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不是萬靈丹,你的大腦正在衰退中
《明鏡周刊》排行第一名
施彼策:德國最重要的腦科學研究者之一,觀點引爆德國正反兩面熱議。
銷售超過25萬冊,佔據德國排行榜長達58週。
至今仍在分類榜前十名,售出13國版權。
孩童應該用粉筆、黑板和紙筆,還是用電腦鍵盤來學習?
數位化學習其實不利於腦部發展,且會造成心智衰退:
健忘、注意力缺失、專注力失調、語言和學習障礙、壓力、浮躁、憂鬱症、
睡眠障礙、暴力傾向、情緒淡漠、反應遲鈍、喪失自制力、社交能力萎縮……
我們把大腦給點擊掉了!
數位媒體:電腦、智慧型手機、遊戲機乃至於電視,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
電話號碼→儲存在手機
-
開車路線→靠導航系統
-
工作和私人的行程表→放在手機或PDA中
-
想要查什麼→Google搜尋
-
寫報告和作業→複製和貼上
-
照片、信件、電子郵件、書籍和音樂→儲存在雲端
-
安撫孩童→丟給螢幕褓姆
→你還有自己思考、記憶、判斷和真實的人際互動嗎?
作者以各種實證數據為依據,絕非危言聳聽:
-
事情處理得越有深度,對記憶儲存就越好,但數位媒體卻造成了淺薄處理。
-
數位媒體無助於大量資訊下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培養。
-
三歲以下孩童在螢幕媒體前所花費的時間不僅白費,且有害心智發展。
-
螢幕媒體的暴力場景,對人造成實境感受的遲鈍和麻痺。
-
電腦和網路具有像菸酒一樣的成癮潛力。
-
網路有比真實世界更多的謊言、欺騙和霸凌。
-
社交網路造成社交腦的萎縮,降低社交能力,導致人的孤立和淺交。
-
電子書的學習效率比用印刷書來得差。
-
同時使用多種媒體進行多工處理:注意力受妨礙、喪失自制力
-
數位財團跟菸業集團一樣大力推廣產品,甚至反黑為白,散播假資訊。
腦不僅是我們體內最複雜的、更是最活躍的器官,它會隨著使用而改變。要是不使用它,神經細胞這種硬體就會衰亡。而過度依賴和頻繁使用數位媒體,隱藏著莫大的危害,會造成大腦的衰退。「癡呆」比「健忘」更糟糕,數位癡呆不僅指年輕人似乎越來越健忘,而更牽涉到心智能力、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喪失。
兒童和青少年花在數位媒體的時間是上課時間的兩倍多,後果是語言和學習障礙、注意力缺失、壓力、憂鬱症和逐漸增加的暴力傾向。更有越來越多的初成年者,有記憶力、注意力、專注力的失調,以及情緒淡漠和反應遲鈍。這種病症就是「數位癡呆症」,我們的社會基礎已經陷入危機。
作者舉出各項實證數據,結果令人警醒:長期使用數位媒體會損害身體,尤其是心智。當我們在搜尋、瀏覽、聊天和張貼時,便疏忽了心智工作。多工作業影響了記憶力和專注力,並養成了淺薄的吸收,欠缺處理深度。尤其是青少年越來越對電腦遊戲上癮。線上社交網路的虛擬友誼,也影響了社交行為並促發憂鬱症。有鑒於這種令人憂心的發展,如果不採取行動,就會有大規模的損害。
編輯小語:
數位媒體,從搖籃到墳墓都在影響我們,但過度依賴對心智能力的影響,比我們想得更加嚴重,特別是在數位科技下成長的「數位原住民」。
◆顯然,這個人相當專業!對於本來就理智地教育自己子女(也就是盡可能避免會分散注意的數位媒體)的父母而言,本書尤其提供了證明以及紮實的論證基礎。施彼策所提供的適當腦部訓練的具體建議,儘管看似平凡,卻是完全正確的。──《分離派》(Sezession)雙月刊
◆只要談到新媒體,施彼策就不予贊成,而是加以反對。所以大家應該冷靜的思考閱讀《數位癡呆症》,本書值得讚賞和傳閱。因為這位腦科專家很有理由反對大家在教育失敗的情況下還把電腦當成萬靈丹。所以體操和玩耍一定比光是點按滑鼠更加有益健康。──《新報》(Neue Presse)
