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阡陌路 寫盡萬言書
走過四十年 遍及兩百國 高達百萬餘字
這一套「眭澔平看見世界報導文學創作全紀錄」分為八冊:
看見海洋 探險報導文學
飛越海闊天空:心航海時代四部曲(神遊篇)
看見紅樓 傳記報導文學
紀實千古回聲:三毛的三百七十五把鑰匙(人物篇)
看見變遷 台灣報導文學
展閱時代脈動:採訪人生歷史情懷(寶島篇)
看見初心 世界報導文學
行遍阡陌大地:卑微角落高貴靈魂(全球篇)
看見歷史 大陸報導文學
站在天安門前:看天田學生對話錄(神州篇)
看見禁地 奇幻報導文學
探索未解之謎:元宇宙神秘古文明(解碼篇)
看見草根 鄉土報導文學
刻畫紅塵群像:粉寮末代遷村廟會(都更篇)
看見人生 心靈報導文學
圓融美夢成真:幽默催眠潛能開發(勵志篇)
具體呈現一位資深傳媒文化人眭澔平,四十年真實豐富的社會見聞與生命歷程,留下了他踏過時代蛻變的軌跡。
透過勤於且擅於寫作的文筆,以其所學的文史學歷、所做的新聞資歷、所走的世界經歷,全方位記錄下的既是一個人的行動,也是一個時代的脈動。
在報導文學的創作上,所有的題材和內容都來自其真實的生活體驗觀察,不論台灣廟堂之上還是鄉土底層的社會現象,或是全世界主流文明還是原始偏遠的部落文化,盡情揮灑開闊的體驗歷練,完整留下淬鍊文字的生命足跡和真誠忠實的彙整紀錄。
在文體上,有時事評論小品、敘事抒情散文、長中短篇小說,也有人物評傳、影視劇本等多元形式;報導文學小說內容風格則涵蓋歷史小說、科幻小說、鄉土小說、新聞小說、傳記小說等等不同多變的類型。我們卻處處可以看出他充滿人文關懷的報導文學,一本寫作初衷,從來也未曾動搖改變過。
✽ ✽ ✽
行遍天下 看盡沉浮 真純初心 情牽海內
眭澔平1985年考入電視新聞台擔任記者工作到今年2025年,橫跨整整四十年,當他旅行採訪完成現今地球上的兩百多個國家、造訪過上千個城鄉村鎮、相遇交流過上萬個民族人種之後,到底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他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一定有很多好看好聽的經歷文章,講無數個《一千零一夜》也訴不盡、道不完。
特別是他兼具記者、作者、學者、旅行者、藝術文化傳媒工作者的五重身分,觀察審思的視角詮釋出的報導文學是何等多元開闊又細膩深刻,教人感動。讀者展閱眭澔平行遍天下、世界阡陌大地的軌跡,最為撼動心靈的是他挖掘出在這顆星球上許多極端卑微被忽略的角落裡,竟然藏著一個個最高貴純淨的靈魂。有如司馬遷在《史記‧伯夷列傳》裡提到的那種「蠅附驥尾而行千里」的境界,喚醒我們始終懷抱敦厚真誠的初心去看待人生內外在的世界。
眭澔平
第42屆時報文學獎得主,以共同生活14年蹲點精神病院,寫出《來去龍發堂》得到報導文學獎。從《公園:高三親情17歲》投稿師大附中校刊,到20歲寫《青訪》登上中央日報副刊頭題,後考入電視新聞主播記者採訪報導兩岸以至全世界,至今48年的報導文學創作生涯就如同摯友三毛48年的一生同樣傳奇精彩。
讀萬卷書
台大歷史系畢業、中美英三國博士,橫跨文化人類學、社會經濟與醫學。目前擔任台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教授、國家一級心理師與針灸推拿經絡專業中醫師、澔平三毛旅行文化博物館館長。已出版超過50餘本文學音樂影音著作。
行萬里路
當選第6屆中國當代徐霞客大旅行家,已完成全世界258國家地區和台灣319鄉鎮田野調查旅行攝影紀錄7000小時,持續建立雲端人工智慧大數據旅行見聞文創全紀錄資料庫。具備潛水飛行登山馬術航海等國際領隊導遊專業執照。
第23、36、38、47屆廣播電視節目與新聞金鐘獎(1988-2012)
第5、11、14、15屆流行音樂與傳藝金曲獎(1993-2004)
第16屆上海國際音樂節銀獎(2002)
第34屆電影金馬獎主持人(1997)
台灣全省美展漫畫類首獎(1972)
台灣大學演講辯論雙料冠軍(1979)
第8屆青年友好訪問團員(1981)
台灣大學校徽美術設計首獎(1983)
馬來西亞共五屆亞洲八大名師激勵講座(2008-2012)
第57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金獎(2024)
千禧年由媒體票選為全台灣2300萬人最羨慕的人生(2000)
蔚藍導讀:行遍天下看盡沉浮,真純初心情牽海內
自述:笑釀行腳全球吟詠的音符
