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9
滄海桑田立體書封
9786267485569_bc1
9786267485569_bi1
9786267485569_b1
9786267485569_b2
9786267485569_b3
9786267485569_b4
9786267485569_b5
9786267485569_b6
9786267485569_bf

滄海桑田

大臺南兩大內海的環境變遷

吳建昇 著

 
 
 
規格:14.8× 21×1.5cm/彩色 224頁/平裝
ISBN:978-626-7485-56-9

2024年12月30日上市

定價480元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內容簡介

《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3輯

以「臺南400」為主題規劃的《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3輯,內容蒐羅地理環境、西拉雅族群、道路交通變遷、住宅建築、城隍信仰及庶民飲食文化等,透過文字書寫、圖片影像記錄,盤點臺南這塊土地流轉百年的市井風華。

本書以「滄海桑田」為名,就在於呈現臺南兩大內海-倒風內海及台江內海的環境變遷,也就是由水域空間浮覆成為陸地的過程,嘗試以時間為縱軸,從歷史文獻或地圖資料,盤點臺南兩大內海在地理環境上的變化,顯示在地形地貌的改變及其影響,讓讀者對古今大臺南的地理變化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

 

大臺南海岸線的地理環境變遷,可以說是「滄海桑田」的最佳案例,過往臺南西側近海地區曾有兩大內海──即「台江內海」與「倒風內海」,不過這兩大內海卻在19世紀以後已陸化成地,過往曾經浩瀚千里、商艘雲集的潟湖水域,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漸消失,原有環境地貌被聚落、魚塭、農田所替代,原來依附兩大內海生活的民眾百姓,有的跟著海岸線西移遷徙到近海地區,更多的是與大環境變遷而共生共存。

 

此外,過往在臺南外海曾經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離岸沙洲,早期較著名的有北鯤鯓、南鯤鯓、馬沙溝、青鯤鯓、加老灣、隙仔、北汕尾、一到七鯤鯓,近百年則有王爺港汕、青山港汕、網子寮汕、頂頭額汕與新浮崙汕等,不過隨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目前僅存網仔寮汕仍屬離岸沙洲,其他大小沙洲或已經與陸地相連,亦有已消失不存。這是臺灣歷史上地理環境變動最激烈的地方,這些地景、地貌與人群生活的改變,可以說是大臺南、或說是整個臺灣島的「滄海桑田」。

Anchor 10
作者簡介

吳建昇


後山台東出生,祖籍台南市將軍區北埔(四埔吳)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


主要從事台南地區文史調查相關研究,博士論文為《道光三年以前台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之研究》,著有《府城守護者──台南合同廳舍的時空記憶》、《驚濤戰府城──海賊王蔡牽在台南》等專書,並著有〈祀典興濟宮春秋二祭之祭典紀錄與解讀〉、〈日治時期臺灣官民對應旱災之初探〉等論文,曾主持《臺南玉井竹頭崎油礦坑文史調查研究計畫》(2024台南市博物館委託)、台江國家公園歷史水道及其相關設施探查計畫(2020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等研究計畫,並參與《新港奉天宮志》、《新營太子宮羅天大醮志》、《七股鄉志》等廟宇鄉鎮聚落志書之撰寫。

Anchor 6
目錄

市長序

局長序

前言

 

第一章  早期以前兩大內海的環境變遷

大臺南的地質歷史

 在1萬年以前台灣島的西南隅

 在冰河時期與數次海進海退之間

有關兩大內海的早期歷史

 在兩大內海周圍的原住民族群

 早期外人在兩大內海間的活動情況

 

第二章  台江內海及其周圍地方的環境變遷

17世紀的台江內海

 荷蘭人最初在台江的觀察

 荷蘭時期在台江的經營與陸化

 鄭氏時期在台江的經營與陸化情況

1823年以前台江內海的陸化及其影響

 清初以來台江內海浮覆的背景

 清初以來台江內海浮覆的情況

 原住民土地的發展狀況

1823年以後台江內海的陸化及其影響

 道光三年後台江周圍的行政區劃

 台江浮覆後的溪道河川

 台江舊聚落的巨大衝擊

 台江浮覆地的拓墾、二次移民聚落與械鬥衝突

 官府及墾戶在台江浮覆地開發的角色

 國賽港、竹筏港水道與府城三郊

 台江內海周圍糖鹽產業的歷史發展

小結

 

第三章  倒風內海及其周圍地方的環境變遷

17世紀的倒風內海

 在倒風內海北段的蚊港

 在倒風內海中段的內連桁

 在倒風內海南段的倒風港

 倒風內海西側陸地與外圍沙洲

倒風內海的逐漸陸化及其影響

 蚊港水域的陸化與八掌溪水道、鹽水港港汊

 在內連桁水域的陸化與急水溪舊水道

 在倒風港水域的陸化與急水溪南流

 倒風內海西側土地與外圍沙洲的發展

小結

 

結語

 見證臺灣史上地形變動最劇烈的區域

 環境變遷是自古以來持續迄今的狀態

 歷史紀錄最完整的潟湖水域

 人群移居拓墾最劇烈的區域之一

 在台江內海的各種產業風貌

 依水而生的各種民俗文化

 

注釋

參考文獻

Anchor 1
市長序

坐擁臺南400,展望府城未來!