◆施彼策教授被汙衊成是煽動的精神病醫師。有些人甚至引用他在哈茨第四台節目受到爭議的主張來把他說成是「電腦批評界的異教徒」。其實腦科專家、神經生物學家施彼策只是要闡明,電腦、智慧型手機和遊戲機對大腦發育有多麼不利的影響。──《伊薩爾河─利薩赫信使報》(Isar-Lisach-Bote)
◆大家必須意識到要為青少年的頭腦而戰──尤其父母特別應該知道這件事。這方面可以藉由施彼策的書來適度地加強。──《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知名的烏爾姆大學腦科專家施彼策,多年來憑藉著對電腦的看法,扮演了提醒和警告的角色。──《西南廣播電台二台》(SWR 2)
◆過度的看電視、上網、玩電腦或遊戲機的遊戲,會使我們的孩子變胖、具攻擊性而且愚笨──這是知名的腦科專家、神經生物學家施彼策優異的看法。──《西德廣播電台西方藝術》電視雜誌(WDR Westart)
◆這本正廣受爭議的書,顯然觸動了一根敏感神經。關於社會應該如何妥善應對新科技,這個問題具有致命性。──《德國文化廣播電台》(Deutschlandradio Kultur)
◆照他的說法,上網讓人變笨。所有要上網才覺得自在的人,一定會為這種診斷感到惱怒。實際上,這波公憤並不會持續太久。它並不恰當,因為施彼策搜集了完整的科學線索,來鞏固他對數位癡呆症的說法:實驗和數據都相一致,發人深省。──《文學世界》週刊(Die literarische Welt)
◆施彼策(五十四歲)是德國大腦專家、心理醫師。他以電視影集「心智與大腦」和幾本科普書而知名。他從大腦研究得出有關正確學習的結論,這樣的嘗試受到爭議。由於他的新書《數位癡呆症》,他惹怒了不少媒體專家。──《新聞報》(Die Presse)
◆世界公認的腦科專家拉起警報:由於人類越來越把思考交給機器,他們的心智能力便受到剝奪。我們將會因為網路而變笨。施彼策教授在他最近出版的書《數位癡呆症》中指出:我們如何扼殺了自己和子女的心智。──《思想光譜》月刊(idea Spektrum)
◆對子女的數位消費特別有疑慮的父母,最是熱烈讚賞施彼策的書。──《黑爾威格日報》(Hellweger Anzeiger)
作者簡介
曼福瑞德.施彼策(Manfred Spitzer)
生於一九五八年。德國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和大學教授,因演講以及持續撰寫的科普書而知名。是德國最重要的腦科學研究者之一,幾乎沒有人能像他那樣強調並生動地呈現科學知識。
在佛萊堡大學時期,他同時修習醫學、心理學和哲學,畢業後隨即從事精神病學。一九九○至一九九七年間,擔任海德堡大學醫院精神病科主治醫師。曾兩度擔任哈佛大學客座教授,也在奧勒岡大學意識暨決策科學研究所深造過。一九九七年接任烏爾姆大學新設立的精神病學教席,成為截至當時為止德國最年輕的精神病學教授。一九九八年起擔任烏爾姆大學醫院精神病科主任。
不久之後擔任《神經醫學科際研究學刊》的主編,自二○○○年起,每年發表「精神、大腦和和神經醫學」專欄文章。二○○四年,烏爾姆大學醫院成立神經科學暨學習的技術轉移中心,他兼任該中心主任,專攻神經教育學。
他每星期還在巴伐利亞電視台阿爾發頻道主持「心智與大腦」節目。發表過許多本書,當中包括《學習》和《當心螢幕!》等暢銷書,並有英、日、波蘭、西、葡等多國譯本。
譯者簡介
李中文
輔仁大學德文碩士。擔任過出版社主編、大學德語講師.目前為專職譯者。譯作包括:《兒童背脊健康法》、《孩子需要的9種福分》、《運動讓你不生病》、《無效的醫療》、《細菌之謎》、《閱讀的歷史》、《美國說了算》、《何謂哲學問題》、《論時間》等二、三十本書。E-mail: roger6869@gmail.com
前言
導論:Google會讓我們變笨嗎?
哪裡出了問題?
不思考的人成不了專家
守舊、懷古、敵視科技?
這關乎我們的孩子
第一章 倫敦的計程車
導航:在腦內和外界
在腦內的學習
結論
第二章 我在哪裡?
失智症
空間中的定位
訓練:神經元好比肌肉
記憶痕跡
心智衰退
舊腦中的新細胞
結論
第三章 學校:用複製和貼上取代閱讀和書寫?
