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9
魯曼一點通--封面
9789869348133_b12
9789869348133_b10
9789869348133_b11.jpg
9789869348133_b9
9789869348133_b8
9789869348133_b7
9789869348133_b6
9789869348133_b5
9789869348133_b4
9789869348133_b3
9789869348133_b2
9789869348133_b1

魯曼一點通

系統理論導引

Luhmann leicht gemacht: Eine Einführung in die Systemtheorie

瑪格特.博格豪斯(Margot Berghaus)著; 張錦惠譯、阮曉眉審定

 
 
規格:16.5 × 23cm/416頁/黑白/平裝
ISBN:978-986-93481-3-3

 

2016年11月10日上市

定價450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內容簡介

魯曼就像「博曼」妖怪一樣,讓人退避三舍?!

透過各式各樣的圖像、表格、報紙文章,輕鬆進入魯曼的系統理論核心。

 

魯曼,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社會理論家,畢生志業在建立一個「全社會的理論」。他提出的知名見解有:

 

  • 一個理論的起頭不是同一,而是差異。

  • 一旦捲入溝通之中,人們便再也回不到那輕鬆安逸的靈魂樂園。

  • 只有社會系統才會進行溝通,而不是人類在溝通。

  • 大眾媒體並沒有扭曲實在,它們創造實在。

  • 訊息愈多,非訊息也就愈多。

  • 報章雜誌、廣播與電視規定了這個世界被閱讀的方式。

  • 廣告犯下了現代大眾媒體的彌天大罪:涉有操弄的嫌疑。

  • 媒體引導全社會的自我觀察。

 

他的著作,乍看似乎極為複雜,入門不易。讀者該從哪一本書開始、要如何理解魯曼呢?其實在他複雜性理論的背後,始終有一個明確的、獨到的理論框架,可以開啟一道有助於我們觀察現代社會的嶄新的、自由的視野。

 

魯曼研究的核心對象是社會系統及其脈絡,其中包括:溝通作為全社會以及每一個社會系統的運作方式、特定的溝通形式與媒介(諸如語言、書寫文字、印刷術和無線電廣播)、溝通從遠古時期的口語部落社會一直到出現了電視與電腦的世界社會的演化,以及大眾媒體與公眾輿論等。魯曼的溝通定義,對於日常生活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幫助人們正確理解各種現象。本書搭配許多輕鬆有趣的圖像來輔助解說,幫助讀者更容易理解魯曼及他的理論。

 

書評推薦:

 

湯志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邱炫元(政治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專文推薦

 

◆要讓魯曼的系統理論變得容易,輕鬆就可上手,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讓魯曼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同時卻又不失其原味與深度,就更難了!瑪格特.博格豪斯教授不但全做到了,還顯得游刃有餘,讀來更是趣味盎然,無怪乎能在眾多引介魯曼系統理論的書籍中獨樹一幟,在德國書市上與學生間普獲好評,不斷再版。──湯志傑(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多幅由作者親繪之搞笑與出人意表的插畫,不但讓魯曼深邃宏大的理論體系變得更為可親,而這些插畫本身的傳導與說明的功用,可說與正文相輔相成,讓本書成為深入淺出,又兼具通俗與學術著作的韻味。──邱炫元(政治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Anchor 10
作譯者簡介

作者簡介:

 

瑪格特.博格豪斯(Margot Berghaus)

 

德國克萊沃(Kleve)出生,主修文學研究、哲學、社會學、藝術史。擁有哲學博士、社會學大學教授資格。1987-2007年擔任德國曼海姆大學媒體與傳播學教授,發表關於尼可拉斯.魯曼、伊曼紐.康德,以及關於電視、網路與大眾媒體之影響等學術著作。自2007年起,為漢堡自由藝術家,分別於德國、義大利、美國和中國舉辦過個人藝術展覽。

 

 

譯者、審定者簡介:

 

譯者 張錦惠

 

德國畢勒佛大學德國語文學/社會學碩士,主要興趣為:文學理論、角色與情感理論、英國與德國文學從浪漫主義至現代、美學等。現為專職的英德文譯者。譯作有魯曼《社會中的藝術》(2009)、《愛情作為激情》(2011)、《文學藝術書簡》(2013)。

 

審定者 阮曉眉

 

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系專案助理教授。

 

 

Anchor 6
目錄

湯志傑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 關於本書

一、目標:從『博曼』到魯曼

二、策略:複雜性的化約

 

