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nchor 9
政治啥玩意-立體書封-高解析
9786267457115_bc1
9786267457115_bi1
9786267457115_bi2
9786267457115_bi3
9786267457115_b1
9786267457115_b2
9786267457115_b3
9786267457115_bf

政治啥玩意

民主國家公民必修的第一堂課

What is Politics?

A Very Beginner’s Guide to Modern Democracy

蔡東杰著

 
規格:16 × 23 × 2.6cmcm/360頁/單色/精裝+書衣
ISBN:978-626-7457-11-5

 

2024年9月20日上市

定價480元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內容簡介

民主危機當下 全民必備基本政治常識

簡單易懂 史上最暢銷的政治入門書

輕鬆帶您走入政治世界

二十週年紀念版

 

面對近在咫尺,卻似乎一點都摸不透的政治黑洞

面對漫天飛舞,經常被濫用誤導的政治名詞

面對似是而非,政客舌燦蘭花般詭辯式的思考邏輯

政治究竟是什麼?

 

本書試圖提供一種客觀的俯瞰視野

讓您可以輕鬆地擁有看透世局未來的敏銳眼光

3段式進階、10個基本概念、8組對立視野、100個關鍵詞

 

作為當代政治主流,在民主世界中,最弔詭又虛幻的景象無非是:一般人雖因為擁有了投票權,大大被拉近了與政治的距離,事實上,對相關運作的常識卻往往一知半解,甚至存在大量明顯之誤會,從而埋下彼此吵嚷不休的伏筆。

為了彌補這個落差,破解隱藏在政客們艱澀難懂修辭背後的密碼,本書試圖從人類社會自然演化的歷史角度出發,幫助讀者們輕鬆地瞭解「政治」生活的來源、制度設計的理性基礎,以及它到底在日常生活當中發揮了哪些影響力,更重要的是,我們又該如何透過正面理解政治,藉此掌握自己的未來。

 

政治真的沒那麼難懂!

 

✽✽✽

 

猶太裔德國哲學家 馬克思(Karl Marx)

在任何時代中,統治階級的觀念往往正是主流觀念,這亦未控制社會上主要物質力量的階級,同時也掌握了主要的知識力量。

 

美國開國元勳 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由於人愛好權力,因此若將權力賦予多數,多數一定會壓迫少數,反之若將權力賦予少數,少數也不會放過多數。

 

愛爾蘭裔英國政治家 柏克(Edmund Burke)

政治運作應遷就人性,而非人的理性,理性只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而且絕非是最大的部分。

 

美國前總統 卡特(Jimmy Carter)

利益團體在美國政治中是一個擾亂的因素,它扭曲了我們的目標,並且使國家利益不再是我們個別利益或特別利益的總和。

Anchor 10

蔡東杰 TSAI TUNG-CHIEH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酷喜讀史,長期聚焦於破除因各種中心觀所致之視野偏狹,迄今著作甚豐,除十餘冊關於外交史與東亞研究學術專書、與上百篇文章散見各主要學術期刊外,近年來並致力以深入淺出文筆,在歷史、論述與群眾間搭構理性之對話橋梁,普獲好評肯定。

著有《穆希卡:全世界最貧窮也最受歡迎的總統》、《遠西掠影:十六世紀以來的歐洲與世界》、《蹣跚走來的民主:歐洲歷史中的非主流制度與現代普世價值》、《政治啥玩意》、《瘋狂的年代:世界大戰源起與全球秩序未來》、《戰爭的年代:西方國際關係之歷史與理論爭辯》,以及中國三部曲:《中華帝國:傳統天下觀與當代世界秩序》、《帝國之翳:十六至十九世紀中國與世界之碰撞》、《裂變中國:冷戰、霸權秩序與兩岸外交》等書。

Anchor 6
目錄

卷首語:讓我們輕鬆走入政治世界

 

矛盾:政治現實與政治學教科書勾勒的理想

衝突與秩序:我們究竟要什麼?

本書目的:深入淺出瞭解政治過程

 

上篇  幾個基本概念的再審視

 

社會:群聚性定居生活型態與政治的起源

 渾沌未明的歷史開端:聚居現象

 資源稀少性與生存利益:集體行動的邏輯

 部落:長期共同生活的起點

 

制度:分工合作、組織化及其悲劇

 制度源起:定居性社會型態及其需求

 為什麼要有組織:無政府狀態的詮釋

 效率:分工架構的設計前提

 人性:組織分工的內在衝突與掙扎

 組織運作關鍵:政治責任的追究

 

領袖:菁英甄補之必要及其引發的權力問題

 寡頭鐵律:少數統治的始終不變

 正當性問題:為什麼是他們這些人?