處理的深度
膚淺:數位媒體降低處理深度
一學童一筆電?
教室的筆電和電子白板:現實情況
學校的電腦和網路:數據狀況
妨礙學習機器的故事
科學對上經濟
結論
第四章 儲存到腦部,或是雲端?
一有不知道的,就會想到Google
忘記已經解決的事情
在網路比在實境忘得更多
結論
第五章 社交網路:臉書取代面對面
匿名性
大量的臉書,越小的腦?
腦部大小和社群大小
腦隨著群體規模而成長
結論
第六章 嬰兒電視節目和小愛因斯坦光碟
兒童和老年病
貪食的誘餌
精神食糧
嬰兒電視節目
嬰兒用螢幕學華語?
《小愛因斯坦》光碟
螢幕對教育有害
褓姆機器人
結論
第七章 幼稚園的筆電?
快速對上精確
當大腦成長時,成長的是什麼?
腦部發育取代教師
藉由掌握來學習
手指操和數學
掌握世界
鉛筆或鍵盤?
結論
第八章 數位遊戲:不好的成績
電腦遊戲和在校成績
用《魔獸世界》來學習?
附贈壞成績
社交接觸和跟父母與朋友的聯繫
談話性節目也有愜意的麻痺
結論
第九章 數位原住民:迷思和現實
數位原住民的生活
網際網路的黃金未來
Google世代:天才或蠢材?
膚淺取代解釋
電子書取代教科書?
結論
第十章 多工處理:注意力受妨礙
所有事情同時:現象的描述
多工處理使人靈巧?
控制自己的思緒
結論
第十一章 自制力對上壓力
克制自己:工作記憶、克制和應變力
學習意欲好比學習說話
健康、快樂和長壽
壓力就是自制力不足
逐漸喪失自制力
用電腦訓練注意力?
結論
第十二章 失眠、憂鬱症、成癮和身體方面的後果
睡眠
憂鬱症
成癮
結論
第十三章 埋頭沙中?為何不見任何動靜?
跨黨派的無視
沒有動機的命案
這本書會有什麼遭遇
政府部門、教會、學術界、國際特赦組織呢?
給家長和老師的射擊遊戲
結論
第十四章 怎麼辦?
心智衰退:到達最後高度
用大腦教育對抗大腦衰退
從處理其它危害來學習
網路執照?
媒體能力?
大腦慢跑?
別被媒體鼓吹者給剝奪了理性
性與犯罪
醫療和教育
結論
致謝
參考資料
圖片來源
譯名對照表
「施彼策先生,您在對抗風車——不對,是對抗整座風電廠。請您繼續努力吧!」
比起靠蝸牛般郵局遞送的傳統信件,電子郵件快上許多。於是我收到很多電子郵件,友善和較不友善的。
「施彼策先生,我正在用一把虛擬的俄式步槍射擊。要是我有真槍,您就是第一個我要幹掉的。附:您關於虛擬暴力跟實際暴力之間關聯的說法,根本是胡扯。」
我在市立演講廳演講時,好幾位市長這麼跟我致意:
「晚上好,施彼策先生,我兒子討厭您,我原本想帶他來的。」有時候,真相也會令十五歲的人厭煩呢!
接下來的事實也是:「約有二十五萬名十四到二十四歲的人有網路依賴,一百四十萬人是成問題的網路使用者。」這刊登在蒂可蔓(Mechthild Dyckmans)的聯邦政府成癮問卷調查年度報告,是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發表的。相對於酒精、尼古丁以及軟式、硬式非法毒品消耗量衰減,電腦和網路成癮情形卻大為增加。政府束手無策。目前唯一想得到的,是對那些讓未足齡者玩吃角子老虎機的業者課以較重的罰則。
在成癮調查報告公布前不到四週,[德國]文化部長諾伊曼(Bernd Neumann)才剛讚揚一款殺手遊戲,製造商獲得五萬歐元做為獎勵。同時,根據主要針對失業年輕男性的調查結果,遊戲成癮在短短五年之內就成長三倍。筆者在烏爾姆大學醫院所主持的精神科,就診療過電腦遊戲成癮和網路依賴的患者。這種患者的生活完全被數位媒體所破壞。一個擁有領先全世界資訊技術的高度現代工業國家,南韓,該國醫師在五年前提出,有越來越多初成年的人,有記憶力、注意力、專注力的失調,以及情緒淡漠和反應遲鈍。他們把這種病症取名為數位癡呆症。
當我嘗試在本書中概述這項令人憂心的發展時,便不得不回顧自己在多年前所寫下和發表的想法。因為二十多年來,筆者一直在探究腦部經由學習所發生的變化,及其對我們幼稚園、中小學和大學的重要性。如同大家可以在這裡看到所引用資料的時事性,筆者已經努力把尤其是新近和最新的知識融入探討中。
在過去,筆者有時會在不同場合受到指責,說我並不懂自己所寫的東西,唯有本身就是暴力遊戲熱情玩家的人,才能斷定它的魅力及其對自己的影響。根據我身為精神科醫師的經驗,這種話是不對的。要評定酒精對自己身心的影響,酒友顯然遜於為他診治的精神科醫師。對其他成癮症狀和心理疾病也是一樣:距離和不涉入的外部觀點,常常是(即使只有幾分)客觀判斷事情的最佳先決條件。這個道理,憑甚麼在看待數位媒體時就要有所不同呢?