眾生有情不變的初心
四個世界街頭衝突的惡,因真情而恆久精煉我們的初心
日內瓦的黃昏――群眾之死
高麗寒流――從光州到臺北
漢江風雲初探――誰是群眾之首
漢江風雲二探――我獨家專訪盧泰愚
心靈有情不變的初心
四個世界智慧教誨的善,因真情而恆久榮耀我們的初心
恆河對話錄――在窮鄉僻壤裡的高貴靈魂
大藏般若之旅──拉薩河犛牛皮筏浮生錄
一葉菩提――印度菩提迦耶奇遇記
親身釘上十字架――巡禮哥林多前書愛的真諦
生活有情不變的初心
四個世界城鄉流轉的夢,因真情而恆久縈繞我們的初心
橫斷蘇聯――東行從莫斯科、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到伯力
放逐美麗與哀愁――西行的西伯利亞到東歐鐵路
歐風花語――浪漫英法西之藏紅潮、杏花雪、水仙浪、梧桐雨、春藤海、橄欖風
品之紀念――商品、物品、人品的紀念品
死亡有情不變的初心
四個世界驚駭遭遇的愁,因真情而恆久呵護我們的初心
尋親墨西哥――亡靈節踏上恐怖鬼娃島
靈蛇救亡錄――斯里蘭卡巨石山頂上的貪生怕死
非洲綁架命懸一線――人類起源地的滅亡之旅
麥地那夜奔――小寶寶乖乖睡,叔叔抱你最後一程
人世有情不變的初心
四個世界奇幻重逢的喜,因真情而恆久凝聚我們的初心
選美――八年後重逢的哥倫比亞男孩
異鄉人別離我而去──躲在暗夜哭泣歌吟的女孩
重回努比亞――地震給生命一抹留白的美
蒙古喪子老夫婦的替身重聚――我在戈壁有個家
荒地有情不變的初心
四個世界氣候變遷的悲,因真情而恆久溫暖我們的初心
氣候變遷下的海豹母子――北冰洋極地即刻救援
即將消失的南極帝王企鵝――最後一次聽我唱歌
北極影舞者――愛斯基摩夢幻的冰雪奇緣
尋夢撒哈拉――七年不下雨的蒲公英
行遍天下看盡沉浮,真純初心情牽海內
――美國蔚藍人文堂 楊蔚藍
從一九八五年眭澔平參加公開招考進入電視新聞台擔任記者工作到今年二○二五年,剛好橫跨整整四十年。我們會非常好奇當他旅行採訪記錄完成現今地球上所有的兩百多個國家、穿梭出入過上千個城鄉村鎮、相遇交流過上萬個民族人種之後,到底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他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一定能筆耕硯田,寫出很多既好看又好聽的實境文章,講無數個有如《一千零一夜》的傳奇經歷點滴也絕對訴不盡、道不完。
特別是身為「五者」的他,兼具記者(主跑者、主播者、主講者、主持者、主管者)、作者(寫作者、創作者)、學者(讀者、師者、研究者)、行者(旅行者、修行者)、藝術文化傳媒工作者(講者、演者、歌者、舞者、武者、慈善社工志願服務者)等等的五大類十八條斜槓身分,觀察審思的視角詮釋出的報導文學是何等多元開闊又細膩深刻,教人身心靈都深受感動。讀者展閱澔平行遍天下,踏過世界阡陌大地的軌跡,最為撼動心靈的是他挖掘出這顆星球上,在許多被忽略的極端卑微角落裡,竟然隱藏著一個個最高貴純淨的靈魂。有如司馬遷在《史記.伯夷列傳》裡提到的那種「蠅附驥尾而行千里」的境界,一方面提醒我們要站上「巨人的肩膀」,跟著前輩大師思辨成長學習;另一方面也喚醒我們要知行合一,「跳出舒適圈」邁出世界行腳,一再虔敬地向全球的卑微角落裡,那些始終懷抱敦厚真誠初心的高貴靈魂致敬。
眭澔平巧思慧心地將本書來自全球二十四篇原創的報導文學,圍繞在世界六個不同的切入角度――街頭衝突的惡、智慧教誨的善、城鄉流轉的夢、驚駭遭遇的愁、奇幻重逢的喜、氣候變遷的悲,共六段各四則共二十四篇恆久真實深情的經歷故事,如同他以「五者」的十八條斜槓角色,親身實地縱橫經緯,穿越世界阡陌路,敞臂奔赴寰宇地球村,深入淺出全方位探索、詮釋、玩味。仔細閱讀眭澔平的文章,讀者會發現在世界報導文學「行者無疆」的領域裡,他的「五者」是遵奉師法並融合了兩千五百年來,古道照顏色在中華文化夙昔的「五大典型」:春秋孔子、漢司馬遷、唐玄奘、宋蘇軾、明徐霞客。
如同前輩作家朱西甯生前,曾特撰專文盛讚眭澔平的文章 (見於一九八九年眭澔平著作《看天田》推薦序):
「哀而不傷,慟不喪志,是中國正統文學的開闊氣質。……訴苦無苦相、哭窮無窮相、言愁言恨無惡相。……句句字字於我皆感戚然而有親。」
西甯先生以鍾阿城的「三王」《棋王、樹王、孩子王》來比擬澔平的上品文筆;現在一再反覆展讀,竟發現眭澔平既細膩又開闊的報導文學,更像是「台灣全球人文行動版的村上春樹」(Taiwan Murakami Har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