第二章 魯曼:個人與作品

一、傳記:偶然而成

二、畢生之作:全社會理論

三、魯曼與哈伯瑪斯的論戰

四、研究方法:利用卡片盒來進行溝通

 

第三章 系統理論

一、此一『超級理論』乃是超級且普世通用的

二、系統理論加上建構主義

三、一種『觀察理論式的』研究法

四、……諸系統所普遍共有的:全社會與它的功能系統

五、生物系統、心理系統與社會系統:就是沒有人的系統

六、關於語言表達與圖像表達的不充分

 

第四章 系統

一、系統乃其所為之事:它們進行『運作』

二、運作產生『與環境之間的差異』

 1. 世界是『無可達及地』遠,而環境是『與系統相關地』近

 2. 在「系統/環境」的差異中進行運作的諸系統

 3. 在「系統/環境」的差異(自我指涉/異己指涉)中,諸系統觀察……

 4. ……環境以及其自身

 5. 一階觀察與二階觀察

三、系統以『自我生產』來製造自身

 1. 他者製造出來的並不是系統

 2. 系統運作,運作,再運作:『具有銜接能力的』

 3. 演化產生分化

 4. 同時(對環境)開放且(在運作上)封閉的

 

第五章 社會系統

一、社會系統乃其所為之事:它們進行『溝通』

二、社會,組織,互動:全都是社會系統

三、唯有社會系統才會溝通:人乃在其之外

四、即使是人的意識,也是屬於外部的

 1. 社會系統與心理系統是分開運作的……

 2. ……但經由『相互滲透』而相互依賴

 

第六章 溝通

一、不屈不撓且在形式上具有彈性的

二、溝通是有選擇性的

三、以兩位行動者的三種行動為例

 1. 行動一,他者的登場:「我認為什麼東西是可以提供作為訊息的?」

 2. 行動二,他者:「我要從中告知什麼東西?」

 3. 行動三,自我登場:「啊哈,我要被告知什麼東西:選擇性的!」

四、溝通的全新見解

 1. 不是人,而是只有溝通才會進行溝通

 2. 沒有訊息的傳遞

 3. 傳送者不再是老大

 4. 沒有相互理解/共識,而是只有差異

 5. 真誠是無可溝通的

五、具體的溝通,以大眾傳播為例

 

第七章 銜接溝通

一、溝通進行,進行,再進行

二、擬行動四,銜接溝通:自我變成了他者

三、具體的銜接溝通,以大眾溝通為例

四、關於溝通的溝通

五、溝通的成功

 

第八章 雙重偶連性與媒介

一、溝通是『極不可能的』

二、選擇是『偶連的』,而且是『雙重偶連的』

三、藉由『媒介』,所有一切都變成有可能的

四、『媒介』使『形式』變成有可能的

五、魯曼的媒介一覽表

 

第九章 意義

一、意義就如同世界一般是無可避免的

二、世界是以有意義的方式被觀察,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在社會上

三、意義的三個面向:世界的三個面向

 

第十章 語言

一、『語音』與『意義』:為了意識與溝通的目的

二、溝通媒介第一號,『社會的繆斯』

三、附論:非語言的溝通──有這種東西嗎?

四、附論(續篇):有的!但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

五、除了『真實的實在』之外,還有一個『第二實在』

六、除了真實的實在的時間之外,還有一個第二時間

七、你的話語是『是的,是的─不是,不是』!

八、是或不是,被騙或者沒有被騙:語言都是一樣的

 

第十一章 書寫文字

一、『視覺性』語言:無可溝通的開端

二、『傳播』媒介第一號,為了更廣泛的溝通

三、擁有書寫文字的社會是『毀滅性地與眾不同的』

四、如此一來,溝通甚至是特別具溝通性的

五、又再產生一些新的實在層面

六、時間與空間的全新意涵

 1. 既是缺席,同時又可以展開溝通

 2. 自我製造出來的社會記憶

七、你「或許」也可以書寫

八、批評:就書寫文字而言,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

 

第十二章 印刷術

一、溝通再一次進行變革

二、印刷品以市場為導向

三、與作者的距離:與權威的距離

四、知識系統化,語言標準化

五、時間寶貴,線性思考

六、對新穎的讚賞

七、愛情是:如同在小說中一般

八、為觀察及全社會的自我觀察而製的印刷品

 

第十三章 電子媒體

一、透過電影、電視與電腦,一切又變得不一樣

二、電影與電視創造出一個『不在場的實在』:它是可信的

三、附論:圖像是『部分外於社會的』

四、電腦溝通:由電腦來進行溝通,還是與電腦進行溝通,或者藉由電腦進行溝通

五、非「權威性的」、反「社會的」、無「意義的」……

六、……以及「無中心的」:將世界溝通與世界社會現實化

 

第十四章 大眾媒體

一、具有特殊社會功能的傳播媒介

二、典型特徵:與大多數的溝通沒有互動

三、科技造成了接觸的中斷:接觸的中斷造就了系統

四、大眾媒體的實在就是兩個實在

五、根本就沒有『扭曲』!