 

  1624年荷蘭人渡洋來臺,在今日的安平古堡處建造「熱蘭遮城」,開啟臺南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貿易航線中的重要據點。這不僅象徵大臺南走入世界舞臺,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一環,來自不同族群的先人在這塊土地上互相影響、磨合,隨著時代更迭,累積出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基,自本人上任以來,便以「讓臺南躍升為文化科技首府」作為市政推動願景,企圖營造更多城市文化亮點,讓臺南活躍於世界舞臺之上。持續推動建構系統性的「臺南學」文化庫,乃是讓臺南文化紮根的重點工作之一。

  以系統且多元性建構「臺南學」基礎文化庫為目標的《大臺南文化叢書系列》延續自《南瀛文化叢書》,數十年來蒐羅整理臺南在地人文史地、工藝文化、歲時禮俗、宗教信仰、常民生活等文獻資料,邀集各領域專家學者實地走訪,深入田野調查,展開研究計畫,透過梳理文化脈絡,將臺南文化的豐富性與多樣性詳實紀錄。即將於2024年底出版的《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3輯,延續第12輯以「臺南400」主題發想,以「大臺南地區環境變遷」、「平埔原住民族」、「府城建築」、「交通網絡」、「城隍信仰」、「常民飲食文化」等六個面向,撰文《滄海桑田──大臺南兩大內海的環境變遷》、《穿越400年認識西拉雅族(文化篇)》、《府城住宅400年》、《臺南道路交通誌》、《爾來了──四百年來臺南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臺南好食》等六本專書。試圖為臺南四百年來的珍貴文化資產留下文字紀錄,進而提升全民視野,紮根臺南,放眼世界。

  回顧2024的大臺南,「臺南400」紀念活動緊鑼密鼓地展開。率先由2024臺南燈會於年初揭開序幕,緊接著臺南國際音樂節、紅球行動、臺南文化創意博覽會、臺南設計展等。以「城市發展」、「慶典活動」、「民間響應」等三大主軸,透過各類型態的展演,邀集全民共同響應,這不僅是回顧先民走過的400年足跡,更要進一步展望未來,讓臺南繼續在世界舞臺發光發熱!

 

 

臺南市 市長  黃偉哲

Anchor 3
局長序

精煉臺南,沉香百年!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多年來持續投入「臺南學」系統基礎文化庫的建構,邀集各領域的專家學者,由各文化層面挑選研究議題,進行深度的在地文化調查、多方蒐羅爬梳文獻、展開研究撰寫計畫,以期在日益變遷的本土文化環境中,保存大臺南文化史料,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大臺南文化叢書》延續《南瀛文化叢書》,已出版專書87冊。此叢書從不同視角論述、爬梳歷史,擺脫生硬的教條式書寫,實踐公眾歷史論述,重建地方社會與人群集體記憶,強調大眾史學的重要性。結合公眾之力,不斷挖掘,強化臺南文化的深度與廣度,精煉出獨一無二的臺南文化底蘊。

  2024年11月出版的《大臺南文化叢書》第13輯,特別邀請吳建昇、段洪坤、蔡侑樺、曾國棟、謝貴文、張耘書等六位老師執筆,以「滄海桑田」、「西拉雅族」、「府城建築」、「臺南道路交通」、「城隍信仰」、「常民飲食文化」等六個主題,重新梳理臺南四百年來之重要歷史脈絡與文化價值,並對臺南這座城市記憶、文化底蘊進行提取與轉化。

  由吳建昇老師撰文的《滄海桑田──大臺南兩大內海的環境變遷》,嘗試以時間為縱軸,從歷史文獻或地圖資料,盤點臺南兩大內海在地理環境上的變化;段洪坤老師則透過《穿越400年認識西拉雅族(文化篇)》引領我們認識西拉雅族的社會與家庭制度、飲食、漁獵、信仰、服飾與歌舞文化等;臺灣因其特殊之地理條件與歷史發展,累積多樣的住宅文化,蔡侑樺老師以《府城住宅400年》為題,以留存的宅第類「文化資產」為中心,帶領讀者認識400年來出現在「府城」及其周遭區域多樣的住宅文化;《臺南道路交通誌》由曾國棟老師執筆,論述臺南400年來的交通要道與先民生活概況;臺南是全臺城隍廟數量最多、歷史最久、類型最多元的地區,謝貴文老師的《爾來了──四百年來臺南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爬梳四百年來臺南城隍信仰的發展與變遷;民以食為天,臺南幅員遼闊,依山臨海,多樣的地理環境與宜人的氣候孕育了豐饒的物產,張耘書老師特地獻上《臺南好食》,從產地到餐桌,讓你細細品嘗一道道令人驚豔的臺南美食。

