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這是水:生活中平淡無奇又十分重要之事

This is water: some thoughts, delivered on a significant occasion about living a compassionate life

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著;邱華汾譯

 
 
規格:32開;13 × 19cm/152頁/黑白/精裝+書衣+書腰

ISBN:978-986-89628-4-2

 

2014年4月3日上市

定價260

 

出版社:

 

  何處購書(請點選以下網路書店連結)

Anchor 66
內容簡介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畢業典禮演講

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美國當代聲譽最卓著的作家

 

他的演講後來被一家工作室做成一支影片

在youtube上短短一禮拜就有四百萬人點閱。

 

你可以把它當作是對知識分子的最後演講。──《時代雜誌》

 

◆有兩尾正值青春年少的魚兒,肩並肩地游著,遇到了一尾正要去別處的年長的魚。

   年長的魚向他們點點頭打了招呼,問候道:「早安啊,孩子們。水怎麼樣啊?」

   這兩尾年輕的魚兒繼續往前游了一會兒之後,其中一尾魚兒終於忍不住了,

   他看著另一尾魚兒,問道:「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有些實際存在的事物,是最平淡無奇、無處不在又十分重要的,

   而且往往也最難看見、最難談論。

 

◆真正教育的真正價值,和成績、學位完全無關,只和自覺有關,

   自覺於什麼是真實及重要的,它隱藏在我們周遭平凡無奇的景象之中。

 

◆文理教育中所謂的「教導我如何思考」究竟意指什麼:是對於自己和自己所深信不疑的事物,不那麼傲慢自負,還要具備一些「批判意識」……

 

華萊士,美國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25歲即嶄露頭角,30歲出版的《無盡嘲諷》,被公認是二十世紀末最重要的小說之一,《時代雜誌》選為1923年以來的百大英語小說。46歲自殺過世,死後被人翻出不少未出版的作品,像是提名2012年普利茲獎的《蒼白帝王》,以及2005年5月在肯陽學院所作的畢業演講。這場演講當時默默無聞,後來卻敗部復活,演講錄音不斷透過部落格、電子郵件等方式在朋友之間私下流傳,引發廣泛共鳴。出書之後受到更大注意,被列為「華萊士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歷來最傑出的畢業演講之一。

 

他在演講中談到不曾有人對畢業生提及的觀點。首先,成年人的真實生活即是每天不斷重覆的例行公事,包括塞車、超市排隊、職場工作等看似枯燥沉悶、惱人厭煩、倦怠挫敗之事。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種細微瑣碎、令人頹喪的生活?他認為這牽涉到我們如何思考和選擇,也就是他的第二個論點,我們必須學習掌握自己的思考方式以及思考內容。教育的真正價值,和成績、學位完全無關,只和自覺有關,自覺於什麼是真實及重要的,它隱藏在我們周遭平凡無奇的景象之中。而日復一日成熟地過著有自覺的生活,困難得難以想像。

 

本書特色

◆本書是歷來最傑出的畢業演講之一,也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畢業典禮演講。

◆他的演講後來在2013年被一家The Glossary工作室截選了部份內容,做成一支9分半的影片,在youtube上短短一禮拜就有四百萬人點閱,影片可至此網頁觀看:http://voicetube.tw/videos/4127

 

推薦人

南方朔(知名評論家)專文推薦

李奭學(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推薦

 

書評

 

◆大衛.福斯特.華萊士不可思議的畢業演講,將對你有所啟發……。──Daily Candy(時尚網站)

 

◆我們閱讀華萊士,因為他迫使我們去思考,讓我們細想那些影響我們、環繞我們周遭的一切,如同水一般。──Alicia J. Rouverol,《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你可以把它當作是對知識分子的最後演講。──《時代雜誌》

 

◆《這是水》的作用在提醒我們,對於那些令人不快且無法克服、甚至永遠無法戰勝的部份,[華萊士]所指出的力量、良善和寬容。──Tom Bissel,《紐約時報書評》

 

◆引人注目的……是[華萊士]喚起的深刻洞見和幽默感。──Mark Follman,《瓊斯母親雜誌》

 

◆他是近20年來最具影響力和創新性的作家之一。──David Ulin(《洛杉磯時報》圖書編輯)