六、「訊息/非訊息」是大眾媒體的符碼

七、一次性使用的易腐壞商品。因此:講求速度!

 

第十五章 新聞與深度報導

一、新聞與深度報導說出『真相』,或多或少是『與時事相關的』

二、赤裸裸的真相被挑選出來:尤其是真實的赤裸

三、一直都在:『對操弄的懷疑』

四、十個『選擇判準』建構出訊息

五、新聞與深度報導是這樣做出來的

 

第十六章 廣告

一、廣告騙人:老實地說

二、並且『協助及教唆人們進行自我欺騙』

三、潛在功能:提供品味給沒有品味的人

四、廣告與流行時尚始終要求新穎

五、廣告如同日常生活文化:強制與自由之間的平衡

 

第十七章 娛樂

一、『真實的實在』開啟了一扇通往「後窗」的窗

二、『第二實在』的訊息

 1. 有著快樂的開頭與結尾的虛構性娛樂:令人信服的

 2. 策劃性的娛樂:可信的

三、文化是這樣學習策劃與觀察的

四、娛樂『再浸透』入我們本來就知曉且所是之事物

五、『詼諧』:推論回到自己身上以及『自我定位』

 

第十八章 大眾媒體(續篇)

一、媒體、人、社會:『結構性耦合』

二、藉由基模與論題進行耦合

三、大眾媒體製造確定性,『社會記憶』

四、大眾媒體製造不確定性,『激擾』

 1. 它們譴責社會的缺失:激擾的

 2. 它們的知識是『模稜兩可的』:激擾的

五、建構實在:真實的建構

六、共識或者非共識,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第十九章 公眾意見

一、公共性意味著:從外部被觀察

二、窺探政治

三、甚至不是意見,而是論題

四、大量的匱乏、衝突與道德

五、對抗複雜性的建構

 

第二十章 全社會的自我描述作為建構:結論一

一、一階觀察與二階觀察,一階模控學與二階模控學

二、建構是無可避免的

三、社會的自我描述:弔詭的

四、……盲點……

 

第二十一章 溝通與全社會的演化:結論二

一、水井中的三塊石頭:系統、溝通、演化

二、溝通與社會:一種演化

三、從遠古,經過高度文化,到世界社會

四、接下來將走向何方?展望

 1. 社會觀察它的未來:風險

 2. 溝通進行演化:無邊無際的

五、魯曼:不斷延續

 

出版後記:引水人之跋/邱炫元

參考文獻

關於插圖

譯名對照表

Anchor 7
序言

台灣中文版前言

 

親愛的台灣讀者,

 

社會,和所有更小型的社會系統一樣,都是由溝通所組成,而且除了溝通之外,別無其他。因此,假使我們想要瞭解社會的話,我們就必須研究溝通,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社會理論家,尼可拉斯.魯曼(1927-1998)如是說。我很開心,可以藉由《魯曼一點通》這本書中文版的問世,與台灣的讀者一同進入溝通之中。

 

魯曼的著作極為複雜,入門不易。讀者可以從哪一本書開始呢?魯曼寫了這麼多書。而且,花費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值得嗎?無論如何--我是如此堅信!--在複雜性的背後,始終有一個明確的、獨到的理論框架,可以開啟一道有助於我們觀察現代社會的嶄新的、自由的視野。這樣的視野不僅可以適用在魯曼與我所居住的德國,同樣也可以適用在讀者居住的台灣。我甚至認為,魯曼的溝通定義對於日常生活而言,是非常有用的。

 

我希望我的書可以幫助讀者深入理解尼可拉斯.魯曼及他的理論,尤其是台灣中文版的問世,可以對台灣的讀者有所助益。我在此誠心地感謝您對此書所投予的關注!並且衷心希望您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樂趣,以及許多知識!