筆者盡力在不影響文章可讀性的情況下,滿足學術界對資料出處精確記載的要求。所以我放棄對顯著性(p值)的提示,卻可以保證自己在文中只提及在統計上顯著的差異。想在個別案例中加以檢驗的人,可以參閱原始資料。此外,所有英文引文都是筆者所譯,所以我乾脆省略幾百個「筆者譯文」的提示。
本書獻給筆者的子女。為他們留下一個世界,一個有價值、值得維護和生活的世界,以致於就算有地球暖化、世界經濟危機和現代眾所周知的巨大挑戰,大家依然樂於決定生兒育女的世界,這是筆者的一大目標。在這個世上行事對我是一種需求:促進共同體、未來、自由、對人們及其實際問題的關心,和經過啟發具有批評能力者的自主行為,以及為了還不能夠者(我們的子女),或是不再能夠的(病者和老者)而努力。這就是我從小自父母所領受,好比打了一劑預防針而一生受用的價值觀。
曼弗瑞德.施彼策,二○一二年聖靈降臨節於烏爾姆
導論:Google會讓我們變笨嗎?
「Google會讓我們變笨嗎?」這是美國時事評論家、網路專家卡爾(Nicholas Carr)一篇批評媒體的文章標題。【1】若要探討數位媒體以及因而可能出現的風險,那麼就不該只把注意力放在Google上,而且所涉及的也不單單是愚笨。現代的腦科學研究指出,在大規模使用數位媒體的情況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擔心。因為我們的腦處在持續變化的過程中,所以必然推論出每天使用數位媒體所不可能發生的事:對使用者的我們不會產生影響。【2】
數位媒體——電腦、智慧型手機、遊戲機乃至於電視,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近年來,美國青少年花在數位媒體的時間已經多過睡眠——每天七個半小時,這是一項針對二千多名八歲到十八歲兒童和青少年具代表性的調查結果。
德國的九年級生每天使用媒體的時間也將近七個半小時,這是針對四萬三千五百名學生的大型調查結果。這還不包括使用手機和MP3的時間。以下的統計表,區分了不同的媒體和性別。
就連在[德國]國內,消費媒體的時間也比上學來得多(將近四個小時)。【5】在這期間,一連串對消費媒體的研究報告,清楚顯示這件事恐怕非常值得擔心。於是筆者便寫了這本書。這在許多人眼裡,會是一本令人不自在、且令人很不自在的書。然而,身為精神醫師和腦科學研究者的我卻別無辦法。我不想讓子女在二十年後質問我說:「爸,你知道所有事情,為什麼卻沒有任何作為呢?」
由於我幾十年來都在研究人、腦、學習過程和媒體,也由於我對神經發展的看法不同於一般人(當然是透過身為父親以及腦科學研究者的眼睛),所以想要盡可能清楚地把事實、數據和論點給提出來。同時筆者主要所引用的科學研究,來自於優良、知名且大家都能夠理解的科學文章。我已經聽到批評者在唱反調:「你跟你的科學喔!」。
在此,只簡短說明:科學是我們所能擁有最好的東西!科學是對包括我們本身在內的世界,其真實、可靠認識的共同追求。只要有人上藥房買頭痛藥、搭上車子或飛機,關掉爐子或僅僅是電燈(更別說是電視或電腦!)的每一回,基本上都已經認同自己可能且實際上有多依賴科學的知識。一概否認這種對科學成果依賴的人,要不是不曉得自己在說什麼,就是刻意說瞎話。
哪裡出了問題?
