒聊解惑打氣的行程經理儒本,另一個是我途中巧遇的朝聖夥伴丹尼斯,他倆各自扮演要角。儒本去過台灣,很喜歡台北,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是他最喜歡的電影。「如果妳的朝聖故事被拍成電影,誰要演我們?」有天他問。「讓我想想……你演你自己如何?」「不要。如果是亞洲電影,那請梁朝偉演我比較好。」「這樣嗎?那……你趕快把他簽下來吧。」荷蘭人真幽默。

那男主角呢?應該就是聖奧拉夫本人了,六百公里朝聖之路的途中祂無所不在。某種程度說來,我在特隆赫姆樂活的這些年,亦復如是。

 

Anchor 1

我為什麼要徒步朝聖?

 

我從小在一個有虔誠宗教信仰的家庭長大,家裡有佛堂,我和妹妹從小就要跟著燒香和打掃,星期日跟著爸媽外婆跑道場,參加過無數的講經佈道活動,直到上國中之後因為課業繁重我才淡出。當年我們姐妹倆小小年紀就學著大人正襟危坐聽前輩講道,有人誇我們有慧根、有佛緣,但事實上我究竟聽懂、聽進去多少?很難說。現在的我不吃素不拜佛也很少念經,但是小時候的心靈訓練已經成為我這個人的一部份。雖然我無法證明,但我相信有神佛、有果報、有前世今生。人信什麼神不是特別重要,重要的是要對宇宙間無形且更崇高的力量感到尊敬與謙卑。把靈性的提升當作人生的價值基礎,才能達到「自在」的境界。

我年輕的時候常往歐洲跑,妹妹小歐卻是哈日族。她嗜看日劇,認為這是理解世界最快的方法。看了江口洋介主演的《迷路的大人們》這齣日劇之後,她開始對四國遍路這條朝聖路線感到好奇,她與日本的關係不是只有追劇,也和日本佛教有某種觸及心靈深處的連結。二○○九年她跟隨內心的召喚,和一個朋友相約上路了,到日本四國展開為期四十六天長達一千兩百公里的徒步旅行。她是台灣第一位一次走完四國遍路並記錄成文的遍路者,而後在臉書成立「四國遍路同好會」和大家介紹推廣這條聖路。

二○一七年春天,她打算再次上路,這時我工作上剛好忙完一個大項目想休息一下,於是我加入她的行程,體驗了德島的發心道場路段。這段路大約一百五十公里,我們雖然沒有全程步行,但我也算是體驗到徒步朝聖的一些心路歷程了。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我去妹妹的遍路道上作客,回挪威之後,我便萌生想要繼續走的念頭,我想走一條完整的、屬於自己的路,無疑的,聖奧拉夫朝聖之路中的「聖奧拉夫路徑」(St. Olavsleden)是我的最佳選擇,我在朝聖終點特隆赫姆樂活多年,而且我當年第一次到挪威時從瑞典過來的火車,也曾經行經過這段路的一部份。

住在特隆赫姆,聖奧拉夫無所不在。我的兒子在聖奧拉夫醫院出生,在朝聖終點尼達羅斯大教堂受洗;每年七月底八月初的奧拉夫節慶是挪威最大的宗教文化盛事,我會留在城裡參加各式活動。聖奧拉夫是奠立挪威國家基礎的維京國王,他把基督教傳到挪威,時到今日他身為人和被封為聖者的地位和角色都持續被人討論著。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基督教是挪威的國教,不管信仰虔誠與否,基督教與挪威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舉凡節日和人生儀式這些有形的習俗,到無形的社會價值觀,都與之有緊密的關聯。

幾年前我聽到一個說法:「南有聖地牙哥(西班牙知名的朝聖目標),北有尼達羅斯(特隆赫姆舊名)。」原來特隆赫姆曾經是與聖地牙哥齊名的朝聖目標!朝聖活動在北歐從西元十一世紀開始熱絡了將近五百年,當時的北歐可是條條大路通尼達羅斯的。一五三七年宗教改革,挪威和瑞典把象徵天主教舊習的朝聖活動給禁止了,尼達羅斯這個朝聖目標逐漸沒落,直到幾年前才有人陸續推動復興。根據相關統計數據,二○一八年聖地牙哥的朝聖辦公室登記了將近三十三萬的朝聖者,特隆赫姆這裡才登記了一千多人。

聖奧拉夫朝聖之路有好幾條路線,主要的兩條分別是從奧斯陸出發南北向的「古德布蘭茲達爾路徑」(官網距離六百四十三公里)和從瑞典錫朗爾出發東西向的「聖奧拉夫路徑」(官網距離五百六十四公里)。後者冠聖奧拉夫之名,因為那是維京國王當年從俄國返回挪威的路線,他一○三○年戰死沙場的地點就在那條路徑上。

特隆赫姆作為一個朝聖終點,有數條路線在尼達羅斯大教堂匯集,城市裡朝聖標示幾乎到處可見,我散步時經常看到。每個上路的朝聖者都有其動機,我的動機之一是好奇,時常在終點晃來晃去的我,哪天如果從起點那裡走過來,不知道是什麼感覺?我喜歡獨處,長時間一個人在人跡罕至的自然環境裡步行,會是一項有意思的身心挑戰。再者,我想幫這條路做點宣傳,我在城裡認識的人不少,但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走過這條路。