Anchor 67
作譯者簡介

作者:

 

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 1962-2008)

 

美國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25歲時以《體制的掃帚》(1987)在美國文壇引起轟動。30歲出版長篇小說《無盡嘲諷》(1996),長達一千多頁,描繪美國社會沉溺於追求自我和娛樂,被公認是二十世紀末最重要的小說之一,《時代雜誌》選為1923年以來的百大英語小說,奠定了他在文壇的聲譽。

 

他的小說往往帶有諷刺意味和深沉的哲學思考,常使用長而複雜的句子,以及大量的註釋。除了小說之外,華萊士還有三部短篇小說:《頭髮奇特的女孩》(1989)、《與醜陋之人的短暫會談》(1999)和《遺忘》(2004)。另外,他還在《滾石》、《網球》、《君子》等雜誌寫紀實報導,以及為《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撰寫書評。

 

但才華洋溢的他卻飽受憂鬱症之苦長達二十年,他父親在受訪時透露,由於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讓他決定暫停服用,病情卻因而加重,在過世前數月極度抑鬱,最後在加州的家中上吊自殺,死時才46歲,令人不勝唏噓。曼克斯(D. T. Max)後來為他寫的傳記《每一個愛情故事都是鬼故事》(2012),書中談及他如何在抑鬱中掙扎,並將此掙扎訴諸寫作。死後留下未完成的手稿《蒼白帝王》(2011),描寫單調和乏味的生活,由他的編輯從遺稿中拼接整理而成,獲得2012年度的普利茲獎小說類提名。

 

譯者:

 

邱華汾

 

曾任職出版業,負責編輯和版權經紀工作。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應變力》、《一本有話直說的改頭換面實戰手冊》。

Anchor 64
目錄

南方朔推薦文

 

「這是水」全文

Anchor 65
推薦序

生命本質的悲劇英雄!

 

南方朔

 

前幾年,我在敏隆講堂開課談當代哲學問題時,「無聊」、「厭倦」、「厭煩」(Boredom)當被列為當代主要問題之一,當時我還把挪威哲學家史溫德森(Lars Svendsen)所寫的那本《無聊的哲學》,當作主要參考書目之一。

 

「無聊」、「厭倦」、「厭煩」乃是後現代的今天,一種最新的哲學思想問題。如果人們對神學有所知,當記得《舊約.傳道書》在開宗明義就有這樣的一段: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除了這個段落外,《傳道書》裡也說到喜樂福祉,房舍田園,甚至智慧也莫不是虛空,也是捕風。所以《傳道書》第一章第十八節遂說:「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傳道書》的這一段,乃是所謂的「形上學的憂鬱」、「形上學的無聊」、「形上學的厭煩」之起源。

 

不過由人類的歷史也知道,從遠古到中古,再從中古到工業革命後的現代,人們由於生存艱難,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需要勞苦一生,才可能倖存。生存的艱難已使人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面對人類本質的虛空問題。在歐洲思想史裡,只有極少數生活優渥的神職人員和貴族世家子弟,才有能力去碰觸這個人類最難碰觸的虛空問題。

 

不過從工業革命後的浪漫主義運動起,由於人類生存條件的改變,「無聊」、「厭倦」、「厭煩」這些形而上的生命本質問題遂開始進入了人類哲學思想的時間表。例如近代思想最複雜的神學家和數學家──法國的巴斯卡(Blaise Pascal),就這樣說過:

 

唯一能安慰我們生命悽慘的就是消遣散心。但這卻是人類最大的悽慘。因為它的目的就是避免人們去自我思考,要使人對人的死亡敗壞無所感覺。於是人對這種處境就只剩無聊厭煩,它使人對死已無所感覺。

 

而葡萄牙大詩人佩索亞(Fernando Pessoa)則在《惶然錄》裡,也如此寫道:

 

某種感覺使我昏昏沉沉,它充滿了我們的心,像是霧,使我們無法思考,使我們無法成為清楚明白的存在。彷彿我們雖然沒有入睡,但一種非夢之夢卻緊繞不去,每一天新的陽光則麻痺著我們感官停滯的表面。我們喝不進任何東西,我們的意志已被整桶倒進都是無精打采走過的足跡之庭院。

 