 

瑪格特.博格豪斯

二〇一五年七月 於德國漢堡

 

 

Anchor 8
推薦文

湯志傑(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要讓魯曼的系統理論變得容易,輕鬆就可上手,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讓魯曼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同時卻又不失其原味與深度,就更難了!瑪格特.博格豪斯教授的《魯曼一點通:系統理論導論》不但全做到了,還顯得游刃有餘,讀來更是趣味盎然,無怪乎能在眾多引介魯曼系統理論的書籍中獨樹一幟,在德國書市上與學生間普獲好評,不斷再版。

 

同為魯曼系統理論的愛好者,如今能看到此書中文版面世,我不但感到欣喜萬分,更覺得這實在是件功德無量的事。因為,魯曼系統理論交纏、遞迴的複雜概念網絡與書寫方式,其實對一般讀者立下了相當高的進入與理解障礙。一如作者所言,「沒有基礎知識便想踏入魯曼的世界,因此是相當費勁的」,往往,在閱讀魯曼的許多著作時,「腦袋裡事先存有理論的基礎知識乃是預設的先決條件」。許多對魯曼系統理論的誤解與批評,往往便由此而來。

 

因此,我要特別感謝博格豪斯教授的高足陳吉興先生,獨力出資贊助這本在台灣怕終究是冷門的學術書。同時,我也要向一肩擔起翻譯重任的張錦惠女士,以及榨出時間幫忙審訂的阮曉眉教授致敬。最後,我還想謝謝幫忙穿針引線的邱炫元教授,找到這兩位正牌的系統理論愛好者,讓本書能如同德文原版般深入淺出,達成讓就算毫無相關知識背景的讀者,也可輕鬆掌握系統理論的目標。

 

要完成這樣的知識挑戰,絕對不是就理論解理論便可做到,而有賴引入眾多信手便可拈來的日常實例,引導讀者熟悉魯曼有別於學界一般習慣的概念界定,以及顛覆傳統看法,乍看之下極易先入為主斥之為胡說的觀點。這如何可能呢?在一般的觀念裡,深和淺不正是對立的嗎?兩者同時成立,豈不矛盾?

 

如果我們引入「弔詭」這個系統理論的核心概念,便可了解深與淺是有可能得兼的,而不必然矛盾。弔詭最直接而明白的界定,便是兩者互為條件。換句話說,正是因為能深,所以才能淺,同時也正因為能淺,所以才能深。重點是,弔詭之所以不是矛盾,關鍵在它勇於面對真實的世界,引入了「時間」,就表面的矛盾進行開展,而非滯留在無時間的邏輯裡,以致被自己的擬想所困。依此,如果系統理論的表述始終只能詰屈聱牙、艱深晦澀,而無法講清楚、說明白它究竟在談些什麼,讓一般讀者也能聽得懂的話,那麼這無疑將證明是系統理論本身有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博格豪斯教授的《魯曼一點通》具體證明了,雖然理解系統理論的門檻不低,但只要讀者敢於跨出接觸的第一步,願意使用自身的理性,推敲、思考剛聽或許覺得不習慣甚或怪異、荒謬的觀點,絕對可以理解系統理論在講什麼,乃至日益為其所說服,轉而擁護魯曼敢於與傳統決裂的基進立場。只是,就如「開展」的意象所點明的,「深入淺出」無疑是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而無法一開始便同時成立。而既然是深入淺出,自然就不會是一知半解,那勢必既得對系統理論的全貌有個概觀,又要能深入其理論觀點的核心,乃至論證上的細節。

 

這時,難題可就來了,雖然在語言的表述上,我們大可釐清說系統理論是交纏、遞迴的,但要透過書寫介紹它時,仍不免只能按線性的時間循序漸進。那麼,要如何操作如此複雜而困難的全面性的介紹與引導呢?特別是,當所要介紹的,是一套從差異而非同一或統一出發的理論時,如何才能保持其風格與特色,而不致「扭曲」呢?

 

退休後定居於漢堡,成為自由藝術家的博格豪斯教授,不但充分利用個人的繪畫專長,輔以大量的插圖以增進讀者的理解,同時還發展出一套由點而成線、成面,逐步由淺入深的書寫方式,並把他對書寫方式的反省,反身性地套用到分析魯曼的分析與寫作風格上,把系統理論深刻的洞見,用淺顯易懂的例子和語言,具體例示給讀者知曉。

 