一九一三年,電燈泡、電唱機和電影的發明人愛迪生,在紐約一份期刊上寫道:「書本在學校即將過時……,人類知識的各個分支可能會藉由影片來傳授。我們的學校制度會在十年之內完全改變。」【6】將近五十年後,當電視出現時,也有過類似的樂觀聲音,以為如今終於可以把文化、價值和知識帶到世界最後的角落,而明顯改善全人類的教育水準。又過了五十年,電腦出現,又有人大談革新在校學習的全新可能性。大批的媒體教育家不知疲倦地強調,這次可是截然不同。話說,我們早就見證過電子化學習的盛衰,早在七○年代便經歷過語言教室和程式設計課的失敗。光靠電腦的學習是無效的,當時就連使用電腦最重要的代言人,在這方面也都有一致的看法。為什麼會這樣呢?而這對於持續使用電腦和網路的人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時事評論家卡爾描述自己使用網路所經歷到的後果如下:「網路似乎破壞了我專心和沉思的能力。如今我的心智期待著通過網路傳遞的方式接收資訊:以快速移動的碎片流的形式……,我的朋友們也都這麼說:他們越常使用網路,就越需要費工夫才能夠專注在較長段落的寫作上。」【7】
要回答「網路和新的數位媒體對我們有何影響」的問題,並不只有經驗談,以及媒體影響研究方面的實證性報告而已。對腦部功能的基礎研究,在此也能有所貢獻。好比生物化學可以加強我們對代謝病的看法,如今對學習、記憶、專注力和發育機制的了解,也能使我們對數位媒體的弊害形成更加明確的觀點。
在神經生物學領域最重大的認知之一,就是腦會經由使用而發生永久的改變。知覺、思考、體驗、感受和行動——這些全都會留下所謂的記憶痕跡。直到上個世紀八○年代,這些原本都還是假設性的東西,如今都能夠將之變得更清楚可見。目前突觸可以拍成相片甚至影片。突觸是腦神經細胞之間具有可塑性、能夠發生改變的連結點,傳遞著腦部用以工作的電子訊號。大家可以觀察突觸在學習過程中如何發生改變。就連整個腦部的大小和活動,也可以藉由顯像技術變得可見,於是就可以證明大規模學習過程對神經元的影響。
可是,當腦不斷學習的時候(腦只辦不到一件事:不學習!),就連那些耗費在數位媒體的時間也會留下痕跡。這方面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腦是演化的產物,所以說是經由長期對特定環境條件的適應而形成的,而這些條件絕對不包括數位媒體。正如同今日把許多文明病看成是先前的生活方式(打獵和採集,也就是較多運動和膳食纖維),跟現代的生活方式發生失調的一種表達,數位媒體對心智、心理過程的負面影響,也就更容易從演化和神經生物學方面加以掌握。在此所描述全然不同的機制和過程,涉及到注意力、語言或知性發展等等的認知能力,也就是終究會牽涉到人類心智的功能。如同接下來藉由許多例證所指出的,這對情緒和社會心理過程,以至於倫理道德觀念和我們的自我觀(也就是個人認同),都有莫大的影響。
我已經聽到批評我的人在大聲嚷嚷:「數位癡呆症——根本胡扯啊!」他們只要親自上那遍佈世界的數位數據資料網路,就可以證實相反的事情。用關鍵字「digitale Demenz」[德文的「數位癡呆症」]或「digital dementia」[英文]來搜尋,不到五分之一秒就會得到[德文]八千條,或是英文的三萬八千條結果。【8】
不思考的人成不了專家
現在還在懷疑的人可以思考一下:親朋好友和認識的人的電話號碼都儲存在手機中;導航系統則顯示到達跟這些人約會地點的路線;工作和私人的行程表也在手機或PDA(個人數位助理)中;想要知道些什麼,就用Google搜尋;還可以把自己的照片、信件、電子郵件、書籍和音樂儲存在雲端。至於自己思考、回憶和沉思——就沒有了。
我每天都會收到中、小學生或大學生像是以下這種電子郵件:
親愛的教授先生,
我(我們)正在做一篇有關大腦和某某(這個某某可以隨意用任何事情來代換)的報告(作業、學士、碩士、博士論文)。可否請您回答以下問題:一、大腦如何運作?二、……
(如果發信者是中、小學生,常常還會有以下這最後一句話。)還要請您注意,我們明天就得交件,所以希望可以馬上得到您的回覆。……
要是我終究回覆了(這要視我的日程、時間和來函的親切程度而定),就會寄一篇對方自己非讀不可的文章。我也是這麼告訴他們。因為不肯親自去研究某個主題而直接上網詢問的人,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學生應該學著自己去思考!這樣才能夠避免曾經發生在三個學生身上的事情:他們要做一篇有關喬治亞共和國(Georgien)的報告,後來卻交出一份很漂亮的powerpoint檔案——有關喬治亞州(Georgia)!