 權力:政治中最具爭議的副產品

 真命天子抑或公僕:民主觀念下的階級倒錯

 

國家:處於現實與迷思之間

 被迫的緘默:政治順從力的來源

 政府與人民:統治者進行動員的來源與限制

 劃地自限:確定群體的範圍

 主權:只有被承認才能存在的怪事

 集權與分權:現代國家構成背後的思考

 

民族:共同體的想像與神話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概念的起源

 團結:民族主義的對內用途

 擴張:民族主義的對外用途

 民族國家的終結?

 

革命:政治反動之結構必然性與其困境

 革命來源:不公道、不滿與社會變遷

 正當性危機:被統治者不滿與革命爆發

 造反與革命:目的論與不同的定義詮釋

 改革:體制內的革命選項

 

民主:看似理所當然之概念發展

 回歸人類價值:民主的起點及其優勢

 現代資本主義體系:個人主義的歷史背景

 城邦政治:民主的古典原型

 從保護式民主到發展式民主

 人民:被邊陲化的政治核心角色

 

選舉:目標是希望選賢與能

 公民:誰該被保護?誰又有資格投票?

 代議政治:根本不民主的主流民主觀念

 誰來當家:不同的票數統計結果

 理性與盲目:逛著政治大街的民眾

 

政黨:政治集體行動之現象、角色與影響

 拉幫結派:政治生活中的自然集體性

 政黨體系:被過度簡化的社會多樣性

 政府:政黨競爭之政治結果

 迷失與衰微:無可避免的不歸路?

 

制衡:如何防止權力不被濫用

 內閣制:副署、倒閣與解散國會

 總統制:固定任期與三權分立

 司法審查:經常被忽略的一環

 複決與民調:由下而上的消極監督設計

 

中篇  從對立視野中反覆思考

 

理想與現實:平行線還是有交叉點?

 進階目標:既要淺出,但更須深入

 一個既真實又虛幻的世界

 理想:人類勇往直前的動力來源

 現實:或許是殘酷而讓人無法接受的

 擺盪在理想與現實之間

 

人民與政府:到底誰才是政治生活的重心?

 脫離自然的人類與其所創造的國家

 政府的出現:通往不平等的道路

 絕地大反攻:當代民主的源起及其邏輯

 萬能政府與民主噩夢

 一個被迴避的問題:政府可以取消嗎?

 

民主與獨裁:人治與法治的界線何在?

 權力及其引發的問題

 從民主到獨裁:早期政治發展的普遍路徑

 從獨裁到民主:當代政治發展的邏輯趨勢

 民主vs.獨裁:消失不見的一段爭議

 

群體與個體:社會生活的真正意義究竟為何?

 政治哲學中對於「人」的論辯

 三段式交錯跳躍的思想演進歷程

 時代環境背景與人類的選擇

 第三條道路?

 

左派與右派:面對環境挑戰時該怎麼辦?

 意識形態中的左邊與右邊

 右派的形塑:保守主義及其根源

 協調:自由主義的出現與影響

 反撲:社會主義與左派的思想主張

 後意識形態時代來臨?

 

總統與內閣:哪種是比較理想的制度安排?

 人們是如何進行制度選擇的?

 內閣制:邁向現代民主的漸進過程

 總統制:掙扎於傳統邊緣的現代制度

 制度間辯論與制度變遷問題

 

企業與國家:管理人群的動力是否正在變化?

 遊說與施壓:利益團體的源起及其影響

 資本主義結構下國家體系的質變

 新社會與新挑戰

 企業併購國家:迷思或警鐘?

 

全球與區域:人類的政治疆界將如何變遷?

 全球化vs.區域主義:新時代的挑戰與回應

 區域主義的源起與動力

 虛擬化:夾縫中的國家該何去何從?

 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爭辯

 

下篇  給未來新世代的備忘錄

 

反省:現實世界中的問題及其挑戰

 重頭檢視被揠苗助長的民主發展

 參與民主vs.菁英民主:誰才是真民主?