「歐洲的傳統,北歐的歷史,挪威的文化,這同時也是一趟完全屬於你個人獨一無二的體驗。」聖奧拉夫朝聖之路官網上的敘述,讓我衷心期待上路的那天。

 

行前準備

 

我喜歡旅行,用那種和一般人不太一樣、有點深度和生活況味的旅行方式。四十歲那年,我送自己的禮物是一個人去古巴玩三個星期,行前我買了一本西班牙語的學習教材,把多年前學過的西語複習起來,一邊安排行程,一邊讀一些關於當地文化和社會的書籍或文章,旅行其實從行前準備就開始了。

我計畫在六月底出發朝聖。聖誕節放假期間,我開始看官網上的相關資料,大致把行程和其他朝聖者的經驗看了一下,心裡有個底。一月除了全職的工作之外,我有好幾個自己的大小項目要完成,忙到人仰馬翻。二月中差不多喘完氣回完神的時候,同事西芙琳問我要不要一起參加一個活動,那天晚上我們本來約了去喝杯小酒的。看了那個活動的地點和內容,我笑了。地點在尼達羅斯朝聖中心,活動是奧拉夫咖啡館的講座系列,內容是尼達羅斯教區在中古時代與羅馬教廷的關係。

呃,好像一個功課遲交的小孩被老師提醒一樣,我毫不猶疑地答應去聽那場講座。後來喝酒的時候,我和西芙琳說起我的朝聖計畫:「妳好像是聖奧拉夫派來提醒我這回事的使者呢!」她也笑了。原來她十年前也曾經是個朝聖者,一個人走完七百多公里的西班牙聖雅各之路,當時的她覺得人生有點迷惘,需要一些時間獨處。這麼多年下來,她身邊的朋友沒有人和她一樣成為徒步朝聖者,這會兒她終於把朝聖的接力棒,交給了我。

從「聖奧拉夫路徑」的官網上,我看到「北歐朝聖者」這個小公司提供安排朝聖食宿的服務,於是寫郵件去詢問。我想專心走路,如果有人可以幫忙把行程和食宿都安排好,那就太理想了。公司的負責人儒本很快就回覆了我的郵件,回答了我的各式問題,他是一個荷蘭人,曾經在瑞典中部居住多年,也走過「聖奧拉夫路徑」,和他聯繫起來很愉快。我的初步行程大致擬定好了:六百多公里的路(官網的里程數有低估之嫌),二十九天走完,中間不休息。

朝聖的大旅行出發之前,身心應該怎麼鍛鍊?北歐冬日漫長黑暗,一般很容易怠惰成沙發馬鈴薯。為了維持體力,我報名參加四月初在荷蘭鹿特丹舉行的四分之一馬拉松,十公里多的跑程,讓自己冬天有維持運動習慣的動力。這是我第一次出國跑馬,那個周末天氣很好,和一萬五千名跑者一起上路,氣氛很嗨。鹿特丹馬拉松是荷蘭知名的路跑盛事,在那裡我目睹一個城市為了舉辦這種大型活動投注的官方資源和民間活力,挺感動的。

四月中,我親愛的外婆百歲高壽離世了。趁著復活節假期我回台奔喪,逛書店時我看到蔡璧名老師的新書《醫道同源: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這彷彿是外婆送我的禮物。一個人六百公里的徒步朝聖在即,我心意堅定,卻免不了緊張,怕迷路、怕身體無法負荷。這樣的旅行,是身體的磨練,更是心的鍛鍊。所以在行前準備的時候,身心都需要調整。

我決定帶著東方的哲學和養生思維,去走這條西方的朝聖之路。幾年前回台時,兩個朋友不約而同地送了我兩本蔡老師的書:《穴道導引》和《正是時候讀莊子》。某天早上我讀著《穴道導引》,認識了更多穴位和簡單的操練方式。突然間,我感到一股心安,「不要怕!」我對自己說。相信自己,相信冥冥中的安排,一些都會很好。因為那個「好」,是由我自己的心來定義,不是別人。

讀蔡老師新書的序,我讀到淚流滿面。其實她寫的很多東西,我似乎已經在這幾年的生活中實踐了。人生的功課,用這麼棒的形式出現,我真的太幸福。這本書像是一堂照顧生命的哲學課,讀完之後,我會好好走我該走的路,並學習珍惜生命的每種面貌、每一刻。

長距離健行,鞋子非常重要。「聖奧拉夫路徑」會經過不少各式自然環境,包腳踝的登山鞋最合適。五月的時候我買了新的登山鞋,五月十七日挪威國慶那天,大家去城裡參加慶祝活動,我反其道而行,上郊山健行練鞋子。那個周末我連續三天,每天走二十公里的路,這個距離和我朝聖時的每日平均距離差不多,只不過到時候要連續走一個月。