對我來說值得思考的事情是,似乎就連若干老師和教授也沒有了解到學習的根本意義。因為有些大學生在我拒絕受訪或答覆問題後,寫信告訴我:「要是我沒有就主題請教專家的話,會拿到較差的成績。」我倒是樂於回答他們(有時我會寄給中、小學生或大學生有關的文章):要學會登山,光靠把專家帶到山上,可能學到的並不多;年輕人想成為專家(不論哪個領域),光靠向專家請教,結果也是有限的。從資料來源本身獲取知識、批評性地探究、仔細斟酌、追問資料來源本身、把謎底的細部組合成有意義的整體——所有這些都是得自己去做,以求有朝一日能夠熟練的。這種能力就像任何專業那樣,是存在於對若干事情的認識上,但卻更存在於對資料來源的確切知識及其可靠程度等等的事項上。總而言之:要把事情了解到透徹。
這裡指的不是「熟背」。沒有人單靠背誦山脈名或是路標而成為登山者的!(注意:登山者運用這種知識,但這顯然不是全部,也與此全不相干:這種知識是順道學會的。)常常有人問我,目前在學校較少背誦詩歌,是否不好?這事我沒有定見。但我知道,藉由把自己的心智用做記憶體是可以學習的,而這種事並非不重要。誰已經知道自己根本不能或不想學習正在從事的事情,也就真的學得比較差。所以不打算流連在某事上的人,他所留存的也顯然較少。
癡呆比健忘更糟。所以數位癡呆對我來說,也不僅止於二○○七年韓國科學家所首度指出,尤其是年輕人似乎越來越健忘;而是更牽涉到心智能力、思考和批判能力,而能在「資訊流的過量」當中獲得通觀。當櫃檯小姐用收銀機計算「2+2」卻沒有發現其結果「400」一定是錯的;當美國太空總署由於沒有人想到,英呎跟英里就好比公分和公里不一樣,而沒有順利發射人造衛星(或是流落無垠的太空)時;或是當銀行家竟然把五百五十億歐元給算錯時,那麼這畢竟就叫做再也沒有人隨時思考。在這些例子裡,顯然沒有人在腦中概算大致上會得出什麼結果,而是依賴某種數位助理。相反地,用中式或西式算盤計算的人,就一定會同時在腦海裡考慮它的規模,而不至於得出全然離譜的結果。
守舊、懷古、敵視科技?
「你真是落伍啊!你該不會是想趕緊回到洞穴裡吧?」批評者又要跟我唱反調了。不,我不是要這樣。正好相反:要是我們不加注意,而最終不去阻止有人循序漸進地愚化下一代,那麼他們的子孫就算不進入洞穴,畢竟也會生活在較為不利的狀況下。
我也不像人家一再主張的那樣是「敵視媒體者」。每星期五晚上十點四十五分,有我主持的《心智和大腦》節目。要是你每週收看這十五分鐘電視,我可以向你保證,這節目不會損害你的大腦。而這二、三十年來,我也幾乎每天都用電腦工作。這對我的人生就像對一般人的生活一樣算是不可或缺。為什麼數百萬人都用電腦工作呢?因為藉由電腦減少我們的心智勞動,可以加快工作進程。人們為什麼要開車呢?因為藉由汽車減少我們移動時的體力勞動,可以加速我們的移動。就好比每天使用電腦,我也每天開車。
不過我也跟一般開車的人一樣,知道自己太少活動身體。現在想像一下,有人突發奇想要製造一個沒有汽車的油門踏板,以便在學校鍛鍊學生由於缺乏活動而萎縮的小腿肌。「我們是世上最大的一個汽車國家。我們的學生需要多加鍛鍊,所以我們要及早教會他們開車。還有什麼比在每個學生椅子右前方、桌子下面設置一個油門踏板來得更好呢?這麼一來,小腿肚保持健壯,我們也就可以讓他們馬上適應開車了。」要是早在三十年前大批交通教育學者就有這種說法,現在對大家來講就不至於太可笑了。因為媒體也有同樣的邏輯。而很多人也都發現到,鼓吹教室數位革命的說法是不對的。有人說,如今新媒體已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得讓孩子們去適應。這種話必須加以反對:新媒體就像酒精、尼古丁和其他毒品那樣具有成癮潛力。電腦和網路成癮目前在國內是經常出現的現象,且給當事人帶來種種可怕的後果。照這麼說來,大家也可以主張:「啤酒和葡萄酒是我們社會和文化的重要部分。早在幼稚園階段我們就必須教導孩子謹慎的使用。所以酒類是屬於幼稚園那裡的。」整個產業對這種推廣會很開心,不過許多人和全社會就要承受莫大的損害。