因此,挪威哲學家史溫德森指出,「無聊」和「厭煩」這種感受,乃是現代性的重要元素之一。現代的社會已處於一種意義流失的狀態,當意義已經多到形同沒有了意義,人就彷彿被拋進了混沌如泥的大海,已沒有了渡過這個大海的舟楫。因此現代人總是無聊的、厭煩的、孤獨和憂鬱的。

 

而人們都知道,人的思想是取決於他所處的環境,所以人處於「朱」的環境,他的思想就「朱」;人處於「黑」的環境,他的思想就「黑」。但若一個人思想敏銳,覺得孤獨無所屬,這種人的思想黏著性就低,因此德國近代現象學大師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遂在他的經典著作《存在與時間》中對無聊和厭煩有過特別的分析。無聊和厭煩是獨特不從眾的開始。他們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他們會在孤獨、憂鬱、無聊、厭煩中努力的要證明自己。當代後結構大師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指出,當代的思想「有如一個人走過一個沒有人跡的世界;易言之,無聊已成了唯一的人跡。」

 

由以上關於無聊、厭煩,以致於憂鬱、孤獨等形而上心理現象的敘述,我們可以得到下列幾點結論:

 

(一)在西方,形而上的無聊、厭煩等心理現象,並不被認為是一種簡單的心理疾病,而被認為是高級文化菁英所形成的形上學困惑。這種心理現象會使得特定的文化菁英份子將世界的問題導向自己。這種人因為沒有社會的罣礙,因而他們特別聰明剔透,能夠在文學藝術及哲學上特別有創見。當代法國哲學史家米諾茲(George Minois)在所著的《自殺史:西方文化中的自動死亡》中就談到在十八世紀末葉,歐洲的菁英份子由於浪漫主義所形成的價值,喜歡探索生命存在的意義這種形而上的難題,當時的確造成無聊、厭煩、憂鬱,甚至於自殺的普遍。最著名的例子乃是普魯士的腓德烈二世,又稱腓德烈大帝。他絕頂聰明,不但能文,他自己也能作曲、治國有能、讀書極多,乃是那個時代開明專制的典範。他隨身帶了一個金盒子,用緞帶綁著,裡面裝了十八顆鴉片丸子,他心情一不好就表示要吞藥丸自殺。最後他雖然沒有吞下鴉片丸子,但世人都相信他不是在作秀。除了腓德烈的自殺軼聞外,英國國會議員及公爵伯爵自殺之事亦有許多。生命虛空,人世的徒勞,對那些絕頂聰明的人物,的確是個負擔。

 

(二)近代著名心理史學家尼斯貝(J. F. Nisbet)曾在一八九一年寫了《天才的瘋狂》一書,詳細討論了許多天才文學藝術家瘋狂、幾乎瘋狂,以及自殺之書。到了二十世紀,尼斯貝的名單又變得更長,前衛導演阿爾托(Antonin Artand),芭蕾舞天王尼金斯基、大作家吳爾芙、女詩人普拉絲和塞克斯頓都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例子。這些例子已說明了一個殘酷的道理,那就是絕頂聰明的天才,他們都能抓住人類存在的本質問題,表現出極大的洞察力,風華畢現,但白天的光芒,換來的卻是自我更大的燃燒,最後終於讓自己陷入形而上的自殺命運,徒留撼恨在人間。

 

在做過上述綜合的討論後,我們就可回頭來看當代美國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的一生,以及這裡要談的、他所著的這本《這是水》了。由他的才華和剔透的絕頂聰明,他可說實在是個孤獨的天才。他踽踽獨行,在走的乃是一條形而上的悲劇之路,而他對這點顯然並非不知道,因而才會有《這是水》這種相當智慧圓融的演講。但《這是水》所傳達的,卻是和他人生完全不同的信息。因此在《這是水》之後,他還是禁不起憂鬱的折磨,選擇了上吊自殺。因此,《這是水》這場演講,可以視為是他向自己搏鬥的痕跡。他希望能找出一個中道的價值之路,但這種中道價值在還沒有實現前,他就已自殺身亡。在人生的搏鬥上,他有在嘗試、有在努力,但不幸的是他搏鬥輸了。看著他的搏鬥痕跡,實使人為他哀憐。