於是,站在博格豪斯教授幫我們釐清了系統理論諸多重要基本觀念此一點的基礎上,讀者將可了解為何系統與環境是組差異,為何說系統理論是從差異而非統一出發;為何只有系統才會進行溝通,是溝通而非人在進行溝通;為何人不是個系統;為何系統理論會採取運作建構論的立場,為何任何的觀察都是建構;為何要談實在的雙重化與二階觀察;系統在運作上封閉,但在因果上卻對環境開放究竟是什麼意思;魯曼與哈伯瑪斯到底在爭些什麼……。

 

進一步,博格豪斯教授幫我們連點成線,逐一交待了魯曼系統理論的探討範圍︰從一般系統(原則)到特殊系統(的運作方式);從全社會到特定的功能系統;從互動、組織到社會;從政治、經濟、宗教、教育、藝術、科學到大眾媒體;從溝通媒介到語言、文字、印刷術與電子媒體等傳播媒介……。雖說這些粗略的線條自然不可能窮盡魯曼系統理論「所有一切」的內容,卻畢竟勾勒出魯曼系統理論的整體輪廓,速描了其可及的射程範圍,讓讀者不致見樹而不見林。

 

緊接著,博格豪斯教授以其專長領域的大眾媒體為例(但又不限於此),闡示魯曼系統理論的實質內容,讓線進一步可連成面,更透過適時注入魯曼別具慧眼的具體分析,讓系統理論整個變得立體起來。因此,讀者將了解到,記憶其實以遺忘為前提;為何大眾媒體會以訊息╱非訊息為符碼,為何新對它來說如此重要;為何大眾媒體的功能在觀察與描述,也就是建構實在,製造激擾,好讓溝通得以繼續銜接下去;而它又是如何透過接觸的中斷而分化出來成為自我生產的功能系統;為何關於社會與世界的一切,我們都是透過大眾媒體知道的;為何根本沒有扭曲的問題;為何論題會比意見還重要……。

 

最後,博格豪斯教授更以《大眾媒體的實在》一書的寫作方式為例,剖析魯曼如何從確定性開始,而結束於詰問此一確定性的合理性何在,或說此一確定性究竟是如何可能的,也就是透過怎樣的運作過程而得以確立下來成為看似穩固的參考架構的分析取徑,展示系統理論如何以反諷的姿態,進行社會學的啟蒙。

 

要提醒的是,正如系統理論的一般原則所揭示的,任何複雜性的化約、任何的簡化,不只可能反而又增加或提高了複雜性,更必定蘊含著「風險」。用白話來說,再棒、再傑出的導論與簡介,終究無法取代原典,《魯曼一點通》自也如此。因此,不但有意對系統理論多點了解的讀者,有必要閱讀魯曼自己的著作,就是只想正確掌握系統理論立場的讀者,也有自行比對本書與魯曼原典的必要。值得讚許的是,博格豪斯教授對此有充分的自覺。他不但引用魯曼不可把地圖與實際地域混為一談的比喻,還聚焦討論了語言的限制,更直接提醒讀者,對於本書的插圖要有「在理論上無可避免是不夠正確的」心理準備。如果二階模控學的看法是對的,觀察終不免要依賴模型與簡化的話,那麼博格豪斯教授無疑提供了一個夠複雜、夠貼切,有著充分自我反省能力的模型。

 

相信讀完本書後,深得其味的讀者將配備有一套強而有力的觀察世界的模型,能從許多新穎的視角重新觀看日常周遭或許再平常不過的事物,而玩味出新意來。從差異與偶連性出發,以功能分析的方法追問有無功能對等項的系統理論,無疑可提供我們許多洞見,開啟新的觀察與描述的可能性,而這勢必又將反身性地引導我們行動與實作的方向與可能性。因此,魯曼把自己的論文集命名為「社會學的啟蒙」,並非誇大之詞,而是恰如其名的反思。不過,在鼓勵大家將二階觀察的視角與方法,具體在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上實驗的同時,我想提醒一下,魯曼之所以能用一套完整且令人信服的系統理論顛覆掉「許多我們非常熟悉的、表面上十分明確可靠的知識」,不單純只是靠運用二階觀察的技術,靠系統理論所仰仗的新區分來看一階觀察而已,而是也十分倚賴他的卡片盒,倚賴他大量閱讀的心得與筆記。換句話說,沒有眾多理論與經驗研究的累積,沒有那些作為二階觀察對象的一階觀察,二階觀察仍是無所施其功的。而既然就社會系統來說,所有的觀察都必定包含在它的觀察對象之內的話,師法社會或說觀察社會就算不是終南捷徑的話,無疑也是條不會錯,終究要走的路。

 

Anchor 11
內文試閱

第十四章 大眾媒體

 