 選舉、媒體革命與權錢政治

 黨爭:注定吵翻天的不理性惡爭

 政府超載:當代民主的大麻煩

 

期待:從浮現中的蛛絲馬跡去思索未來

 變數一:教育程度提昇與社群發展

 變數二:全球化對國家主權的挑戰

 變數三:網路民主與全球治理模式

 變數四:資本主義體系的調整轉化

 

結尾與開始:寫在二十周年之後

Anchor 1

讓我們輕鬆走入政治世界

 

眼前這個時代看來科學如此昌明,我們身處的世界卻依舊存在高度的「超現實」特徵,甚且彷彿有些「假做真時真亦假」的味道;政治範疇就是個最好的例子,至少我如此認為。例如一九四八年,歐威爾在《一九八四》這本充滿諷刺、又處處潛藏真知灼見的反烏托邦小說中,不僅藉由「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這一連串虛構口號,將現實政治場域裡頭的矛盾表露得淋漓盡致,甚至天才洋溢地創造出「雙重思考」(doublethink)概念。根據他的說法,所謂雙重思考的特徵是:

 

知道又不知道;

意識到赤裸裸的真相,卻又說出仔細構築的謊言;

同持支持兩種相牴的意見,且明知兩者彼此矛盾,卻又兩個都相信;

用邏輯對抗邏輯;

聲稱自己崇尚道德,卻又做出違反道德的事;

相信民主是不可能的事,卻又擔任其守護者;

忘記必須忘記的事,必要時將記憶找回來,接著又迅速忘記。

 

從某個角度看來,這難道不是存在於當下政治世界的「真實」嗎?

 

雖說自十九世紀以來,從歐洲大陸一隅出發,透過無數革命先賢烈士前仆後繼地呼籲、吶喊、衝撞、狂飆,乃至奮不顧身流血犧牲,終於迎來眼前這個到處高舉「人民當家作主」大旗的新時代,不過,真說到政治,或許大家還是直覺將它歸類成「衙門裡一小撮人的事」。問題是,倘果真如此,那麼多人加上那麼些年忙活了半天,究竟改變了些甚麼?真的有所改變嗎?又或者,是否我們所爭取到的改變還不夠?若此,未來又該如何繼續走下去?還有哪些改變是值得繼續奮鬥的?為了解決至少是自己心中一連串盤旋不去的疑惑,也為了對台下傳道授業對象負責,更期盼拋磚引玉聆聽各位腦力激激盪,於是自問自答且自說自話地寫完了這本「懺悔錄」。

 

以下,就先跟各位分享幾點個人心中疑惑與思考的初步結果。

 

矛盾:政治現實與政治學教科書勾勒的理想

 

到底「政治」是個什麼東西?

 

相信對於這個問題,絕大多數人都是有點懂,又有點不太懂。

 

各位所以自認有點懂,或許因為當大家把當前政治局勢或其牽扯的社會問題拿來茶餘飯後閒聊時,看似許多人都能娓娓說來、頭頭是道,甚至俯耳悄悄傳遞一些少為人知又難言究竟的內幕秘辛;但是,捫心自問有時又覺得不太懂的原因,則是一旦這些話題扯上若干政治專有理論名詞,往往爭執了半天卻極少有人真能搞清楚說明白這些詰屈聱牙的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這時,人們多半不是乾脆跳過它們,便是選擇直接從主觀立場和媒體議論內容來望文生義。

 

話說回來,政治和它所涉及的概念真的這麼難懂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先說明一件事情,也就是我們在這本書裡頭所要說明的其實是「政治」,而不是「政治學」。儘管難免會提到若干政治學者的名字,或運用到一些政治理論名詞,但解釋這些名詞之目的絕不是要大家去懂得什麼叫「政治學」,而只是因為這些名詞既偶爾充斥在媒體報導、名嘴高談闊論,或濫用在一堆無聊政客的唇槍舌戰之中,如果一點都不瞭解其真正涵義,結果當然只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換言之,如果讀者們不嫌棄,個人不僅希望輕鬆簡單地帶領大家走進政治世界,亦期盼能傳授一點防身術,讓各位不會隨便被巧言令色迷惑。

 