  臺南歷史悠久、文化豐沛,具有不同於其他城市的獨特魅力與價值,在時代的演進,新舊文化的交融之下,創造出新型態的人文智慧城市,呈現全新的城市面貌與獨一無二的歷史價值,讓臺南豐厚的文化底蘊,越陳越香!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局長  謝仕淵

Anchor 2

前言

 

 

「滄海桑田」,這是指大海變為陸地,或稱陸地淪為大海,這是指一地環境有巨大變化,或引申比喻為世事無常,人事變動劇烈。

 

大臺南海岸線的地理環境變遷,可以說是「滄海桑田」的最佳案例,過往臺南西側近海地區曾有兩大內海──即「台江內海」與「倒風內海」,不過這兩大內海卻在19世紀以後已陸化成地,過往曾經浩瀚千里、商艘雲集的潟湖水域,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漸消失,原有環境地貌被聚落、魚塭、農田所替代,原來依附兩大內海生活的民眾百姓,有的跟著海岸線西移遷徙到近海地區,更多的是與大環境變遷而共生共存。此外,過往在臺南外海曾經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離岸沙洲,早期較著名的有北鯤鯓、南鯤鯓、馬沙溝、青鯤鯓、加老灣、隙仔、北汕尾、一到七鯤鯓,近百年則有王爺港汕、青山港汕、網子寮汕、頂頭額汕與新浮崙汕等,不過隨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目前僅存網仔寮汕仍屬離岸沙洲,其他大小沙洲或已經與陸地相連,亦有已消失不存。這是臺灣歷史上地理環境變動最激烈的地方,這些地景、地貌與人群生活的改變,可以說是大臺南、或說是整個臺灣島的「滄海桑田」。

 

然而,有關台江內海與倒風內海的消失,乃至於離岸沙洲的消失,一般認為這與臺灣西南沿海洲潟地形的演變模式有關,亦即這是自然環境緩慢改變的結果,其變化過程不易被時人所發現,原因有應為地震、土石流、山洪暴發、河流堆沙、潮汐漂沙等,甚至可能受到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不過實際上,人類活動卻可能加速這些自然作用的變化,或者就是造成這些環境變遷的主因,像是:上游過度開發卻未做好水土保持,在內海周圍進行魚塭、鹽田等侵入性的開發,溪河上游興築水庫以致減少下游的泥沙堆積,沿海居民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防風林被砍伐導致沙源吹向內陸,在沿岸興築堤岸或消波塊以減少海浪衝擊等。尤其,近年來伴隨著大型公共建設的興建,像是嘉南大圳、鐵路、高鐵等工程,這些工程都容易破壞原有的地形、水文,造成自然環境的劇烈改變。換言之,造成一地環境變遷的因素很多,有些與自然因素有關,有些是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不過最有可能是同時受到自然或人類活動的多重影響。

 

本書以「滄海桑田」為名,就在於呈現臺南兩大內海-倒風內海及台江內海的環境變遷,也就是由水域空間浮覆成為陸地的過程,嘗試以時間為縱軸,從歷史文獻或地圖資料,盤點臺南兩大內海在地理環境上的變化,顯示在地形地貌的改變及其影響,讓讀者對古今大臺南的地理變化有初步的認識與了解,本書十分仰賴方淑美《南瀛地形志》、黃文博《南瀛探索》、楊宏裕《大臺南的地形》、顧雅文《尋溯:與曾文溪的百年對話》等書籍,以及李文良、曾品滄、戴文鋒等的論文,希望在諸多前輩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對大臺南兩大內海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而除前言與結語外,本書大抵分為三個章節:首先探討早期的地質歷史與環境變遷,即探討大臺南早期「嘉南內海」的形成,乃至荷治初期以前兩大內海的大致情況;第二章先以「台江內海」為主體進行論述,首節從17世紀荷治時期的發展變遷談起,而因1823年曾文溪改道造成台江內海的大規模陸浮,之後兩節就以此為斷限,分別探討1823年以前及1823年以後台江內海陸化及其影響;最後在第三章以「倒風內海」為主題進行論述,一樣從17世紀荷治時期的發展變遷談起,不過因倒風內海未有明確大範圍改變的時間點,因此就只敘述倒風內海逐漸陸化及其後續發展影響。然本書受限於研究時間、文獻史料和個人能力不足,文中遺漏舛誤之處必然不少,當有待將來進行田野調查及更完整深入的研究工作,惠請諸位先進前輩不吝指教。

相關閱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