一、具有特殊社會功能的傳播媒介

 

在我們討論過語言,書寫文字、印刷術與電子媒體等「傳播媒介」──所有這些都算是「溝通媒介」(試比較第八章第五節的媒介系統性整理)──之後,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大眾媒體」。在之前的章節中,我們已經按照時代順序介紹過溝通媒介的演化。如今,這樣一個原則將被捨棄。因為大眾媒體絕對不是接續在上述這些媒介之後的下一個發展階段;這裡所要關注的,反而是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與觀點:大眾媒體的特殊社會功能。

 

社會在它從早期的形式一直到現代的演化過程中,始終不斷持續分化,而且與此同時,還有許多諸如政治、經濟、法律、科學與藝術等次系統或者子系統或者「功能系統」逐漸形成,它們都是以自我生產的方式進行運作,並且執行特殊的功能。大眾媒體也屬於這些功能系統之一。大眾媒體建構出一個它自己的社會系統,一個現代社會的功能系統。

 

魯曼的研究興趣在於整體的社會理論。但是,為了檢測他的分析工具,他一個接著一個地在各個不同的次領域中進行操演。因此,諸如《社會的政治》、《社會的經濟》、《社會的法律》、《社會的科學》、《社會的藝術》等專書(試比較之前的第二章第二節)陸陸續續出現。大眾媒體對魯曼而言也是一個可供檢測的領域。他其實也可以將探討大眾媒體的專書命名為:《社會的大眾媒體》;但是,他卻將它命名為《大眾媒體的實在》(1996)。

 

我們到目前為止所討論過的溝通媒介,包括語言、書寫文字、印刷術和電子媒體等等,都是一種媒介,但它們並不是系統;它們服務於心理系統與社會系統(試比較之前的第十章第一節)。而且,它們是屬於大眾媒體的先決條件。唯有當魯曼提到分化出來的功能系統之時,他才會使用「大眾媒體」的概念(試比較1997,1098)。

 

那麼,現在大眾媒體所執行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功能?《大眾媒體的實在》這本書的標題指出了一個核心的命題:大眾媒體的功能在於為全社會觀察與描述「實在」(Realität)。這本書中的第一句話如此表述:

 

「我們所知道的關於我們的社會、關於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一切,都是透過大眾媒體得知的。」(1996,9)

 

這樣一個句子相當聳動。魯曼的大眾媒體理論的核心,就像被包裹在一個核桃殼裡一般,包含在這個句子裡面。我們無論如何都必須準確地解讀這一個句子:我們關於社會與世界的知識來自於大眾媒體──這並非意味著,並沒有其他的知識存在。我們絕對知道某些出自一個除了媒體報導之外的「鄰近世界」(Nahwelt)──好比說,出自與其他人的直接對話,以及出自直接的經驗,例如說,「我給花澆過水了嗎?」──的東西。但是,這類的知識已經不再足夠;它們「僅只揭露出最小限度的(以書寫文字的形式,以及今日可以透過電視來獲得的)知識」(Luhmann in Hagen 2005,81及1997,826)。要由此衍生出必要的、關於社會與世界的認識,是不可能的。就後者這類的知識而言,我們必須仰賴大眾媒體──儘管有著各式各樣隱藏在其中的問題。根據魯曼的第一個句子,大眾媒體傳遞的正是這樣一種「見聞」(Wissen);這裡所要討論的,並不是「意見」(Meinen)的問題:媒體的目標並非在於「製造出一種具有共識的實在建構〔,而是在於生產出〕豐富大量的不同意見」(1996,126)。換句話說,這個句子裡頭同時也包含了這樣一個說法:媒體提供預先規定的見聞,是的,但並不是提供預先規定的意見。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對此做出詳盡的闡述。我們到目前為止根據一般性系統理論的概念──系統/環境、運作、溝通等等──所闡述過的,現在可以用大眾媒體的例子來做更具體的說明。好比說,我們提出的問題是:大眾媒體究竟是如何進行運作,它們根據什麼東西在它們的社會環境中做出選擇,它們在報導中置入了哪些區分?它們的運作方式對社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在第十四章至第十九章中,我們所要討論的核心在於「大眾媒體的實在」;其中,我們同樣也會援引《社會的社會》一書中的說明,並且根據不同的需要,援引魯曼其他的出版作品。

 

二、典型特徵:與大多數的溝通沒有互動

 

魯曼對於「大眾媒體」的定義如下:

 