儘管如此,並不是說「政治學」不值一提(畢竟這是本人學術專業所在);在此要強調的是,正如同我們從小將在學校裡所學的內容大致分成「自然科」與「社會科」一樣,很明顯地,所謂社會科或者社會科學最大的挑戰就是,我們其實永遠無法從所觀察的對象中去得到結論,因為例外始終存在;這既是社會科學一直在理論與實際之間存在差距的緣故,這個差距也讓許多人訕笑學者不過是一些根本跟現實脫節,只會講空話的人(或者是一隻訓練有素的驢)而已。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個人認為,第一個原因來自某種「理想性」;其實,每個人都有理想,研究者也是如此,關鍵是他們(或我們)經常忘了所謂理想得靠持續努力與時間來達到,既非本來就該存在,且經常努力也難有收穫。其次則可能是源自某種想法上的「僵固性」,也就是某些人會突然忘了歷史不僅一直在前進與演變中,且根本不存在終點問題(除非接受有世界末日),因此在與時俱進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時,往往並無「最好」而頂多只有「較好」的辦法,所以,倘若認定自己所學的理論乃解決問題之最好途徑,一旦情勢變遷,與現實脫節之麻煩自然也隨之而來。

 

當然,我們絕不能因噎廢食地排除政治學的重要,畢竟它是幾千年來透過無數智者努力,藉由長期觀察社會現實結果所累積出來的涓滴心得與建議,就算無法解釋清楚所有的政治問題,也沒辦法為人類未來指出明確道路,甚或下意識地迴避政治現實,畢竟站在這些「巨人的肩膀」上,可以提供大家一些思考起點,由此設法理清自己到底要什麼與不要什麼。因此,本書還是試圖利用若干政治理論作為引子,一方面幫各位瞭解其本來面目,亦藉此釐清一些我們共同面對的政治問題與困境。

 

衝突與秩序:我們究竟要什麼?

 

事實是,當大多數人被問到對於「政治」的印象時,諸如:骯髒、貪贓枉法、包庇徇私、政商勾結、充滿利益交換,或甚至「只是少數政客在玩的遊戲」、「我不知道,反正跟我也沒有關係」……等等,可能是最常聽到的答案。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答案總歸起來其實就是「黑暗」和「衝突」這兩個印象。

 

如果我們再問大家到底想過著什麼樣生活的話,那麼諸如:穩定、社會井然有序、政治清廉、經濟蒸蒸日上、世界和平、國泰民安、「最好股市天天破歷史高點,人民根本不用繳稅」……等則是可以想見的答案。總而言之,人們顯然都希望過著「明亮」而有「秩序」的生活。

 

問題這不就出來了嗎?

 

既然過著無憂無慮、悠閒快樂的日子乃「民之所欲」,為何我們好像一直只能被迫在鎮日擔心受怕的社會裡過活?何況是在一個所謂「民主」的時代當中?為什麼看似充斥黑暗與衝突面的政治世界始終籠罩著我們?那些少數黑心自私者,到底如何取得控制我們的權力,又透過怎樣的政治方式來控制我們?難道就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抑或根本不存在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究竟是理想真的離我們太遙遠?又或者只是我們不懂如何去築夢踏實?

 

面對前述疑惑,首先必須說明,本書對於那些參與實際政治過程的政治人物,多半以政客(politician)而非政治家(statesman)稱之;儘管這個名詞不無貶意,且所謂政治家也未必不存在,但所以大量使用政客這個稱呼的原因是:第一,自古至今為滿足私慾而參政者確實如過江之鯽,多到政治家猶如鳳毛麟角萬中無一,致使兩者根本不成比例,當然,當我們用政客來形容政治人物時,希望政治家們切莫妄自菲薄;第二,正如卡萊爾提倡的「歷史除了為偉人立傳,甚麼都不是」之「英雄史觀」般,我們並不否認確實存在許多帶領人們度過難關的聖賢先哲,但英雄崇拜既容易使人盲目,歷史上更充斥無數利用這種崇拜心理創造出來,最終禍國殃民的「假英雄」,因此,諸如「政治家」這種英雄式封號雖然可用於蓋棺論定,對於現實人物仍應謹慎避用。

 

至於在釐清「政治」與「政治學」,以及「政客」與「政治家」之間的關係與差異後,接下來,便請各位跟著本書來進行一場政治之旅了。

 

本書目的:深入淺出瞭解政治過程

 

進一步來說,選擇寫作這麼一本書,或許也不單單為了自我解惑而已,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所具備之特徵及其潛在的種種挑戰,也在撩撥作者的理想性衝動之餘,彷彿只有一吐為快才能紓解壓力。

 

