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9

中國三部曲

THE CHINA TRILOGY

蔡東杰著

 
 
規格:16×23cm/總共950頁/單色/三冊平裝+書盒
ISBN:978-986-99196-1-6

 

2020年8月12日上市

定價1000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內容簡介

將中國拉進世界  從世界重新理解中國

站在世界格局的轉捩點上  深入理解剖析中國的必讀著作

隨著中國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我們既須探究其內涵,更需要積極尋找更有意義的客觀切入點,纔能深入理解其未來前景。

本系列將透過兩千年、四百年、一百年之不同長度視野,由「大歷史」角度重構中國歷史進程。

 

 

本系列包含下列三本書:

 

中華帝國    傳統天下觀與當代世界秩序

Chinese Empire: Tianxia Tradition and the Future of Modern World Order

由西元前二二一年秦統一六國所奠下之帝國框架基礎,在兩千餘年後的今日,應當如何加以理解,又能否作為未來某種可能之「中國中心」體系參照物?本書將聚焦秦漢、隋唐、滿清等三大帝國時期,既回首爬梳過往,亦藉此將目光投向未來。

 

帝國之翳    十六至十九世紀中國與世界之碰撞

The Self-Sheltered Empire: China Clashed with the World in Modern Age

面對漂洋遠到的西歐列強,長期作為東亞強權的中國,何以看似不堪一擊,或至少左支右絀?本書不僅將重新審視鴉片戰爭前後的中西互動關係,更試圖將時空拉到三百年前的十六世紀,從雙方最初接觸之發展,一窺帝國傳統視野之微妙缺口。

 

冷戰、霸權秩序與兩岸外交

Cold War, Hegemonic Order and Cross-Strait Foreign Relations

將目光拉至最近的過去,兩岸關係雖是中國問題核心所在,實則卻僅是全球結構下的因變數。本書將嘗試解析以下疑惑:究竟冷戰如何奠下當前兩岸互動之基礎?以美國為中心的冷戰秩序又如何影響其間曲折起伏?我們又應如何放眼未來?

Anchor 10
作者簡介

蔡東杰 TSAI TUNG-CHIEH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酷喜讀史,長期聚焦於破除因各種中心觀所致之視野偏狹,迄今著作甚豐,除十餘冊關於外交史與東亞研究學術專書、與上百篇文章散見各主要學術期刊外,近年來並致力以深入淺出文筆,在歷史、論述與群眾間搭構理性之對話橋梁,普獲好評肯定。

著有《穆希卡:全世界最貧窮也最受人民敬愛的總統》、《遠西掠影:十六世紀以來的歐洲與世界》、《蹣跚走來的民主:歐洲歷史中的非主流制度與現代普世價值》、《政治啥玩意》等書。

Anchor 6
目錄

中國三部曲之一

中華帝國:傳統天下觀与當代世界秩序

中國三部曲:序

引言與綱要

  再次從中國出發

  研究中國外交之時代意義與重要性

  本書結構與段落安排

背景:漫長的再崛起之路

  前帝國時期的中國外交

  第一帝國與中心觀的形成

  文明融合與第二帝國

  地緣環境變遷下的第三帝國

  近代涉外關係與後帝國格局

傳統:現實的建構主義

  中心觀與華夷思想的建構

  朝貢機制之演進與運作

  中國中心體系的現實與虛構

前提:先安內再攘外

  規模性政治壓力與危機

  分權式結構的必然性與問題

  對外擴張與體系建構

特色:中國式戰略觀及其作為

  中國棋盤與佈局邏輯

  以威望為主的政策反饋設定

  羈縻與和戰策略交叉運用

挑戰:大轉型後的內外部結構

  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衝擊

  國際結構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國

  新思潮引導之結構轉型

趨勢:持續變遷中的中國與世界

  歷史演化之起承轉合

  當前中國崛起的背景與發展

  中國特色成分與崛起之潛在影響

現狀:當前中國之潛在戰略佈局

  現狀政策路線及其發展

  戰略積極化之軌跡與潛在演進趨勢

  帝國可能性與世界秩序之未來

未來:重返朝貢體系?