「所有使用複製的技術手法來傳播溝通的社會設置,都應該被包含在大眾媒體的概念之中。我們首先可以想到的,是藉由印刷術所製成的書籍、雜誌、報紙;但是,我們也可以想到各式各樣攝影的或者電子的複製程序,只要它們是針對尚還無可確定的接收者來製造出大量的產物。即使是透過廣播來予以傳播的溝通,只要它是普遍可及的,也可以包含在這個概念之中。〔…〕

無論如何,這裡的重點在於:在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並沒有出現在場者之間的互動。」(1996,10 f)

 

科技(Technik)扮演了一個關鍵性的角色。技術設備創造出被包含在『大眾媒體』這個概念中的大眾的特徵:唯有透過機器,才有可能出現「複製程序」以及「大量的產物」、「複製」以及大量的「傳播」。這些大眾媒體的產物被傳送給「無可確定的接收者」,也就是說,它們並不允許以個別的方式被傳送,而是必須所有人都可以「普遍」、公開達及的。

 

大眾的特徵很重要,但並不是最主要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在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進行銜接的科技,阻礙了他們之間的互動。在魯曼的理論中,「互動」(Interaktion)一般意味著「在場者之間的接觸」(1997,814)。科技阻礙了互動;傳送者保持為傳送者,接收者保持為接收者。我們也可以將此稱為「單方面的」溝通。兩個主管單位──一方面是出版社、廣播電台與電視台,另一方面是讀者、聽眾、觀眾、公眾──彼此之間並沒有任何直接的進入管道。雖然讀者可以投書給報紙,聽眾和觀眾可以打電話和寫電子郵件給廣播電台與電視台,但這些都是例外,而且,即使他們找到了進入節目的入口,他們很明顯也是作為節目的一個組成部分,被整合進入節目之中。

 

傳送者與接收者之間因為科技造成的接觸中斷,最早是從印刷的書寫文字開始,並且伴隨其持續發生。魯曼將此設定為他所定義的大眾媒體伴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而開始出現的時間。口語溝通與手寫文字的溝通曾經是而且直到今日依然是直接的接觸,它們唯有透過直接的接觸才會成功。相對地,大眾溝通唯有透過接觸的中斷才會成功。

 

「正是印刷術如此大量地複製書寫文字產品,以致於所有溝通參與者之間的口語互動都被有效地且可見地排除出去。使用者充其量只有透過量化的方式:透過銷售數字,透過收視率,但並不是以抵制的方式,才能讓人察覺到自身的存在。這些讓使用者得以現身的量化數字,可以被標示出來並且被詮釋,但卻無法透過溝通被回送到使用者身上。」(1996,33 f)

 

換句話說,在大眾媒體的情況下,互動是絕對被排除出去的,但是,溝通卻絕對不會被排除出去。大眾媒體的過程就是溝通的過程。媒介系統的目的在於「傳播溝通」,它服務於「大眾溝通」(1996,10與13;試比較之前的第六章第五節)。在新聞學與溝通科學中,偶爾會出現一種觀點,認為「大眾溝通」的概念是一個畸形的概念,因為傳送者與公眾之間所進行的過程,因其片面性而不被允許標示為「溝通」。對此,魯曼有著另一種不同的看法。在這裡所發生的事情,與魯曼對於溝通的理解以及他對於溝通的定義完全吻合。如同我們在之前的章節中已經闡述過的一般,參與在溝通的三位元選擇過程中的主管單位,既可以是社會系統,也可以是個體。換句話說,他者/傳送者的角色可以好比說假定為一家出版社、一家電視台、整個媒體系統,或者也可以假定為一個單一的新聞記者;自我/接收者的角色則可以假定為一個公眾族群,或者一個單一的接收者。尤其是在大眾溝通的例子中,我們甚至可以更清楚且更完整地想像這三種選擇的過程(試比較之前的第六章與第七章,尤其是插圖6.1與插圖7.4)。

 

溝通,有的,互動,沒有──這界定出了什麼稱得上是大眾媒體,以及什麼稱不上是大眾媒體的界限:

 

◆書籍、報章雜誌、廣播電台以及電視台,都屬於大眾媒體,這非常顯而易見。

◆「互動電視」也屬於大眾媒體,雖然它的名字裡有著互動兩個字。因為「互動」在這裡所標示的,僅僅只是透過科技所擴展出來的使用功能,並不是傳送者與諸接收者們之間直接的互動。