充滿激盪與紛擾,被霍布斯邦稱為「極端年代」的二十世紀雖已隨風而逝,人類仍似乎繼續被困在一股瀰漫全球的迷霧中,某些舊價值與制度(例如國家體系與若干所謂傳統道德)正遭到劇烈撼動,或至少出現明顯鬆動現象,更重要的是,一些新問題也跟著出現了。例如柯司特便指出,目前我們所處的這個特殊歷史時期之特性是:組織普遍瓦解,既有政治與社會制度逐漸喪失其正當性,人們一方面傾向於根據「相信自己是什麼以及要什麼」來重新進行組織,具有交換功能的全球網路則提供了一個打破傳統排他藩籬的重要工具,正建構著一個更大的群體。換句話說,當前的社會正陷入網路(全球化)與自我(分子化)的兩極對立結構當中。講得更清楚一點,也就是有愈來愈多的人們,雖對既有制度產生疏離或排斥的反體制傾向(政治冷漠感不斷瀰漫開來),卻似乎又正被吸納進一個更具力量且更為普遍的體制(也就是全球化的世界)當中。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結果雖使愈來愈多人自認是可游走四海的「世界人」,但他們其實仍是無法超越國界的「政治人」。

 

沒錯,類似困境確實是整個二十世紀政治生活的常態。

 

正如眾所週知,隨著全球競爭態勢愈發劇烈,政府被賦予的各種功能也跟著水漲船高,例如美國聯邦官員便從二十世紀初的八十萬,一路擴張到如今超過兩百八十萬,加上州與地方公務員更逾二千二百萬人。光從表面上看起來,官僚機制的膨脹當然會帶來政府權力的擴張,但相對地,由於教育與生活水準普遍提昇,人民自覺性上升也不斷造成衝撞體制以爭取更多權利的結果;更甚者,在現代電訊科技(特別是電子郵件與無線手機)的推波助瀾下,人們乃可藉此獲得反體制的更大力量,從而使得萬能政府(讓政府擁有更多介入人民生活的能力)與民主理論(讓人民獲得更多制約政府自主性的機會)的對立,成為當前最難解,但往往被忽視的政治習題之一。

 

由此衍生的問題包括:人們究竟該如何去安排並處理彼此關係?目前國家體制的問題在哪裡?人民與政府之間應該存在著何種更為理性的關係?政府理應具備的權力上限在什麼地方?人民又應該怎樣去保衛自己的基本權利?政府應該如何調整組織以便於滿足社會的集體需求?而前述組織調整對人民將產生什麼影響?人們又該如何去因應這些影響?

 

上述一連串問題,不僅構成今日世界各地許多政治衝突的焦點,而無法根本加以理解或缺乏理解途徑的結果,也在許多社會中帶來政治冷漠感或疏離感,並使更多人們選擇以逃避、厭棄或放棄思索作為解決辦法,若非「冷眼不旁觀」(對政治不感興趣,甚至覺得政治醜陋不堪,但除閒聊批判之外,更無積極作為),便是自我放逐地「被牽著鼻子走」(成為某些政黨或個人的忠誠支持者)。

 

作為政治研究者,更因始終對人類未來抱持著正面期待,個人既不同意民主政治理論乃是前述一連串問題的所謂「標準答案」,也不奢望光靠一己之力能找到什麼具真知灼見的指引。相反地,我只希望從更客觀的角度出發,帶領大家(不管有無興趣,這或許都是無法迴避的道路)走一趟政治的「進化之旅」;一方面瞭解人類為什麼會組成社會,以及如何不斷從挫折中去學習更好的組織方法,更重要的還是,個人深切期盼對人類的未來,提供一個稍微另類確或許更具建設性的思考出發點。

 

最後,雖然在儘量使用非學術性的白話字眼之餘,還是免不了要用到一些專業用語;在儘量使用更加平易近人的語調之外,還是不可免俗地要提些難懂得要命又無聊的理論;在儘量塑造活潑氣氛之餘,有時還是得庸人自擾一般地掉進讓人枯燥苦惱的邏輯黑洞中;但我還是要告訴各位讀友們:

 

政治真的很重要!

 

它真的不是那麼難懂!