朝聖的行李怎麼包也是一大學問。六月時我買了新背包,當天巧遇特價,彷彿是聖者發的小紅包。背包的容量四十公升,有人體工學設計,很好背。北歐夏季天氣多變,氣溫從十度以下到將近三十度都有可能,各種衣物都要帶上。我準備了急救包和一些常備藥膏,也買了可以伸縮的登山杖,出發前量了一下,大約八公斤左右。

這是一趟脫離舒適圈的旅行,我心意非常堅定,卻又充滿了某種事情無法掌控的不安。出發前,我去找我熟悉的按摩師卡門做了一節按摩,放鬆一下身體。她給了我兩個建議:第一是在行程許可的狀況下,盡可能把腳浸到河水湖水溪水裡,清涼的水有鎮定的效果,不然洗完澡用冷水沖一下腳也行;第二是在旅程中唯一要專注完成的事就是持續把一隻腳放到另一隻腳前,一步接著一步,此外就真的不用操心太多。日後證明,這兩個建議都非常受用。

 

從終點出發

 

「聖奧拉夫路徑」官網上說,這條路徑是世界上最北朝聖之路,路線大約五百八十公里,從東邊的波羅的海延伸到西邊的大西洋,從瑞典的錫朗爾連接到挪威的特隆赫姆。這條路線會經過大片的森林、翻過山嶺、行經湖泊和穿越村莊聚落和歷史遺跡。路面有碎石路、柏油路和小徑交錯。西元一○三○年奧拉夫.哈拉爾森從俄國返回挪威的時候就是沿著這個路線,因此在眾多朝聖路徑之中,只有這條冠上了聖奧拉夫之名。「聖奧拉夫路徑」官網上把整個行程分成五個階段,我在這本書走行程的部份也沿用這個劃分。

市面上有一本英語的《聖奧拉夫路徑》朝聖指南,這本指南也有瑞典語的版本。對於朝聖者來說,這本書差不多有聖經級的地位了,不過我上路之後發現來朝聖的荷蘭人有自己的荷語指南,信息的內容和呈現方式不盡相同。

聖奧拉夫朝聖之路不是一年四季皆宜,最適合的時間大致是六月到九月,我打算在六月底仲夏節過後的星期一開始走。和儒本來回交流討論了一陣子,最後我決定把步行的天數調整成三十天,此外走了十七天之後插入一個休息日。我準備一個人上路,但途中會有兩個朋友加入同行,分別在不同的段落陪我走三天和七天的路程。

等行程確定下來之後,儒本把相關資料傳了給我,包含地圖、住宿點資訊和每日路程的概略描述。我把他給我的每日里程數加總起來,竟然將近六百二十公里,和兩個不同官網的數據都不同,這是怎麼回事?我和他關切了一下此事,他說每個人的衛星定位系統或手機應用程式算出來的數據都不一樣,大致當個參考就好。

出發前兩天,我穿上登山鞋、背了背包、拿了登山杖,和老公出門在平常散步的路徑走一圈。途中我們經過大教堂後方的聖奧拉夫泉,我特別過去喝了幾口。「妳這有點像是讀一本書從最後一頁開始看吧?」老公說。呵,貌似如此。

出發之前,我開了一個用英文書寫的臉書粉絲專頁記錄這趟徒步旅行,標題叫「On my way home(回家途中)」。往回家的路上前進的朝聖旅行,是一種不是誰都可以做得到的浪漫吧?我個人還挺喜歡這個梗的。平時從我家走到尼達羅斯大教堂只要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這次我準備繞點路,搭火車去瑞典,從那裡走六百公里的路回家,這個距離乍看之下實在挺嚇人的。回家途中,我打算一邊分享一邊省思,可能也需要從大家的回應中得到一些支持和慰藉。

但,哪裡才是我的「家」呢?出發前,我在臉書粉專上寫下這段話:「家,究竟在哪裡?是一個人的此刻居所還是故鄉?我住在特隆赫姆,我的家鄉是台灣基隆,這些地方都是我的家。但我在這裡提到的『家』另有所指。這是一個隱喻,『家』是無論何時何地讓我感到身心安適和放鬆的狀態。我想要回『家』,不論走著還是停著,我希望我在路上了。」

休假前上班的最後一天,好多同事給我擁抱和祝福,假期前和一些朋友的聚會也充滿了加油打氣聲。我即將帶著滿滿的正能量上路。

星期天早上七點,我從特隆赫姆的家出發,在老公和兒子的陪同下,步行到中央車站去搭東行瑞典火車。途中我們行經了尼達羅斯大教堂,在零公里的里程石碑前,我請老公幫我拍了一張紀念照,我從終點出發。「一個月之後見了,大教堂!」我微笑著說。

看似灑脫,其實我心裡非常忐忑。這條路徑有許多人跡罕至的路段,迷路怎麼辦?腳起水泡肌肉疼痛或受傷了怎麼辦?天氣不好怎麼辦?老子的名言:「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了才知道吧。我心中對這趟旅行的渴望推著我向前,一旦遇到自己的極限,突破它、不然就尊重它。

在大教堂前,我暗自祈求聖奧拉夫能保佑我此行一切順利。

 

相關書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