  當代帝國研究與中國崛起

  中國之帝國未來與可能範式

中國三部曲之二

帝國之翳:十六至十九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序曲:遲來的遠航

一四○五 從太倉到古里

獨一無二的旅程

蒙古人遺產

朝貢體系之近代樣態

一五○九 從里斯本到麻六甲

舊世界與新時代

歐洲人的全球征途

東亞海盜騷動

一六○一 從澳門到北京

來自遠方的陌生人

火炮與傳教士

白銀貿易與中國

一七九三 從倫敦到承德

質變中的東亞與歐洲

新天朝及其敵人

帝國陰影下的十全武功

一八三二 從格拉斯哥到廣州

走下神壇的天朝

白銀與鴉片

戰爭資本主義

一八六○ 從克里米亞到北京

為了打開門戶的戰爭

新世界裡的中國

條約體制時代來臨

一八九四 從伊犁到漢城

兩難困境下的中國

藩屬危機與體系動搖

大門口的敵人

一九○五 從東京到武昌

新帝國主義瓜分浪潮

門戶開放與排外

從文化帝國到現代國家

終章:平行世界的終結?

中國三部曲之三

冷戰、霸權秩序與兩岸外交

從莫斯科到遠東  一九一八─一九四九

新時代、新蘇聯與新中國

國共的合作與分流

大戰陰影與安內攘外之挑戰

平壤之秋  一九四九─一九五四

猶豫不決的超級強權

屈從現實壓力的革命家

柳暗花明又一村

獨立與依賴  一九五五─一九六○

主權合法性競賽

歧路:走向獨立與深化依賴

三角關係質變及其影響

第三世界  一九六一─一九六五

美蘇兩極結構之鬆動

升溫中的邦交戰

不平靜的南方邊界

北京與曼哈頓  一九六六─一九七六

布拉格、珍寶島與華盛頓

國際地位大逆轉

從兩條線到一大片

關係正常化  一九七六─一九八一

後強人時期來臨

三角關係再度質變與重塑

兩岸外交消長之深化

巨變前夕  一九八二─一九八九

向錢看與外交理性化

冷戰三角最後一幕

統一問題之進展與挑戰

後冷戰  一九八九─二○○七

陰影下的新時代

慢慢走出去

另一場最漫長的戰爭

 

邁向戰國時代  二○○八迄今

 

畫上句點之冷戰秩序

中國崛起與美中區域對抗

不確定之世界均勢

 

後記

Anchor 1
中國三部曲序

中國與歐洲的交匯,不只對雙方來說,對世界史而言也絕對是一件大事。

在沒有航空器提供快速運輸途徑,也沒有人造衛星可俯瞰地球,將世界各區域一覽無遺之前,位於歐亞大陸兩側的中國與歐洲,彼此幾乎隔著永遠不可能觸及對方之遙遠距離。儘管如此,早自西元前二世紀起,一條在一八七七年後才被德國探險家李希霍芬定名為「絲路」(Silk Road),穿越草原、沙礫、綠洲與荒漠的無名路徑,便以今日的西安作為起點,極其艱辛且充滿冒險犯難精神地慢慢向西延伸過去。與如今常見道路完全不同,這條跨國大道多數未經人工整理、沒有指標與里程碑,更因缺乏有效管理以致不斷重蹈「公共財悲劇」,在搭便車者與若干刻意破壞份子之威脅下,時斷時續,但在貿易商超人意志與貪婪動機堅持下,路徑末端最終觸及地中海東岸,包括大馬士革、君士坦丁堡以及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等地。

橫亙大陸走了七千多公里路,終究僅到了歐洲家門口,還差一步之遙。

與最初常識不同,後來人們發現,經歷超過一千年以上演化,所謂絲路早就超越一開始的路徑與規模,除了陸上通道之外,從西太平洋緣海穿越麻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直抵非洲東岸,商人不但將絲路展延至陸地外圍,甚至建構起一個涵蓋整個歐亞大陸之海陸貿易網路;這個網路在十三世紀末「蒙古時代」中臻於高峰,至於鄭和在一四一三年第四次遠航時抵達肯亞,則迎來了最後一波高潮。其後,隨著明朝轉而採取戰略收縮政策,草原蒙古勢力逐漸式微,蒙兀兒帝國主要侷限在次大陸北部,主導伊斯蘭世界的鄂圖曼帝國聚焦於突破基督徒的東歐防禦線,支援絲路之動能也日益下降。