 

更絕對與我們的未來休戚相關!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塊兒出發吧。

Anchor 2
結尾與開始

寫在二十周年之後

 

一本淺談政治現實與民主理論的入門書,能夠在書肆中持續存在超過二十年,對個人而言不僅是一種珍貴無比的鼓勵,更帶來滿滿的感動。

 

談及本書寫作緣起,且讓時間回到一九八七年。

 

當時,正值台灣政治轉型的關鍵轉捩點;這年七月,政府正式宣佈解除自一九四九年持續近四十年的戒嚴令,剛剛將台灣推向民主的新起點,翌年一月因為蔣經國猝然去世,又在終結了長期強人政治時期之餘,讓漫天硝煙霎時充滿了這個權力真空狀態。同樣在這個轉捩點上,我花了六學分修完「政治學」這門必修課,幾乎讀光了當時市面上所有教科書,卻依舊感到懵懂無知。抱著滿肚子疑問,目睹杭廷頓所謂「第三波民主化潮」席捲世界各地,數年間潮來又潮去,雖然稱不上見多識廣,畢竟政治研究乃個人專業所在,且觀察事物愈多,愈發感受到某種「超現實」氛圍(理論與現實環境之明顯脫節)四處瀰漫。至少為了正面對決腦中揮之不去的困惑,更為了不希望在課堂上誤人子弟,我開始構思一個主要目的在跟自己對話的寫作計畫。

 

本書的最初版本,是由左岸文化出版社陸續在二○○三和二○○五年出版的《政治啥玩意》和《政治啥玩意2》;其實最初的構想是三部曲,分別為基礎篇、進階篇和未來篇,但因才學有限,寫完前兩部分就擱筆了。二○一三年,在暖暖書屋邀請下,基於準文庫本輕薄短小、容易入手之出版構想,我將原先八萬字的第一冊《政治啥玩意》刪到六萬字左右,出了一個「十周年紀念版」,儘管更輕鬆易讀了,總覺得離原先的想法也更遙遠了,心中不無遺憾。還好此時收到來自北京世紀文景出版社的邀請,他們希望出一個兩冊合訂本,於是在整合所有篇幅後,趁機也將當初沒講完的「未來」補充了些許進去,於是一個十八萬字的較完整版本,便在二○一五年以簡體字形式出現了。

 

接著,為饗台灣讀者,以北京簡體版為基礎,我在二○一八年重新整理出一個「十五周年全新完整修訂版」;修改方向除了增列大量註釋(主要補充書中引用大量各國學者之背景資料),同時針對當初為普及閱讀目的,在用詞上過於口語化的問題,希望增加文筆的流暢度(雖然離理想還很遙遠),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幫二○一七年出版不久的《蹣跚走來的民主》補回前傳,並冀盼為這十餘年來自言自語的思索之旅,畫上一個暫時但完整的句點。五年又過去了,在這次的「二十周年版」當中,個人一方面努力收斂原先部分稍嫌憤世嫉俗、尖酸刻薄的語句,繼續增補了一些必要註釋,但大致上維持了既有表達框架,也算是再次自我肯定吧。

 

無論如何,如同馬可波羅在獄中的感嘆:「我還沒講出想說的一半!」即便以本書近二十萬字的篇幅,加上續集《蹣跚走來的民主》的十三萬字,依舊不可能把所有想講的事情都說個清楚明白;當然,個人大可寫個百萬字鉅著,巨細靡遺(或囉哩吧嗦)地交待好所有觀念、制度和歷史的來龍去脈,問題是恐怕沒幾個人有耐心地把它看完,更何況對於「政治」這件事,永遠是剪不斷且理還亂的。

 

假使各位已經瀏覽一遍本書,應該不難發現,我們正處在一個不甚完美的政治世界裡頭;儘管比起過去確實好了一些,離真正的「理想」顯然還有一段很遙遠的距離。在此,深切希望大家能根除「比爛」的不良政治習慣;即便政客們在遭受批評時常會習慣性轉開話題地說:「你們看其他人也如何如何」或「其實以前更怎樣怎樣」,重點是:如果跟別人都一樣,跟以前也沒什麼不同,我們辛苦推動政治改革,然後把這些傢伙選出來又到底是為了什麼?