◆相對地,網路並不屬於大眾媒體。魯曼在一次的訪談中提到:「網路並不是大眾媒體」。網路雖然廣為大眾使用,但是許許多多的直接互動發生在電子郵件、聊天室、論壇以及部落格中,這使得網路被排除在大眾媒體之外:

 

「即使網路被廣泛大量地使用為媒介,但是網路連同其溝通的可能性卻不是大眾媒體,因為它恰恰不是單方面的技術溝通,而是可以被個別使用的。」(Laurin 1997)

 

三、科技造成了接觸的中斷:接觸的中斷造就了系統

 

媒體提供者與公眾之間的直接互動,已經被居中介入的科技──印刷機器、錄音錄影裝置、複印和傳播裝置、傳送與接收設備等──所中斷。此所造成的後果影響深遠:首先,由於這樣的中斷,一個自己的、分化出來的大眾媒體功能系統得以產生;一個在魯曼的系統論意義上的系統,以自我生產的方式並且根據系統/環境的差異來進行運作。

 

「對於大眾媒體系統的分化而言,其決定性的成就可以說在於傳播技術的發明,這些技術不僅省下了在場者之間的互動,並且為了大眾媒體自己的溝通而將互動有效地排除出去。」(1996,33;文中粗體字的部分為瑪格特.博格豪斯所強調。)

 

那麼,假使傳送者/他者與接收者/自我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直接接觸的話,將會發生什麼事?雙方都是自由的,不需要考慮到對直接的面對面做出反應。傳送者可以選擇、告知、印刷、書寫、言說訊息,指出他們想要什麼以及希望怎麼做。接收者同樣可以不受拘束地進行選擇、接收、修正、詮釋、批評或者甚至拒絕。當然,每一方都有他自己的選擇決策,可以根據另一方來進行調整,因為每一方基本上都對溝通能否實現抱有興趣;傳送者希望被閱讀、被傾聽、被看見,接收者希望可以閱讀、聽見、看見某些東西。媒體提供者因此必須建構和擴充一套縝密複雜的綱要裝置,建構和擴充各種範疇與類型、格式與標題、融資與銷售管道、人事與企業的組織,並且透過公眾研究與市場分析來守護這一切──簡短地說:發展出一個媒體─系統──,來確保他們的告知確實可以實現。

 

「根據計畫所進行的溝通能否成功,已經不再是仰賴於〔經由直接溝通來進行回送的過程〕。因此,在大眾媒體的領域中,一個自我生產的、自我再生產的系統得以產生。」(1996,34)

 

「一方面,由於直接接觸的中斷,溝通的高度自由獲得了確保。由此,產生了溝通可能性的過剩,唯有在系統內部透過自我組織以及透過系統自己的實在建構,這樣的過剩才可以獲得控制。另一方面,這裡有兩種選擇因素會產生作用:發送意願和收視興趣,這兩種因素並無法以中央統合的方式來予以協調。生產出大眾媒體溝通的組織,乃是仰賴在對於可期望性與可接受性的臆測上。這不僅導致了標準化的過程,同時也導致了其綱要的分化」。(1996,11 f)

 

環境指涉的中斷,乃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功能系統得以建立的先決條件,這並不是大眾媒體系統的特殊之處。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所有的社會溝通系統上,而且我們再一次重申,此一事態之所以發生,其背景在於社會的複雜性變得如此之高,以致於如今有許多特殊系統逐漸形成,來因應各種不同的功能。這裡一個普遍通用的公式是:「透過複雜性的化約來提升複雜性」(1997,507)。或者,如同在之前的第四章第三節第四項中所引述的:「複雜性的化約乃是提升複雜性的條件」(2002b,121)。具體而言:大眾媒體之所以能夠達成如此之多的成效,是因為它們可以充分劃定界限,專心致力於一個特殊的功能──實在的建構以及為社會做出社會的自我描述──上。

 

事情是這樣的:「一個系統的分化,以及對環境指涉的斷絕,乃是確保界限,使系統得以建立自身複雜性的先決條件。」(1997,1350)

 

「透過複雜性的化約來提升複雜性」這個表面上看似弔詭的陳述,我們已經在魯曼的許多其他不同作品中,好比說,在關於媒介(並非:大眾媒體;試比較第八章第三節及第八章第四節)之成效的討論中碰到過:媒介(例如說,一場棋賽)藉由下述的方式來化約複雜性:棋賽規則僅容許在棋盤上走出某些特定的棋步,並且排除其他所有棋步。此外,媒介也經由在規則內激發創造出無限多種的遊戲變體,來擴展複雜性。

 

相關書籍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