「施彼策先生,您敵視科技唷!」有些人可能會指責我。不,我不是這樣的。我只是很贊成我們對新科技保持謹慎。我們不妨利用史上一個例子來學習:一百年前有了X光線的發明,於是X光機很快成為上流人士聚會時的暢銷商品,大家拿來拍攝彼此的骨骼。【9】不過,在上個世紀二○年代中期到五○年代中期的美國,卻有一萬多台顯足鏡(Pedoskop)進入鞋店,讓顧客可以察看自己的足骨。【10】有趣的是,販售這種儀器卻促發了顧客對不合腳鞋子的憂懼——尤其他們的子女也是如此:「雙足會跟著你一輩子」。【11】回想起受到這種廣告影響的顧客,他們要鞋子完全合腳——尤其是他們的子女。於是,在上個世紀三○年代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便有了爭論,即,合腳的鞋是否更加耐用——也就是利用儀器來省錢。於是,人們便利用起以下事實,即,在從前電力進入幾乎所有家務中時,所有參與者都清楚看到科技化的勝利:即使根本沒有任何科學數據,來為電器的採用和推廣做辯護,卻也沒有人可以反駁,說目前一切都已有所改善。加拿大醫療史家達芬(Jacalyn Duffin)和海特(Charles Hayter),【12】在對這些器材的概觀中簡短地指出:「廣告中的真相這個棘手問題,要用這種方式來巧妙處理」。實際上,整件事情是一種吸引人上鞋店的花招。尤其是對所有新事物容易感到興奮的兒童,都興味盎然地察看自己的足骨,所以這種儀器「就像贈送的氣球和棒棒糖那樣,令小朋友興奮不已」。【13】於是,鞋店也就跟著設置了這種儀器。在設置儀器的說明中有這麼幾句:「我們建議你把儀器放在店內中央,方便人們從四面八方接近。儀器當然應該放置在仕女和兒童部門附近,因為這樣可以增加營業額。」【14】確實有這種事,請參閱以下圖片。
直到一九四五年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之後,人們才從倖存者身上知道大量輻射線的損害,而全世界才有人察覺到電磁輻射的危害。一九五○年所發表對顯足鏡的檢測結果,【16】證實出一種在今天看來相當不負責任的高量輻射線負荷——正巧在兒童身上有著健康上難以估計的後果。然而還要歷經二十多年,最後一批儀器才從世上消失。至於四十多年來,它們在世界各地使用造成生病和死亡的規模,如今只能加以猜測。不過有一件事應該很明顯:在剛剛成功地全面採用一種新的電力網連接設備的背景之下,混合著憂懼和窮苦階層日漸增大的經濟困境的促銷廣告,早在當時就已經成為推廣新儀器的推動力。這儀器的功能用一把簡單的量尺原本也一樣能夠達成,但這儀器對民眾健康的危害卻在數十年後才被發現。
而電腦在教育領域的推廣策略具有驚人的相似性:根據既有的科學知識,人們需要用電腦來學習的迫切性,就好比用單車來學游泳,或是用X光機來試穿鞋子。然而由於恰恰是社會弱勢家庭不斷被灌輸,電腦對學習有多麼重要,他們才從原本就寡少的積蓄來買電腦(最終是基於對子女未來的擔憂),卻因而做了違背他們所期望於子女的事情:更好的教育機會。因為電腦並沒有促進、反倒是阻礙了年幼者的教育,或最多像是接下來各章所詳細指出的,沒有任何正面影響。所以說,業界巧妙地操縱社會弱勢階層父母的擔憂,好讓他們掏出口袋裡最後一分錢。
這關乎我們的孩子
再明說一次吧:有關學校電腦行銷謀略的卑鄙之處在於,家長所做的(他們給自己小五的孩子買一部電腦),正好產生他們所不想要、所擔憂的結果。例如福克斯(Thomas Fuchs)和韋斯曼(Ludger Wößmann)所主持,有關使用電腦對在校成績的影響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數據分析就指出了這一點:家中電腦導致了較差的在校成績。【17】這一點顯示在算術,也顯示在閱讀上。作者們評論他們的研究結果如下:「家中電腦的存在,首先會導致兒童玩電腦遊戲。這會妨礙他們學習,且對在校成績有負面影響。……由在學校使用電腦的情況看來,一方面可以得知,從不使用電腦的男、女學生,其成績表現只稍稍遜於那些一年使用幾次以及一個月使用幾次電腦的男、女學生。……另一方面,每周多次使用電腦的學生,其閱讀和算術的成績明顯較差。而在學校使用網路也顯示出同樣的情況。」【18】就更別說是今日常見的每天使用數個小時的情況了!【19】