 

不過,受到政客「比爛」手段影響而被轉移注意力的人還真不少。

 

在此誠摯向各位建議:不要管現在是否比過去好多少,而是要問我們未來到底要什麼,現在的制度又能不能滿足我們所要的。借用經濟學的理解角度,這正是個標準的「需求-供給」問題,如同本書一再重申,政治制度本即必須是一個能夠滿足人類需求的合理安排。問題是:人類的需求究竟是什麼?這些需求又該如何被合理地滿足?這不但是本書希望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的焦點,也是全體人類必須共同解決的問題。

 

在涉及人類的「需求」部分,看來還算是個簡單的問題,因為大家無非都想過著某種「穩定且不虞匱乏的生活」;其中,所謂穩定指的是社會秩序與安全能長期被維繫下去,不虞匱乏則最起碼是指大家都能吃飽喝足的狀況。只不過,問題要真這麼簡單就好了,因為像過去「帝力與我何有哉」的君權制度,甚或像大鍋飯式社會主義制度,都大體能滿足這樣的要求,為什麼它們仍紛紛被迫解體或轉型?

 

顯然還有別的問題存在。

 

正如前面提過的,人類的生存所以發生問題,並非完全源自地球環境無法提供充足生存要件的緣故,同時必須考慮到群體競爭造成的社會效應。舉例來說,一個與世隔絕且自給自足的山居部落,可能會因為突如其來的異族入侵而遭到滅絕;兩個原本和睦相處的國家,可能會因為若干問題無法妥協而在邊界線上相互殺戮;更別提所謂的族群衝突、階級鬥爭、商場戰爭,甚或是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換言之,由於同時作為「感情的動物」(人類無法避免去作出不理性的情緒性反應)與「進步的動物」(人類傾向不斷透過創造發明來滿足自己的物質慾望),都使得人類之間的衝突根源早已超越最原始單純的生存問題,從而一再對自己創造的制度帶來挑戰。

 

由此帶出一個重點:制度的合理性乃是隨著人類不同階段的需求,以及智識程度不斷提高而持續地在變遷當中。例如,在沒有各種現代化家電產品、社會福利與公共建設的情況下,人類在神權與君權階段也曾有過寧靜安詳與太平盛世的日子,即使現在一些處在海洋上或人跡罕至處,物質條件相對缺乏的島國或山村人民,亦絕不能主觀地認定他們因此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嗷嗷待哺,相對地,在那些看起來物質生活豐饒的所謂先進社會中,卻不時出現所謂「文明病」(一天到晚看心理醫師)或高度「痛苦指數」(覺得生活壓力大到幾乎無法承受)。可見不僅「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且治病前也得先看過病因和症狀,絕不可一帖藥方走天下。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個合理的制度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還有兩個前提要講清楚:首先,我們絕不能否認世界各地人類發展程度參差不齊的現實,更重要的是這個現實絕不隱含著是非判斷,也就是說,發展落後並非是個「道德錯誤」;其次,我們也必須正視世界各地人類在地理環境、歷史背景與風土民情都截然不同的現實,在尊重文化多樣化的前提下,去除被莫名優越感引導的不正當比較觀點。如果各位接受這兩個前提,答案就昭然若揭了,亦即: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發展程度與社會背景,去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制度。

 

或許有人認為這個答案太滑頭了,或者根本不算是個答案。事實就是如此:每一個人與有緣生活在一起的每一群人,其實都會自然產生屬於自己的特性出來,就像到朋友家去拜訪,除非是電腦設定下的機器人世界,你能想像所有家庭的裝潢與家庭成員互動模式完全一模一樣的情況嗎?進一步來說,就算模仿乃是進步的捷徑,也反映人類的學習本性,即便你認定別人家裡的裝潢擺飾或生活方式相當有特色,就算決定效法,未必會全盤照抄吧。

 

這正是本書希望告訴各位的重點之一。由於我們正處在一個以西方文化為主流的時代當中,所看到的制度典範與政治理論亦絕大多數是從西方傳來或大肆宣揚的,並不是說這些制度與理論有問題,而是必須注意到這些制度與理論都是從西方歷史的土壤中所生根發芽的,或許我們可以把它小心翼翼的移植過來,但是不是有人注意到移植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呢?其實,或者我們應該移植的未必是制度與理論本身,而只是一種心理狀態,亦即學習別人如何去調整制度來迎合自己的真實需求,然後去塑造一個更合理也更適合自己的政治世界。這也是當初決定續寫《蹣跚走來的民主》,希望從歐洲歷史去瞭解歐洲民主起源的緣故。

 

這或許才是更重要的,不是嗎?

 

寫到這裡,我衷心期望本書的結尾,也是各位願意重新認真去看待並思考政治問題的開始,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擺脫自怨自艾的悲情意識,從自己的手中共同創造出更有希望的未來。願以此共勉之。

相關閱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