 

華萊士乃是當代所謂後現代的代表性人物。前面已經提到過,後現代的氛圍乃是一種形而上的虛無。由於這個世界已由過去的信轉為不信,因此他的作品都是無比的嘲諷,他像《舊約.傳道書》一樣,都在揭櫫當今生活型態的無聊、瑣碎,以及大眾生活,文化和娛樂的漫無意義。他的憂鬱症,他文學作品所碰觸的虛無、無聊、煩悶問題,也是他生命的主線。這個主線就是「凡事都是虛空」這種形而上的虛無主義。

 

而華萊士身處於這種形而上虛無主義的窄門,他當然也知道這個窄門易進難出,因為他搏鬥著要替這個窄門找出路,而出路是重要的,因為「這有關於讓你活到三十歲,或者也許到了三十歲,不會想要對著自己的腦袋開槍。」而《這是水》這篇演講就是華萊士試著替自己,也試著替世人的生命窄門找的出路。

 

《這是水》乃是一篇乍看起來似乎卑之無甚高論的普通演講。它從一開始兩尾年輕的魚兒在游,碰到一尾年長的魚,那尾年長的魚向他們打招呼,說:「早安啊,孩子們,水怎麼樣啊?」過了一會,兩尾年輕的魚裡,有一尾終於忍不住,問道:「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啊?」

 

這個簡單的故事是在說,人們經常都在問一些他們身在其中,最平淡無奇的問題。但平淡無奇的問題,怎麼去想卻可以決定一切。如果我們根據某種觀點去想,會有A的結果,換個角度去想,就會有全然不同的B的結果。他在演講中翻來覆去就是要告訴人們去選擇妥當的思考方式,破除我執。演講中有一段:

 

真正重要的那種自由,意味著注意力、自覺、自律、努力,以及真誠地關心他人,並且每天都一再地用無數瑣碎微小而乏味的方式,為他人犧牲奉獻。

 

這種思考方式的選擇,看起來真是庸俗的很,但若真的用心想一想,就在這種老生常談的態度裡,卻有著從此以後,海闊天空的效果。英文裡有個單字Considerate,將它翻成中文,就是「體貼」、「為人設想」、「設身處地」。當人們思考問題,能夠不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世界的仲裁者,我執就會被淡化。世界就會恢復它「有情世界」的面貌。

 

由形上學的虛無,形上學的無聊,再到形上學的憂鬱,我們必須承認它實在很有美學上的魅惑力,這乃是文學藝術及哲學人士會喜歡它的道理。例如西方神學裡,會有這樣的故事:像有人認為上帝造人,最先有了男人,但一個男人很無聊,遂又造了女人;亞當和夏娃在樂園裡很無聊,遂偷吃禁果。上帝在造物後,最無聊的時候應是一切完成後的日子,這些有關無聊的故事,的確顯得很聰明,很有聰明的機鋒。但諸如此類的聰明,其實並不能為無聊等心理傾向來背書。

 

人類的社會有著社會自行良好運作的邏輯,它必須有更廣的相互責任,必須要有良好的相互關係和彼此的認同。因此法國神學家巴斯卡遂說,人之所以會虛無、會無聊和會憂鬱,最關鍵的原因,乃是在這個上帝已死的時代,人類必須自己成為世界的仲裁者,但人類其實並沒有扮演最後仲裁者的智慧與能力,於是遂造成了人慾橫流,標準亂了套的後果。因此人會憂鬱、無聊、厭煩,甚至憂鬱得要自殺,它真正所顯露的,其實是人類自己的限制。人類如果想要克服這種限制,其實並無更好的方法,只有人把自己看成是必須打敗的最大敵人,讓自己離開虛無、無聊、厭煩所產生的魅惑力量,腳踏實地,從人類的體貼相處重新做起。

 

華萊士的《這是水》,就是他意圖克服自己的虛無感的反省之作,一個有無聊、虛無、憂鬱傾向的人,終於能寫出《這是水》這樣的講稿,真的很不容易,可見他和自己作戰是戰鬥得多麼用力。但他最後還是憂鬱的上吊身亡,他的死就顯得格外的悲壯。他可以說是人類存在本質這個戰場真正的悲劇英雄!

bottom of page