在比較數位媒體和鞋店X光機兩者的行銷策略時,有一件事饒有興味,就是:人們從電腦和有關兒童的教育看到相當大的市場。兒童就像大家所說,向來都很好奇,而很樂於用電腦來作業。沒錯,兒童會投入任何新奇的東西。理由並不在於他們對電腦特別感興趣,更不是因為電腦對他們特別有益(兒童完全不在乎這一點!),而僅僅是因為電腦的各種用法和供應都是新奇的。它可以提供五彩繽紛的圖片、播放音樂,而且讓人可以在幾秒鐘之內迅速接觸到遍及世界的數據資料網上的許多內容——尤其是那些兒童和青少年受到禁制的內容。兒童和青少年都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想要坐在電腦前。
在學齡前早期使用電腦可能導致注意力失調,【20】而在學齡前晚期導致閱讀障礙。【21】至於在學齡期間,則會觀察到社交孤立增多的現象,如同美國【22】及目前德國【23】的研究所指出。
幾年來都有人對這一點提出反駁,認為近年藉由電腦、手機或平板電腦而變得隨時可及的社交媒體已經扭轉了這種趨勢,如今年輕人上網都偏重在社交領域。【24】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社交網路卻完全沒有促成較多、較好的社交接觸,反而導致社會孤立和膚淺交往。只有少數女生對線上交友才有正面的感覺。不過,她們更可以從私下的朋友方面體會到這一點。所以筆者會在後頭的章次詳加說明,數位社交網路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讓我們的兒童和青少年感到孤單和不快樂。【25】
當然有人會問,如果這一切是如此,為何還沒有什麼動靜呢?為什麼沒有人反抗這種每天的愚鈍化呢?身為精神科醫師的筆者並不主張陰謀論,認為有一股邪惡的力量,推廣例如數位媒體來造成大眾不知不覺的癡呆,因為這樣他們會比較容易受控制。不是的,我認為事情簡單多了。有許多靠數位產品賺大錢的人,並不在乎人群、尤其是兒童的死活。這完全可以拿來跟軍火的製造商和盤商作比較。眾所周知,他們的生意也就是他人的死亡;還有菸草業(經過證實,製造和販賣致命的產品);若干食品商,其產品使得尤其是我們的兒童生病;或是廣告業協助像是菸草業、食品業推廣他們致命的產品,等等。還有,就是那些掌控數位媒體市場的大集團。英特爾、蘋果、Google、臉書和其他大公司都想賺錢並進行遊說。他們巧妙地散播假資訊,例如七○年代的遊說吸菸活動(抽菸並不危險,科學界眾說紛紜,等等)。他們扭曲事實、混淆和掩蓋真相。只要還沒有人表示憤慨,就根本不會有任何動靜。
「施彼策先生,您真是誇張得太厲害了!」我聽到媒體教育家,也就是自願自我管理協會(Freiwillige Selbstkontrolle)和媒體的代言人說話了(他們就靠媒體生存且正因如此不會表示批評)。這是可以預料的。悲哀且在我看來更加危險的是,就連教會代表、政治人物、衛生部、教育和研究部、政治教育的中央機構和國會「網際網路和數位社會」調查委員會,都在對數位媒體的頌歌聲中毫無異議地唱和。他們不僅沒有去了解科學研究所得的知識,而且還刻意散播虛假的言論,而且最後還讓自己成為說客。筆者會用相當的資料加以證明。【26】
那麼該怎麼辦呢?首先,要是有更多人願意了解這個問題,就會有個開端。另外,我也會在此提出具體的建議,亦即大家能夠為自己以及身為社會一份子所能做的事情,來遏止數位癡呆症。所以筆者才寫了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