在鄭和死於一四三三年第七次遠航途中之後,中國的海外活動雖軋然而止,幾乎就在同時,位於歐亞大陸另一端邊陲之蕞爾小國葡萄牙,卻啟動了海上探險事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奮鬥,達伽馬船隊在一四九八年繞過好望角,筆直朝向印度航去,從而掀開了歐亞大陸東西方關係的歷史新頁。

一五○五年二月二十七日,頂著一大堆頭銜自封為「蒙上帝洪恩,大海此岸的葡萄牙與阿爾加維國王,大海彼岸的非洲之王,幾內亞領主,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波斯與印度的征服、航海與貿易之王」的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發下一道敕令,要求其遠征隊在印度建立一個永久性帝國,並以此控制整個印度洋的貿易。關於這個國家的雄心壯志與豐功偉業,在此就不多提了,重點是,隨著海上戰火持續蔓延與香料貿易之強烈誘惑,葡萄牙人乃橫渡孟加拉灣,然後從安達曼海南下前往馬六甲;一五○九年,繼兩百年以前的馬可波羅,歐洲人再度於此和中國人相遇。一五一三年,鄭和船隊抵達肯亞的一百年後,馬六甲要塞司令布里托派出一支船隊,成為首批抵達中國的歐洲人;四年之後,身兼藥劑師、作家與航海家身分的皮萊茲,則是近代以來西方第一個進到中國內地的官方使者,甚至曾到北京覲見明武宗。雖然葡萄牙最終未能與明朝建立關係,一五五三年占領之澳門,仍成為它在此後四百四十六年間,經營亞洲的重要據點。

話說回來,葡萄牙人來到亞洲,雖是中國與歐洲互動的一個關鍵時刻,實際上對雙方當下歷史進程影響有限。直到三個世紀後,隨著歐洲挾工業革命提供之新能量,再度推動新一波全球化浪潮,其結果既徹底顛覆了雙方在全球結構中的相對位置,亦帶來迄今人類或已無可逆轉的發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中國從原先居於睥睨天下自視甚高之帝國寶座,一度苟延殘喘於滿目瘡痍、瀕臨存亡之邊緣,近期則因其「再崛起」跡象而受到普遍關注:究竟中國在過去數百年的大轉型中扮演著何種角色?影響其應對策略與興衰起伏之主要因素何在?我們該如何去重新審視中國與整個世界之交流互動?又應如何去預測判斷中國的下一步作法?甚至藉此分析並預測世界秩序內涵之未來走向?

前述之一連串問題既充滿思考趣味,也具高度研究價值,進入新世紀以來,更吸引無數人加入討論行列。在此,一方面不希望落入以管窺豹之窠臼,亦期盼能拉開足夠歷史縱深,從愈發宏觀視野來捕捉完整之發展輪廓,個人嘗試透過「三部曲」之寫作設計,由遠而近來進行討論。在第一部中,主要先回到中國歷史本身,從西元前二二一年奠下之帝國框架雛型,以及其中最具代表性之若干個案,以長達兩千年之歷史長河作為背景,設法歸納並抽離出中國傳統之內、外政策原則。接著,在第二部中,則延續前述中國與歐洲之間,最初雖僅短暫有限交集,終究各自埋下關鍵性伏筆之歷程,描述雙方自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之碰撞,及其激發出之正負火花。最後,第三部試圖聚焦自二十世紀初迄今,在整整一百年當中,中國如何面對沉重之外部環境壓力,與既有世界結構和秩序之間如何妥協互動,又如何以過去四十年來經濟發展累積之能量,影響自己與全球之未來發展。

總的來說,個人雖希冀透過「兩千年、四百年、一百年」之視野釐清與轉換,逐步將目光聚焦至當下與可能之未來,但如同牛頓的名言「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這一系列思考與書寫當中,也將努力汲取前人積累之智慧與思想啟發,並期盼以此拋磚引玉,讓更多人能正面理性地觀察此一問題。

是為序。

 

 

蔡東杰

二○一九年己亥暮春

於台中抱樸齋

相關閱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